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咖啡之所以受到咖啡愛好都有的喜愛,這有幾種原因,但最重要的是由於應用在咖啡豆上的一個加工過程,通常被稱作“季風”(monsooning)過程。在過去,乘客或貨物搭乘帆船往來印度,大約需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抵達歐洲。在運送途中由於空氣溼度高,生咖啡豆的味道和顏色都有所改變,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咖啡豆已由原來的綠色轉爲一種奇特的黃色。
消費者們漸漸習慣了這一點,所以當蒸汽輪船縮短了旅途的時間之後,咖啡生產者發現消費者仍然想要原來那樣顏色和味道且受長途旅行影響的咖啡豆。爲了能再造出原來那種咖啡的風味,就採用了“季風”處理過程。每年的5、6月份,在印度的西南部會出現季風現象,因此在季風季節,人們將咖啡攤在四周敞開的特製房子裏,大約有12——20釐米的在厚度,在那幾放置5天,再一遍又一遍地用耙子梳耙這些咖啡豆,以便使所有的咖啡豆都接觸到當時溼度極高的空氣,然後把這些咖豆鬆鬆地裝到袋子裏堆起來,以便使季風可以吹透袋子。這些袋子每週重新裝一次、堆一次,一共經過7周,直到咖啡豆變了顏色和味道。最後這些咖啡豆經過手工挑選,除去那些未受到“季風”影響的咖啡豆,然後裝袋,準備出口。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製作“季風”咖啡的好時節。
除了 在卡納塔克(Karnataka)邦之外,上好的咖啡在西南部的喀拉拉(Kerala)邦的特利切裏(Tellichery)和馬拉爾(Malabar)也有種植,另外還有東南部泰米納德(Tamil Nadu),以前曾叫做馬德拉斯省)邦的尼爾吉里斯(Nilgiris)。
上好的印度咖啡也被劃歸爲阿拉伯種植園咖啡,最優等的是A級、B級、C級和T級。“季風”咖啡分爲優質馬拉巴爾(Monsooned MalabarAA級咖啡和“季風”巴桑尼克利(Monsooned Basanically)咖啡。印度另外也生產一些豆形漿果咖啡。
當前,咖啡業所面臨的問題是—官僚主義嚴重,稅收過重,投資匱乏。目前,印度咖啡委員會(Indian Cffee Board)控制着整個咖啡業,統一收購咖啡,然後出售。咖啡以大批量拍賣的形式售出。這些咖啡被混合在一起以達到一定的貿易數量,而這又使莊園和地區之間的差異不復存在了,因此致使許多優質咖啡的生產者缺乏足夠的動力來生產獨具特色、質量上乘的咖啡豆。政府於1992年曾試圖解決這一問題,經過努力,在幾個優質咖啡生產區通過A級咖啡種植園的種子獲得了著名的瓦利納吉茨咖啡(Valley Nuggets)。人們希望這能鼓勵其他的咖啡種植者,因爲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確實渴望將自己的產品打入美食咖啡市場。
產地/ 莊園:馬拉巴爾莊園
生產地理環境:海拔1000米以上
處理方式 風漬日曬
口感特式:甜度明顯、body黏厚油脂感頗佳、巧克力甜、餅乾、果甜味,滑膩可口,顆粒均勻的咖啡。
介紹:風漬咖啡是無意間創造出來的新風味。十七到十八世紀,印度以帆船運送咖啡豆到歐洲,一趟要花上六個月,生豆置於船倉底層,吸收了海面的溼氣與鹹味,生豆運抵歐洲已變質,色澤從深綠蛻變爲稻穀的黃褐色,咖啡的果酸味幾乎不見了,卻意外發展出濃濃堅果與穀物味,喝起來口感十足,有點玄米茶風味。北歐人很喜歡這種金黃色的另類咖啡。一八六九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加上汽船問世,縮短了印度一歐洲的航行時間,客戶卻開始抱怨印度咖啡“走味”了,失去昔日迷人的主黃色與堅果味,訂單銳減,印度出口商纔開始研究解決之道。原來運往歐洲的咖啡,時間縮短一半以上,來不及熟成“變身”,失去原有風味,於是出口商想到印度西南部馬拉巴沿岸每年五月下旬至九月有印度海洋吹來的鹹溼環境,幾經實驗果然製造出類似昔日的金黃色無酸味咖啡,因此取名爲“季風咖啡”,即俗稱的風漬咖啡。目前風漬豆的生產方式,是先挑選良好的生豆運到海岸風漬場,攤鋪開來接受潮溼西南季風吹拂,經由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時常翻攪,讓豆子受風均勻,這個過程進行四到十六個月,咖啡豆會漲到將近二倍大,顏色也轉爲黃白色,成爲獨樹一幟的印度風漬馬拉巴。
前街推薦衝煮:
推薦煮制方式:手衝
研磨度:4(日本富士R440)
水溫:83°C
kono濾杯,17克粉,水溫83度,研磨4,水粉比接近1:13
手法:30克水悶蒸,悶蒸時間爲30s
分段:注水到120g斷水,稍微大水流注水到221g
即 30-120-221,萃取總時長1:50-2分鐘
其他滴濾式萃取建議:
法壓:建議4的研磨度,水溫88°C
愛樂壓:建議4研磨度,水溫8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