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壺適合煮什麼咖啡豆_虹吸壺煮咖啡視頻教學_虹吸壺咖啡多少錢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用品 > 單品咖啡衝煮器具 > 虹吸壺器具 > 2024-06-29 03:10:25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虹吸壺咖啡的歷史
     
    1840年,一隻實驗室的玻璃試管,扣動了虹吸式咖啡壺(Syphon)的發明板機,英國人拿比亞以化學實驗用的試管做藍本,創造出第一支真空式咖啡壺。兩年後,法國巴香夫人加以改良,大家熟悉的上下對流式虹吸壺從此誕生。虹吸式咖啡壺在法國住了很長一段時間,始終沒有等到紅透半邊天的好機運。20世紀中期,它分別被帶到丹麥和日本,纔算初嘗走紅滋味。
     
    日本人一板一眼認真推敲咖啡粉粗細、水和時間牽一髮動全軍的複雜關係,發展出中規中矩的咖啡道。唯美主義的丹麥人卻重功能設計,50年代中期從法國進口虹吸壺的彼德.波頓(PeterBodum),因爲嫌法國製造的壺又貴又不好用,跟建築設計師KaasKlaeson合作,開發了Bodum第一支造型虹吸壺,並以“Santos”的名字問市。
     
    ●虹吸壺的主城構件
     
    1、上杯(用於裝咖啡粉和進行咖啡混合與萃取)
     
    2、下杯(用於裝水及裝咖啡萃取液)
     
    3、下杯支架
     
    4、上杯蓋
     
    5、濾布(過濾)
     
    6、酒精燈(加熱)
     
    7、酒精燈防護罩
     
    8、咖啡粉勺/攪拌棒
     
    ●虹吸壺工作原理
     
    虹吸壺進行咖啡萃取的主要原理是通過壓力差實現的,首先將下杯水加熱至沸騰,然後插入上杯,使得下杯呈現真空狀態,由於下杯和上杯的壓力差使得熱水上行與上杯咖啡粉進行混合並萃取,萃取過程結束後撤掉下杯的火源,使得下杯與上杯之間的壓力差瞬間減小,上杯與下杯之間的重心引力會促使咖啡萃取液迴流至下杯,如果要咖啡萃取液迴流速度加快,可以用一個溼抹布擦拭下杯,這樣可以讓上下杯壓力差更小咖啡萃取液迴流速度更快。

    最後,附虹吸壺教學視頻給大家參考:

     


     

    ●虹吸壺的用量標準
     
    1、虹吸壺下杯加水用量標準:一般虹吸壺有2人份、3人份和5人份幾種;其中2人份代表2杯量,每杯標準爲120ml,其最大容量爲240ml;3人份代表3杯量,每杯標準爲120ml,其最大容量爲360ml;5人份代表5杯量,每杯標準爲120ml,最大容量爲600ml;虹吸壺上面的刻度代表着容量,標示着幾刻度,則其水的容量爲N*120m;
     
    2、虹吸壺咖啡豆用量標準:一般用虹吸壺煮一杯咖啡(120ml/杯)所需咖啡粉量爲15g左右,虹吸壺對應的咖啡粉勺通常是10g/勺,也就是一杯咖啡所需添加1勺半咖啡粉量;做幾杯咖啡則按照相對應的粉量去加入就可以了;比如做兩杯咖啡通常加入3勺咖啡粉也即30g咖啡粉;
     
    3、總結一下:做一杯咖啡需要120ml水量,對應需要15g咖啡粉;煮兩杯咖啡需要240ml水,對應需要30g咖啡粉;當然根據個人口味可以適當增加或減少每杯咖啡的咖啡粉用量,一般浮動範圍在10—20g之間。
     
    ●接下來開始展示環節咯:
     
    首先介紹一下選購虹吸壺的要點以及需要添置的耗材:
     
    目前市面上的虹吸大概分爲兩類,國產,臺灣產,以及日本產,價格也呈遞增趨勢。國產品牌太多不做介紹,臺灣產的品牌如YAMI,日本產的較爲知名的爲HARIO。
     
    虹吸壺在選購上需要注意的方面就是壺的玻璃材質,要選擇耐高溫的以及能接受高低溫差的。其次根據需求的不同要注意它的容量,一般虹吸壺從容量大小來說分爲2人份、3人份、5人份。價格在100-200元不等。
     
    虹吸式咖啡壺一般普通價位的虹吸壺都是原裝標配酒精燈(如下圖左),也有人會自己另外配瓦斯爐(如下圖右),酒精燈的價格在淘寶上10元到20元左右,瓦斯爐在80元到100元左右。酒精相對來說也方便購買,藥店都有,價格便宜。需要提示的是酒精的選購要選擇純度高的,95%的即可。
     
    虹吸式咖啡壺購買虹吸壺還注意的就是要買個沙漏或者廚房用計時器回去,當然使用手機數秒也可。虹吸壺對於煮咖啡的時間要求比較嚴格,時間超過或者不足都會影響到咖啡的風味。虹吸壺煮咖啡過程爲50-60秒,特別風味的咖啡需要煮1分鐘。還有就是攪拌棒,攪拌棒一般都是商家贈送,最好就是最好多買點濾布回去(如下圖),濾布材質是加厚棉布,經常使用會發黃,保存不當也會黴爛,需要經常換濾布來保持濾網的清潔。可以多備一兩片,一般價格在20元一包內含10片。
     
    虹吸壺組合起來就是這個樣子了,想起學生時代的化學課了麼?
     
    ●虹吸壺煮咖啡的方式方法有很多,關於最好的最標準的目前似乎沒有人和組織機構去做一個成文的規定。下面的煮咖啡的過程是我自己的方法,不代表百分之百正確,所以請“資深咖啡發燒友”勿噴,但是歡迎在留言中分享你的方法,接下來開始煮咖啡過程:
     
    1:首先在虹吸壺下壺部分加入冷水,最好是純淨水,然後把壺體底部及表面的水珠擦乾淨,以免加熱時炸裂。
     
    2:在上壺放入濾布,把過濾布底部的小鐵勾拉出勾住管口,再把上座放在下座上,注意不要豎直插入,要傾斜放置。
     
    【 注意:中間過濾網下面的彈簧要拉緊,掛鉤要鉤住,且拔到正中央】
     
    3:向虹吸壺上杯加入咖啡粉,根據要烹煮咖啡的杯份數加入相對應的咖啡粉標準(參照虹吸壺咖啡粉用量標準)
     
    ●【也有待水完全上升至上壺以後,等上升至上壺的氣泡減少一些後再倒進咖啡粉的,都可以的】
     
    4:點燃酒精燈,放在下壺底部,最好事先在未點燃之前調好酒精棉的高度以便正好使用的是外焰加熱,其次觀察下壺,有很多氣泡的時候,注意是大氣泡,也就是快要沸騰的狀態,豎直插入上壺並穩固好。
     
    5:待水完全沸騰,扶正上杯,讓上杯垂直插入下杯中,使得上杯與下杯之間無縫銜接,由於下杯溫壓和氣壓使得下杯的熱水上行直至95%以上的水進入上杯(虹吸壺下杯始終會有部分水殘餘),保持酒精燈的加熱狀態不變;此時可以適當的調整酒精燈的加熱重心,使之稍微偏離虹吸壺下杯的底部(主要是防止加熱過甚,出現因虹吸壺下杯缺水而導致杯體爆裂現象發生)
     
    6:咖啡液萃取:咖啡液從混合開始到完成萃取進入迴流整個週期在1分鐘以內;當下杯的水1/3以上進入上杯後,可以稍微將火力移開一些以減輕火力,然後將咖啡粉以順時針方向由外向中間攪拌,此過程持續10秒鐘以保證將所有咖啡粉浸入水中;接着開始計時,經過45秒(該過程通常我們叫悶蒸)的時間重新用攪拌棒以逆時針方向開始對咖啡液進行攪拌,攪拌時間爲5秒;
     
    7: 55秒後關火,然後迅速撤掉酒精燈並熄掉火源,咖啡液開始從上杯向下杯迴流;再稍微攪拌,其次待自然冷卻讓上壺的咖啡流下;
     
    或者在咖啡液迴流的過程中,如果用一塊溼抹布在虹吸壺下杯進行擦拭,可以加快下杯冷卻,減少下杯溫壓而可以加快上杯咖啡液向下杯的迴流速度。
     
    8:然後取下上壺,取下時不要豎直方向拔出,這樣是拔不出來的,可輕微旋轉和左右輕微搖晃即可鬆動,便於拿下。
     
    虹吸式咖啡壺最後,虹吸壺的學問有很多,足夠用一整篇經驗去闡述了,待日後積累經驗了與之分享。關於虹吸壺的優點和缺點大家看的很明白了,優點就是煮咖啡過程充滿樂趣,這樣的方式也能很好的展現特色風味咖啡豆的味道。缺點很明顯,過程略複雜,講究有點多,其次是不便於清洗。
     
    虹吸壺咖啡豆品牌推薦
     
    前街咖啡新鮮烘焙的單品虹吸壺咖啡豆-例如耶加雪菲與曼特寧咖啡在品牌和品質上都有充分的保證,適合各種器具衝煮。而更爲重要的是,性價比極其高,一袋半磅227克,價格只是70-90元左右。按照每杯單品咖啡200毫升,粉水比1:15來計算,一包可制15杯精品咖啡,每杯單品咖啡僅需要5、6元左右,對於咖啡館出售動輒幾十塊一杯的價格來說可謂性價比極高。

前街咖啡:廣州的烘焙店,店面小但豆子品類多樣,能找到各種出名不出名的豆子,同時也提供網店服務。https://shop104210103.taobao.com

 

2018-09-02 18:56:2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