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人們爲了利用羅豆健壯和高產的基因,將阿拉比卡種與羅布斯塔種的咖啡種子雜交;也有天然雜交的品種,經篩選,培育出優良的進行種植。然後再多代回交混血,嘗試培育既美味又壯實的咖啡品種。
在世界主要的商業咖啡產地,農民們已經大量種植這些含有羅豆基因的雜交種的咖啡,畢竟高產和抗病直接關係到咖啡農的生計。而且,出口的時候,往往混雜一起,不會特意分開和標註豆種,進口商更關注的是產地,和大小、硬度、瑕疵率等質量標準。
比較有名的雜交豆是
卡蒂姆咖啡豆(Catimor),四分之一的羅豆血統,是卡杜拉(阿拉比卡種)與Timor(帝汶的原音)-一種在東帝汶發現的天然雜交種再雜交而來的。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Ateng(卡蒂姆的土名)和Tim Tim-就是Timor(一半的羅豆基因)已經佔到出口量的70%。所謂曼特寧,其實是這兩種雜交豆和鐵皮卡(阿拉比卡種之一)的三合一。
哥倫比亞也大量種植自己的
卡蒂姆咖啡豆(據說已經多代回交,羅豆基因減少了很多),以國名命名其爲“哥倫比亞”,可見重視程度,也已成爲主要出口品種之一。
肯尼亞,當地的羅阿混血叫叫做魯伊魯11號,在出口商業豆中也大有取代傳統品種SL28/34的趨勢。
我國的雲南,向星巴克和雀巢等國際大咖啡廠家出口的基本都已經是卡蒂姆種,畢竟高產、抗病,給咖啡農帶來的經濟效益高。
Catimor,來自timor和caturra的雜交,1959年,由葡萄牙咖啡葉鏽病研究中心CIFC研發,研究方向是抗病、高產。
Catimor高產,植株矮小,可密植,新葉紅棕色。
繼承自timor的robusta基因,令catimor能夠更好的抵抗咖啡漿果病、咖啡葉鏽病,同時抗病蟲害能力更強,但是也因此在杯中表現方面常常爲人詬病。
Catimor果實成熟速度快,產量高,要求充分的肥料供給和遮陰。此外,catimor的高產對應的是相對更短的商業壽命,平均只有十年。
在低海拔種植時,catimor的杯中表現與其它商業品種沒有明顯優劣之分。海拔1200米以上種植,catimor杯中風味明顯遜色於bourbon、caturra、catuai。
Catimor最初研發於1959年,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在巴西推廣。憑藉抗病、高產,在中南美咖啡品種中佔據一席之地。中南美洲不時爆發的咖啡葉鏽病危機也爲catimor的應用推波助瀾。
基於catimor
卡蒂姆咖啡研發的咖啡品種在主要咖啡產國中都可以找到蹤跡,如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還有——
中國雲南
關注公衆號,發送 122901 免費閱讀全文
2018-08-19 17:12:3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