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曬法處理對氣候的要求非常高,農人將咖啡果實採收後,直接進行日曬乾燥,視天候條件曬2——3周後,再利用去殼機打磨將果肉完全去除後,進行篩選與分級。日曬咖啡豆,風味多元厚實,但品質不穩定。因此有人不喜歡,但也有人喜歡這樣的風味,只能說各有喜好。
這些費心的步驟與過程,我們習慣稱爲“處理法 process”。處理法是造就咖啡風格的來源之一,不同的處理因素,變化成各種特質。例如,非洲的日照多水資源匱乏,埃塞俄比亞和也門大多爲日曬豆;拉丁美洲國家的地理環境,有豐富雨量與火山岩的高山氣候條件,因此大多采用水洗處理或結合兩者優點的蜜處理。
而咖啡也有以下幾種乾燥方式:
日曬乾燥 一 須注意種子的水分含量
乾燥場會受到高度、氣溫、溫度及日照量等條件所影響,因此乾燥時須花費的日數也會隨氣候條件及產地而有所不同。進行日曬乾燥時,可使用水分計測量種子所含的水分多寡,通常經過4——10日即可達到乾燥標準。倘若咖啡豆太快完成乾燥,生豆的新鮮度就容易降低,因此自計算日曬天數起,一直至最終完成等階段都需要相當充足的經驗。
經由日曬乾燥後的咖啡豆會呈現深綠色,而混在其香氣中的雜味也會減少。
一些小型農家因未設置其乾燥場,通常會在自家庭院鋪上一層塑膠布作爲日曬乾燥處。
乾燥機 一 常與日曬乾燥一起使用
若栽種的農家中庭較小,無法花費較多時間進行日曬乾燥,或是大量生產咖啡豆時,通常會使用乾燥機幫助生豆乾燥。
使用乾燥機時,需注意控制機械的溫度及時間。經由低溫長時間乾燥的咖啡豆,品質會優於以高溫短時間方式乾燥的咖啡豆。另外,也有農家會先進行一日的日曬乾燥,再使用乾燥機進行乾燥。
棚架式乾燥 一 使生豆的乾燥程度較均勻
將咖啡豆放置在網狀棚架上乾燥,則稱爲棚架式乾燥。由於棚架下方也有空氣流通,故生豆的乾燥程度會比較均勻。這種乾燥方式較常出現在缺乏平坦中庭的非洲地區,一次又稱爲African Bed.
什麼是中庭呢?
中美洲等地的莊園內,會設置水泥或磚造的乾燥場,並稱其爲中庭。當種子經由水道運送至此後,會將其鋪於中庭曝曬乾燥。爲了使種子接受均勻的日曬,須不斷地攪拌種子。
乾燥後的流程
即使種子完成乾燥作業,也不能鬆懈下來,在種子成爲生豆前,都需要細心照料。
1.儲存槽與靜置作業
帶殼豆完成乾燥作業後,內部會因爲乾燥而產生壓力,無法立即脫殼,必須讓其休息一段時間,這個步驟就稱爲靜置。一般來說,靜置步驟會持續約8周,使豆內的水分含量較穩定,靜置時間較短時,會影響生豆在進口後的新鮮度。在靜置期間,爲避免種子受外界環境影響,會將其放入麻袋,並放置於維持一定的溫度、溫度且通風良好的儲存槽中。
2.脫殼
此步驟指的是將種子外側的內果皮去除,使其成爲生豆的狀態。大型農場以外的農家並沒有脫殼及挑揀設備,故會將種子送至精製工廠。而種子在精製工廠內進行的脫殼、挑揀等作業就稱爲Dry Mill。
3.挑揀
挑揀指的是挑除瑕疵豆,並挑揀出大小較一致的咖啡豆等步驟。各個產地的農家會使用不同的方式挑揀,如機械挑揀後再輔以人工挑揀、全程不使用機械的純人工挑揀等方式。至於挑揀的方式則有以下幾種類型。
比重挑揀
藉由震動的方式挑揀出重量接近的生豆。也可用此方式去除未熟都及異物。
透過篩網挑揀
藉由過篩的方式區分咖啡豆的大小。篩網的尺寸可分爲Screen 18\Screen17\Screen16…等多種等級。
電動篩選機
透過顏色比較剔除品質不佳的咖啡豆。
手工挑揀
栽種在中美洲的咖啡,或是其他高級品種的咖啡通常經機械挑揀後,仍會在最後步驟輔以手工挑揀,以剔除更多瑕疵豆。也有比機械挑揀,更依賴手工挑揀步驟的地區,如位於印尼的蘇門答臘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