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的採摘方法和處理方式?人工採摘和機器採摘有什麼區別?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29 04:10:09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咖啡豆的採摘方法和處理方式?人工採摘和機器採摘有什麼區別?
     
    從咖啡的主要生產國家中,我們可以發覺,咖啡的產地幾乎都在低廉勞工較多的國家,所以,不難看出,咖啡豆的採收過程需要耗用相當大的人力。咖啡的採收十分的辛苦,需要相當大的人力,特別是許多高質量的咖啡裏,只能摘採咖啡樹上完全成熟的紅色櫻桃狀的咖啡樹果實才能製成高品質的咖啡,也正因爲這樣,由於所有咖啡樹的紅色櫻桃狀果實並不是在同一時間成熟的,所以還需要人工分階次回到同一棵樹去摘採咖啡樹的紅色櫻桃狀果實。
     
    1 種植
     
    咖啡豆其實是咖啡樹的種子,當咖啡豆乾燥後,經過烘焙,研磨成粉才能用來衝煮。如果咖啡豆沒有經過處理,是可以用於種植成咖啡樹的
     
    咖啡種子一般是先在苗圃中種植,發芽之後一段時間,幼苗被移植到已經規劃好的土地中單獨生長。幼苗移植需要在比較溼潤的季節進行,這樣可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讓根系穩固生長
     
    2 採摘咖啡鮮果
     
    根據品種不同,種植的咖啡樹一般需要3-4年會長出咖啡果實,這種果實叫做咖啡鮮果,也叫咖啡櫻桃,當果實成熟的時候會呈現明亮的紅色,這時候就可以採摘了
     
    一般產地每年會有一次產季,但在一些國家,比如哥倫比亞,每年會有兩次開花,因此會有一次主要採摘季和第二次採摘季
     
    在很多國家,是通過人工手摘的,那就對勞動力要求很大,有些國家像巴西,因爲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大部分咖啡是採用機器採收的
     
    採摘時主要是兩種方法
     
    整枝採摘: 無論是通過手摘還是機器,所有咖啡鮮果都是直接從枝條上一次採摘
     
    選擇採摘: 採摘時只選擇成熟的果實,一般都是通過人工手摘實現。採摘者每隔8-10天採摘成熟的果實,因爲這種方法勞動力要求大,成本偏高,因此主要適用於採摘精品阿拉比卡咖啡。
     
    一個好的採摘者平均每天能夠摘到100-200磅鮮果,最終能生產出20-40磅的咖啡豆
     
    3 鮮果處理法
     
    咖啡鮮果摘下來之後,要儘快地進行下一個環節——鮮果處理。一般常用的處理方法有三種,分別是日曬處理,水洗處理,和蜜處理
     
    拿水洗處理簡單說明如何處理咖啡鮮果
     
    首先,新鮮採摘的鮮果,要經過手選或者漂浮法選出成熟度適中、密度較高的鮮果,對過度成熟和未成熟的果實進行分級處理
     
    然後將挑選好的咖啡鮮果放入脫果肉機,脫去鮮果的外果皮和果肉
     
    然後咖啡豆根據重量在經過水槽的時候進行分級,輕豆子會在上面浮起,重的豆子會沉到底部。這樣通過幾個水槽之後會將咖啡豆根據大小進行分級
     
    分級之後,咖啡豆進入大的裝滿水的發酵池,根據豆子的情況,以及當地的氣候和海拔等因素,咖啡豆會發酵12-48小時不等,這個過程會去除仍粘附在咖啡豆內果皮上的果膠層
     
    經過發酵之後,咖啡豆會再次用水沖洗乾淨,爲晾曬做準備
     
    此外,摘採下的咖啡果實還需要加工的程序。
     
    一般來說,咖啡生豆的加工方式可以分成兩種方式,一種是水洗式,另一種是乾燥式。
     
    1、水洗式:
     
    顧名思義是用水洗篩選的一種方式,先將收成的咖啡果實的果肉除去;
     
    再將除去果肉的咖啡果實浸泡在一個盛滿水的水槽裏,經過一定的發酵處理;
     
    發酵過後的咖啡豆倒出,再以清水洗過,然後排除多餘的水分,放到陽光下曬乾或是用機器烘乾;
     
    最後再用咖啡豆專用的脫殼機將果肉及果皮除去,即成生咖啡豆。
     
    2、乾燥法:
     
    比起水洗法,乾燥法相較之下就比較簡單一些,是將收成過後的咖啡果實鋪在當地的曝曬場兩個星期,每天以人工用耙掃過咖啡豆數次,讓咖啡豆可以乾燥的比較均勻;
     
    當果實曬乾之後,咖啡豆會與外皮分開,這時再用脫殼機將幹調的果肉果皮去除即可。
     
    這兩種生產方法各有利弊,但是都可以生產出優質的咖啡豆,一般來說,水洗式生產的咖啡豆會有比較鮮明的酸度,生產的品質也較爲一致;乾燥式的咖啡酸度就比水洗式要來的低,風味也呈現比較多元化。
     
    4 乾燥咖啡豆
     
    晴天時,炙熱的太陽下高架曬豆
     
    咖啡一般要乾燥到水分含量大約11%,就可以儲存了
     
    乾燥過程的咖啡仍然是包裹着內果皮的,可以將咖啡鋪在曬牀或者乾淨的地上,並且要經常的翻動。有條件的也會用大型的機器直接將咖啡豆烘乾。乾燥之後,咖啡豆仍然帶着內果皮裝袋儲存
     
    5 加工脫殼
     
    在運輸之前,帶有內果皮的咖啡需要進行脫殼
     
    脫殼就是將經過處理的咖啡,在機器中脫去內果皮
     
    通過咖啡豆的大小進行分級和儲存,有時候也會根據咖啡豆的顏色進行分級
     
    一般來說,咖啡豆的大小是從10目到20目不等,這個數字代表了篩子上洞的大小,每個洞的大小都是1/64英寸的倍數,10目就是大約10/64 英寸, 15目是15/64英寸
     
    最終,瑕疵豆會用手選或機選挑出,例如大小不當或顏色不當的咖啡,過度發酵的咖啡豆,蟲蛀豆,帶殼豆,未熟豆等等),最終出口的咖啡豆都是質量比較好的
     
    6 咖啡品測
     
    在進口商進口咖啡之前,會向出口商索取樣品,進行杯測評估之後決定是否購買
     
    評估咖啡的質量是由專業的杯測師進行的
     
    杯測師會將抽取的樣品進行烘焙,在8-24小時之內進行杯測。杯測時會通過咖啡的幹香,溼香,回甘,酸度,甜度,醇厚度,和有無瑕疵進行評測,最終對咖啡給予一個分數。
     
    通過杯測師給出的分數,生豆貿易商會了解咖啡的價格是否適中,以及理想的購買量等等
     
    7 咖啡出口
     
    在進口商同意購買之後,咖啡就會通過船運等方式出口
     
    出口的咖啡是脫殼的咖啡豆,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咖啡生豆了,一般用桶裝或袋裝,裝運在貨輪上運輸。
     
    根據數據顯示,2015/16產季的咖啡產量大約爲1.527億袋(每袋60公斤)
     
    8 咖啡烘焙
     
    烘焙將咖啡生豆轉化成我們可以直接在咖啡店裏購買的咖啡烘焙豆
     
    烘焙的過程大約是持續8-12分鐘,不同的豆子或者不同拼配的豆子的烘焙曲線是不同的,爲了展現咖啡的最佳風味,烘焙師們經過不斷試驗找出每一款咖啡最適合的烘焙曲線
     
    9 研磨咖啡
     
    研磨的目的是要將咖啡的風味儘可能全面展現出來,不同的沖泡方式要求的研磨度是不同的
     
    一般來講,咖啡研磨的越細,咖啡的萃取越快,這就是爲什麼濃縮咖啡的粉比沖泡用粉細的多
     
    在做濃縮咖啡時,研磨度對濃縮的穩定度和風味展現非常重要,因此咖啡師每天開磨豆機之後,或者在使用不同的咖啡豆時都會花些時間來調節磨豆機,否則的話你上午喝的咖啡和下午喝的咖啡味道可能會有很大差別
     
    10 沖泡咖啡
     
    沖泡咖啡是將咖啡呈現給消費者的最後一道工序
     
    沖泡的方法有很多種,常見的有v60沖泡,chemx沖泡,法壓壺沖泡,愛樂壓,虹吸壺,聰明杯,當然還有濃縮咖啡,等等
     
    一杯咖啡,經過了以上十個步驟才最終變成了我們手中的咖啡







     

  

 

 

2018-09-01 15:31:15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