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的種植條件有哪些?優質的咖啡豆怎麼種植出來的?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7-01 12:48:09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咖啡豆的種植條件有哪些?優質的咖啡豆怎麼種植出來的?
     
      很多人認爲臺灣不適合種植啡,或者說臺灣不可能種出好咖啡。所謂的好咖啡指高品質咖啡。咖啡種植及品質影向因素,除了品種之外,最重要的是種植地區的氣候條件。有些地區生產的咖啡苦味強,有些地區的酸味重,有些地區卻有很特殊的香味。主要影向因素爲該地區的氣候型態。
     
      1. 咖啡種植參考條件
     
      環境會影向咖啡的品質。環境指種植咖啡的當地土壤及氣候條件,有緯度、溫度、海拔高度和雨量等。以下爲種植咖啡的基本條件。
     
      緯度:南緯24°- 北緯25°(即熱帶與亞熱帶地區)。
     
      高度:自海平面到海拔2500米。基本上羅布斯塔咖啡種植在低海拔地區,自平地到海拔300-400米;阿拉比卡咖啡自海拔400-2500米爲適合種植的高度。
     
      緯度:熱帶地區 – 海拔2000 到 2500 米
     
      亞熱帶地區 – 海拔300 到 1500 米
     
      溫度:15°C 到 24°C,基本上不要低於5°C,也不要高於30°C。太高與太低都會影向咖啡樹成長。咖啡樹特別怕低溫霜害,0℃時容易受霜害。高熱則會造成葉面燙傷,抑制咖啡樹成長,使咖啡樹呈現休眠狀態。
     
      雨量:平均年降雨量在2000--2300mm之間,年雨量不低於800--1300mm。除了乾旱期外,降雨期間最好要長而平均。
     
      以 上關於緯度、高度、雨量、溫度與品種的關係,是種植咖啡的基本資料,供作參考。應互相參酌運用。其中雨量和溫度二項比較重要,就是說種植咖啡的地點選擇, 要注意當地雨量和溫度問題。年雨量如果缺乏不足,會影向咖啡樹的正常成長。持續性高溫也會影向咖啡樹成長,溫度過低,遇有下霜情況,又會使咖啡樹受到霜 害,造成落葉,嚴重影向開花與結果。開花期遇到雨量太多,也會影向花的授粉。
     
      雖 然傳統上有一種說法認爲在南緯25度與北緯25度之間爲咖啡生產地帶(另有一種說法認爲南北迴歸線之間爲咖啡帶)。實際上位於北緯25度多的日本琉球也有 咖啡種植,位於北緯26度多的尼泊爾也有種植咖啡。澳大利亞咖啡也是種植在南緯25度以下,布里斯本至雪黎之間的廣大延海地區。所以,所謂南北緯25度之間的 咖啡帶說法,實際上已經不存在。頂多只能說大部份種植咖啡的國家,都位於這一區愧。有一種說法,認爲北迴歸線附近種出來的咖啡品質最好,那是毫無根據的廣 告詞,聽聽就好。若有根據,請拿出來,廣告也要有跟據,不是嗎?
     
      至 於品種與緯度和高度的問題,以arabica來說,由於阿拉比卡咖啡樹不耐熱,高溫期間容易造成傷害與停止成長。一般都種植在海拔比較高,溫度泠涼的地 方。在赤道附近,平地和低海拔處的溫度一向高至35-40度以上,不適合種植咖啡。適合種植的位置自然拉高至2000-2500米以上。至於亞熱帶的 1500米以上地區,冬季氣候大概都會出現低溫情況,會造成霜害,也不適合種植咖啡。某些地區平地雖然夏季溫度會高至30℃以上,容易造成咖啡樹成長停 滯。由於不是長時間性的持續高溫,加上日夜溫差大,咖啡樹的影向不像霜害那那嚴重。Arabica咖啡就可以在平地至海拔1500米之間種植。
     
      臺灣地區若要在山區種植咖啡,建議種植高度不要高於海拔800-1000米。最適當高度在500至800米之間。以2005年三月間發生的寒害爲例,那次寒流在海拔800米以上山區降下不少雪,大部份作物都被積雪給覆蓋,700-800米地區雖無降雪,卻遭受到霜害。使2005年該等地區的咖啡產量減產許多。
     
      平均年雨量若低於800㎜,水份不足會造成咖啡樹枯死,或成長停滯。這種地區必須考慮是否有地下水源可供應用,或者採用省水的滴灌方式。
     
      所以,所謂的世界咖啡種植帶一定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以及咖啡一定要種在山上的看法,要稍做調整。咖啡種植主要以當地氣候條件和水源供應做爲考量要素。
     
      2. 臺灣適合種植咖啡的基本條件
     
      臺灣的地理位置在北緯21.9度至25.2度之間,南部和北部的溫度差異大。
     
      緯度:臺灣地區由南部的屏東到中部的臺中爲主要的咖啡種植區,緯度爲22.7度至24度之間。(牙買加的藍山地區約在北緯18.2度,夏威夷的Kona地區約在北緯19.7度,與恆春的緯度很近。)
     
      氣候:臺灣的氣候在中部以南爲亞熱帶型氣候,北部及高山地區爲溫帶型氣候。
     
      溫度:平均溫度在15-24℃之間。
     
      雨量:臺灣全年平均雨量在1500-2300㎜之間。中、南部的降雨集中在五月至八月間。降雨量能夠平均分配最理想,如果降雨量太過集中,表示降雨期間雨勢會很強,造成對咖啡樹的傷害。
     
      土壤:以砂質壤土最適合種植咖啡,咖啡需要微酸性地質。pH值在5.2-6.2之間。砂質壤土的排水性佳,壤土的排水性不良,容易因積水造成傷害。目前又有一個似是而非的歡念,認爲種在火山地形土壤的咖啡品質才最好。實際上,世界各地好咖啡並非都種在火山地質。千萬不要受到這種廣告詞影向。
     
      咖啡樹成長所需的土壤成分需求:
     
      3. 臺灣種植咖啡之四大考驗:颱風、水浸、高溫與霜害
     
      臺 灣地區屬於亞熱帶型氣候,高溫多溼,夏季雨量多,颱風也多。颱風往往帶來充沛雨量。風強雨大容易傷害到咖啡樹。由於咖啡樹的葉片多,樹冠層厚,加上根系 淺,不耐強風吹襲, 容易被颱風吹倒。特別是屏東地區屬於平原地形,受到風和雨的傷害程度會更嚴重。因爲平原地區缺乏自然的擋風地形,作物容易遭受颱風傷害。
     
      平原地形的排水性也比較差,大雨過後,咖啡園內比較低窪地區會出現積水現象。若是排水不良,在長期下雨情形下,長期積水或大量積水都會造成咖啡樹因水傷而逐漸枯死。
     
      高 溫會灼傷咖啡葉片,葉片光合作用受影向,咖啡樹成長受 到抑制,使咖啡樹呈現休眠狀態。位於南臺灣高屏地區的平原地帶,每年自四月至八月爲高溫期。若欲在這些地區種植咖啡,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地區,以及做 好必要的排水設施。還要考慮加強遮蔭與防風設施,降低咖啡園區溫度,以利咖啡樹成長。防風設施做得完善,可以避免辛苦經營的咖啡園,在一夕之間遭受颱風摧 殘而全園盡失。
     
      4. 寒流低溫對咖啡樹的影向:
     
      2005 年三月一波超級寒流對臺灣咖啡界是一個福氣。因爲我們還未有任何咖啡種植上的資料,特別是低溫對arabica咖啡樹的影向。當臺灣各地從平地到高山都開 始在種植咖啡樹時,即遭遇到寒流霜害影向。正提供我們一個觀察的機會,給我們瞭解什麼地方比較適合種植,比較容易照顧;那些地方可能容易遭受霜害造成涷 傷,爲減少沒必要的損失,應避免種植。雖然一般認爲咖啡樹種植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其品質最好。不過,以臺灣地區來說,800米以上山區的作物容 易受到冬季低溫所害來的霜害,所以不要種在太高的山區。
     
      其次,所謂阿拉比卡咖啡要種在1000米以上,品質才較好的歡念,是指赤道附近的咖啡種植。臺灣位於北緯22度以上,相同高度的氣候條件,很明顯不一樣。即赤道附近海拔1000米的條件,在臺灣大概是500-700米。再高,經營風險比平地種植更大。
     
      低 溫對咖啡樹的影向,就是造成涷傷,使花苞和花,以及葉片細胞受損、枯萎、乾燥、掉落。涷傷之後三至四天,葉片下垂,葉面有風吹過的擦傷痕跡,逐漸乾燥掉 落。換句話說,常綠性的咖啡樹,在受害後造成嚴重落葉現象。葉片掉落地面,雖不致於造成整株死亡,輕者會影向當年產量,嚴重則造成隔年結果的現象。如果連 年有低溫,可能出現連年缺果的情況。
     
      所以,會出現低溫降霜的地區,並不適合種植咖啡,這是咖啡種植基本常識。以臺灣地區來說,中部以北地區,和高海拔地區(偏中部爲500-700米,偏南部爲600-800米),並不適合種植咖啡。種植風險比較大。
     
      不過,可能有例外情形出現,就是在遮蔭樹下的咖啡樹受害情況會減低。遮蔭樹有遮蔭和防風效果,會降低寒流爲害程度。如果想要在中高海拔山區種植咖啡,爲了滅少寒流傷害,必須考慮搭配遮蔭樹。或者選擇避風的坡面,避開遭受塞風直接吹襲。
     
      咖啡樹種植的常識
     
      咖啡樹生長於南迴歸線與北迴歸線間及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亦所謂的世界咖啡生長帶,咖啡樹因品種及地區的因素,在外觀上也有很大的差異。長綠葉從黃綠到深綠或甚至到黃銅的顏色,這些閃閃發亮的樹呈波浪狀,此特性以羅巴斯達較阿拉比卡明顯。
     
      雖然咖啡樹需要灌溉、修剪、除草、施肥、護根,但如果土壤不是咖啡樹的最佳條件,它會好幾年都不結果。咖啡樹在充滿氮、碳酸鉀與磷酸的土壤中長的最茂盛,當樹齡在 4-5 年時,它會長出第一個果實數量很快達到產量高峯,到了 20-25 年間若予以良好照料就仍會繼續結果
     
      咖啡樹的特質之一是它的果實一年之內可以結果好幾次,另一特點是花和果實(又稱之爲櫻桃)在成熟期不同階段同時並存。整個咖啡業的風格被大自然的變化無常所左右。如果果子長的過熟,裏面的豆子就會爛掉。如果不夠熟,採下來的豆子不會自己變熟。所以採豆工人要經常回到同一棵樹數次以尋找成熟的果子——費盡力氣來回數趟也只不過採到2磅青綠咖啡豆,通常一棵樹一年平均產量即爲2磅。下次買咖啡時要牢牢記住這點。
     
      生產低級咖啡豆的咖啡農喜歡使用節省人工的方法採豆子,但如此一來,因爲品質不純正,減損了咖啡風味,降低咖啡等級。非洲有些地區採咖啡豆的方法是搖晃咖啡樹,把果實搖落地面,在果實受傷爛掉之前從地上撿起。巴西大部分地區生產次級咖啡,這些地區採咖啡的方法是一次將枝幹上所有葉子、花朵、過熱與青澀果子統統摘下,被如此殘害的咖啡樹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
     
      咖啡樹開出嬌弱白花是少見的壯觀景象,其香味彷若香橙和茉莉。有時只是一棵樹獨自開花;如年輕的新娘,有時是整個咖啡園白花怒放,望去有如一片白色花海,美麗醉人但花期稍縱即逝。兩三天之內花瓣隨風散去,只留餘香在空氣中多打轉一下。
     
      沒多久,小小的果子成堆出現,起先是綠色,然後轉成黃色,再變爲紅色和絳紅色,當他們幾乎變黑時就可採收了 在牙買加,果子成熟與否蝙蝠最先知道,他們在晚上吸吮咖啡果漿,就是告訴農人果子成熟了,可以開始採收了。橢圓的果子圍繞著枝幹緊密的聚在一起,修長光滑的墨綠色牙狀葉子對生在枝幹兩邊。向陽一面的葉面較硬 背面則較柔軟蒼白,邊緣形成扇狀。枝幹也是從主幹對生出來。
     
      長青樹通常在苗圃育種,長成樹苗,一年之後才移到咖啡莊園種植,完全遵照富初阿拉伯人種植培養咖啡樹的方法。咖啡樹生長的最初四、五年會不斷向下紮根,向上發育樹幹,並發展枝幹成一傘狀,以便日後結出豐厚果實。
     
      咖啡樹在商業上主要有三種品種,這三種品種之下又各自有不同分類。阿拉比卡種(arabica)咖啡是最重要,且品質最好的咖啡豆,源自依索匹亞,是目前最被廣泛種植的咖啡。力柏瑞塔種咖啡(liberica)源自利比里亞 諾巴司塔(robusta)源自剛果。後者的名字顯示它粗壯,能夠抵抗惡劣氣候,抗拒疾病侵害;整地、除草、剪枝時不需大多人工照顧,可以任其在林地野外生長。雖然味道比阿拉比卡苦澀,品質也比阿拉比卡遜色甚多。大部分非洲人都是喝諾巴司塔咖啡。因爲產量大,所以用來製造即溶咖啡。阿拉比卡咖啡適於生長在海拔2000——6500英尺的高山——海拔愈高,品質愈好;力柏瑞塔和諾巴司塔則最好種植在海拔2000英尺以下。
     
      咖啡樹只能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咖啡樹在”咖啡帶”範圍內的不同氣候、土壤、海拔高度、降雨量中部能生長。在非洲高溫潮溼的峽谷和森林雨林,咖啡樹長得欣欣向榮;在低溫多霧多風的中美洲它依然結出高品質的咖啡豆;在氣候多變,一會兒旱災,一會兒狂風豪雨的加勒比海區,它仍然開花結果。這些因素就是咖啡豆有不同風味,種類繁多的祕密。
     
      理想的生長環境是溫度在華氏65度與75度之間,適當的海拔高度和年雨量(年雨量在40到120吋之間)。降雨的時間非常重要,成熟期間最好大雨和強烈陽光間歇出現,採收時則需要一段乾旱的天氣。任何形式的土壤都適合,但最好的土壤是分解的火山土、腐植土和透氣滲透性土壤的混合。
     
      一天當中日照時間不用很長,幾小時就夠了。山坡地是理想地點,因爲山坡地目照時間短,而且排水良好。咖啡樹下喜歡根部潮溼,高大多葉的樹間植在咖啡園中,一方面擋風,一方面遮陰。
     
      至於咖啡樹的災害方面,霜害和樹葉疾病是最常見的殺手。






     

  

 

 

2018-08-23 22:12:4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