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衝煮 | 注水技巧-90度角注水是否重要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沖泡方式煮法 > 2024-06-17 10:10:49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當我們在製作手衝咖啡時,爲了不讓粉層支撐力減弱,就必須拿捏好水柱的強度、注水的位置,加上穩定的繞圈手法,纔是一套完整的注水技巧,讓研磨好的咖啡粉均勻萃取。

 

90度注水重不重要?

當所有層疊在濾杯裏的咖啡粉,都能用熱水均勻浸泡(並非只是不斷地重複萃取少部分的咖啡粉,避免咖啡粉因國過度浸泡產生酸澀味的狀況,達到口感飽滿平衡、香醇甜美,滋味豐富的狀態,

具穿透力的水柱其形態大概就是上粗下細的狀態,也就是壺嘴出來的水的寬度要寬,而尾段結束的形狀要呈現尖銳狀。

 

水柱的穿透力如果不好,水會重複在同一層給水,這樣只會加快第一層顆粒表面過萃的速度,從而使咖啡液充滿苦澀味。穿透力好的水柱就可以避免重複喫水的問題,水在進入內部之後,會由內往外,向外快速擴散,大大降低重複喫水的狀況,同時還能大大提升咖啡粉喫水的均勻度!

 

//

90度+中心注水

中心注水法上半部分的水碰到飽含壓力的粉層後會往四周上翻,這樣能夠使上部分的粉層接觸到水的時間更長,而等待下部分的咖啡液流出後,這些水流才繼續通過下半部分的粉層,達到一個均勻萃取的效果。

手衝技巧 | 三段式、攪拌法、一刀流、點滴法、三溫暖)

 

 

爲了要讓水有穿透力可以穩定的提供,水柱建議儘量跟壺嘴呈現90度,這樣的角度可以讓手衝壺傾斜時,所有水的重量都集中在壺底,以這樣的重量穩定的將壺裏的水推擠出去。

 

雖然穿透力也可以用大水流所產生的重擊力來達成,但是太大水柱所帶來的水量,往往會超過咖啡粉所能吸收的程度,而造成萃取不足。

//

90度,呈拋物線注水

因此如果水柱是呈拋物線注水的話,就是一股腦兒地將水往濾杯裏而已,並非是正確的衝煮方式,而且水流還會亂串造成不必要的給水。

 

基本上水流的大小,應該是會依照咖啡粉泡沫的狀況來調整大小。

  • 當咖啡粉的泡沫很多時,就要用比較細柔的水流來慢慢衝以增加趕出咖啡粉內空氣的時間;
  • 當咖啡粉的泡沫變少或消失時,就要用大的水流來擾動沉積在底部的咖啡粉避免咖啡粉層的阻塞,而產生側流。

落水水位的偏移傾斜,其實就是萃取不穩定的一個主要特徵。使用這樣角度的水流,萃取中容易出現澀感,風味偏弱,味道的平衡會以比較尖銳的酸澀爲主。

因爲當水流與濾杯杯壁呈現出一個高於30°的夾角時,水會直接穿透濾紙表層從濾紙外圍沿着濾杯留下,而不經過咖啡粉,這樣在這個部分的咖啡粉由於水錘效應容易出現萃取不足的狀態。

 

那麼,應該怎麼去練習控制水流呢?

【定點注水】

對準一個點,保持手衝壺與水流的垂直,然後一直注水。

【注水時畫圈】

用正常的水流順着濾杯底下的孔畫圈,注意,千萬不能斷水!當然了也不能太大的水流!這個時候可以用雙腳互換重心的方式,身體往前、左、右、後依序傾斜,造成全身繞圈的效果,而手只需要固定在胸前同一個位置就可以了~

【規定時間內注水】

規定一個時間注水,比如說可以設定時間爲一分鐘,注完150克的水。類似於這個樣子的,用這種方法來練習,也能夠比較直觀的知道該去怎麼好好地控制水流的粗細。

手衝穩定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你手腕手臂的力量!如果手腕手臂沒有力量的話,那你連拿壺都是抖的,就更別提控制水流了。所以你可以增強一下手腕手臂的力量,當然了,你也可以練習雙手持壺。

怎麼去控制水流的大小、流速可以說是手衝咖啡的基礎了。不管是用大水流衝煮還是小水流衝煮,即使是用點滴法都好,這些的基礎就是控制好水流!

2018-08-30 16:43:4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