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咖啡豆,是以有機農法所生產的咖啡豆。要弄清楚
有機咖啡,得先認識有機農法(organic farming),這個起源於1924年的概念。
1924年,一羣關心農業發展前途的農民,求助於當時在德國享有盛名的Rudolf Steiner博士;Steiner隨後發表一系列有關農業之生態與永續(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agriculture)的演講,提倡以不使用化學肥料和殺蟲劑的方式,增加土壤肥份,生產健康產品。他的主要概念是
農作物的栽培應該作到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並且能提供消費者健康與安全的產品。
根據這個概念,有機農法所用到的一切化學物質,包括肥料、除蟲藥物等,應該全部來自大自然,而不能出自實驗室或工廠。例如,作爲氮肥,來自天然礦場的硝酸鹽算有機,而化工廠製造的硝酸鹽就不能算有機。
可是,1924那個年代,全世界農業發展的趨勢是追求工業化與商品化,以提高產量爲優先考量,所以有機農法的概念,並未受到重視。直到1940年,經由美國劇作家、出版家,J.I.Rodale的努力,才逐漸被世人熟知,但距“普遍認同”依然路途遙遙,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因爲正是1940那年,綠色革命(green revolution)掀起浪潮,農民大量使用肥料和殺蟲劑,擴大生產;而“奇蹟麥”和“奇蹟米”[注1]的先後出現,更把浪潮推向高峯。到了70年代,這股浪潮終於把咖啡也捲了進去。
許多人喝咖啡,索求的是咖啡因下肚後帶來的清醒,或是一種感官上的滿足,但在滿足自己需求的同時可曾想過,這杯咖啡是一口滿溢的農藥還是小農的血淚?
全球咖啡的貿易量,僅次於石油,多以大量而單一的工業化生產方式,讓咖啡滿足了許多人的味蕾,但也帶來了農藥殘留的隱憂與環境的危害。
有報告指出,咖啡經過烘焙的時候,殘留的農藥會消失,但也有研究指出,烘焙過的咖啡豆,依然可驗出殘留的農藥。不過,真正該知道的事,是許多咖啡產國所使用的農藥,可能是歐美先進國家已經禁用的農藥;許多農民對農藥是一知半解而採用農藥的“雞尾酒”調法以強力殺蟲。如此不僅危害農民的健康,使用農藥還會造成地力侵蝕、土壤流失與水源污染等環境危害。
而處理過期農藥也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根據國際金融公司(IFC)的調查,光是非洲就有五萬公噸過期農藥,儲存的環境惡劣,據估計處理這些
農民之所以使用農藥,不外乎爲了增加銷售。根據調查,一公頃的農地如果使用慣行農法,能產出485磅的咖啡豆,但是用有機方式栽種,只有285磅的產量。
而
有機咖啡豆的市場需求量大,但在大通路的壟斷與打壓後,收購價格卻越來越低,農民多勞而不能多得,寧可走回老路,用農藥繼續催生產量。因爲全球暖化造成的氣候變異,使得蟲害異常發生,也迫使農民在無法提升價格的情況下,選擇使用農藥,以求生存。但他們往往沒有正確的用藥知識,或是穿戴面罩與手套保護自己。
近期的研究發現,有許多農民因爲長期暴露在用藥的環境裏,因此有昏眩、頭痛、呼吸困難或是肺部疼痛的問題,可悲的是這是許多咖啡產國的現象。更可悲的是,國際咖啡期貨價格長期掌控在跨國大企業的手裏,在追逐企業“永續”成長的思維下,利潤的追逐來自剝削生產者,而使得咖啡產國的貧窮問題加劇,亟待改變。
因此,爲自己也爲地球做出更好選擇,讓種植的人也能得到合理的報酬,由消費者自覺所發起的公平貿易運動應運而生,經過60年的發展與洗禮,逐漸形成一個透明生產鏈的認證機制,以確保生產端在社會、經濟、環境與生態上的永續發展。
國際公平貿易認證(FLO Certication)的標準,是由國際公平貿易組織(Fairtrade International)所訂定,交由獨立的第三方機構FLOCERT執行稽覈與監督的功能。認證的核心精神是以培育弱勢與貧窮的生產者邁向經濟獨立,以翻轉貿易中不公平的權利結構、改變持續剝削土地與生產者的商業模式、並改善貧窮問題背後的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