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選新鮮咖啡豆_什麼品牌的咖啡豆好_咖啡豆怎麼買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意式拼配 > 咖啡豆 > 2024-06-02 05:19:08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網購時代,面對眼花繚亂的商品,想要喝到好咖啡,咖啡豆是關鍵。在網購中能買到好咖啡豆絕對需要一定的技能。咖啡豆“出油”與新鮮度有什麼關係?我們應該選購外表“有出油”或是“沒出油”的咖啡豆呢?咖啡豆買什麼牌子好?
     
    選咖啡豆和選茶葉的標準差不多。想要最昂貴最講究的茶葉,你需要到原產地去買當年產的質量最好的新茶。咖啡也是如此,最頂級的咖啡豆,往往也需要你在此品種的咖啡原產地進行挑選,或委託國外專門的供應商來購買。
     
    所以,想要挑選到好的咖啡豆,實體店的選擇比較侷限,而通過網購則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式。那網購的豆子收到以後,怎麼判斷豆子是否新鮮呢?
     
     
     
    如果是購買單品咖啡豆,那你就用手抓一把豆子,大約10顆左右的分量,看看每顆咖啡豆的顏色是否一致,顆粒大小是否平均,形狀是否一樣,以免買到以混豆僞裝的劣質品。但如果是綜合豆,大小、色澤不同則是正常現象。強火、深度烘焙製作出來的咖啡豆會出油。不過,若淺焙度的豆子出油,則表示已經變質,那不僅它的香醇度降低,而且會出現澀味和酸味。
     
    看過外表油油的咖啡豆嗎? 爲什麼有些咖啡豆表面油油亮亮,有些卻“乾爽舒適”不油不膩? 咖啡豆“出油”與新鮮度有什麼關係? 我們應該選購外表“有出油”或“沒出油”的咖啡豆?
     
    ●不是油的咖啡油
     
    這些均勻散佈在咖啡豆表面的“油”,事實上並不是“油脂”,而是一種看似油脂的水溶性有機物質。“咖啡油”本身包含許多咖啡芳香成分,可以在水中溶解,因此你煮好的咖啡表面並不會飄着一層油膩膩的油脂。
     
    兩個原因造成“出油豆”
     
    兩種原因造成“出油豆”a) 不新鮮的淺焙豆   b) 新鮮的深焙豆。以下深入探討。
     
    a)  不新鮮的淺焙豆
     
    烘焙火候較淺、外觀呈現淺棕色調的“淺焙豆”,在烘焙後外表乾燥,並不會出油。約在出爐五天左右(高溫盛夏時可能縮短至一兩天)便開始出現“點狀出油”現象(咖啡豆的某側出現點狀的油滴)請注意:少許的“點狀出油”並不代表不新鮮,有時反而是淺焙咖啡豆風味在最頂峯的狀態。繼續擺放下去,出爐超過兩週後,淺焙豆表面逐漸泛起一層均勻、薄亮的油光,聞起來氣味不是香甜味,而帶有油耗味,此時“淺焙豆”的風味已走下坡,應該避免購買。
     
    b)  新鮮的深焙豆
     
    烘焙火候較深、外觀呈現深棕色調的“深焙豆”,在烘焙後外表便呈現微微油光,出爐第一天至第二天表面便開始大量“出油”。外表油亮亮的“深焙豆”非但不代表不新鮮,相反地,深焙豆在出爐三週後外表油光將逐漸幹掉,最後變成外表乾燥的走味豆。因此,若看到外表乾燥不油,但外觀呈現深棕色的咖啡豆,請特別注意其是否標示烘焙日期,極有可能是已經變質的走味豆。
     
    即使是已經不新鮮,外表出油的“淺焙豆”,在長時間(如三個月)擺放之後外表也將逐漸幹去,最後迴歸乾燥不油的外觀。由此可見,外表是否出油,只是判斷咖啡豆新鮮度的一個參考,而非絕對。
     
    首先,請向產品有清楚標示日期、有品牌信譽、強調新鮮烘焙的專業咖啡烘焙業者選購。此外,優良的咖啡包裝袋通常有“單向排氣閥”(在咖啡袋上方的鈕釦狀小孔)設計,供咖啡豆排出天然產生的二氧化碳。將單向排氣閥對準鼻子,輕輕擠壓咖啡豆袋,聞擠出來的氣體味道,如果是迷人香濃的咖啡香氣,則新鮮度尚無問題,反之,若聞起來不夠香濃,甚或帶有臭油味道,則表示這包咖啡早已變質走味,應避免購買。
     
    ●那麼爲什麼咖啡豆要使用單向氣閥的包裝袋呢?
     
    1. 烘焙完成的咖啡豆,用鋁箔袋密封包裝起來,可避免咖啡豆與光線和空氣的接觸而導致香味迅速散發和氧化。
     
    2. “單向排氣閥”咖啡袋能隔絕包裝袋外的光線和空氣侵入,使咖啡豆能在最佳的保存包裝狀態下,保持咖啡豆的新鮮原味。
     
    3. 烘焙後的咖啡豆會自然散發出二氧化碳,如積留在包裝袋內會影響咖啡豆的品質,而袋子上的“單向排氣閥”能讓袋內多餘氣體排出,而選購咖啡時可擠壓包裝袋聞出香味。
     
    這種包裝是在包裝袋封口上設計一個有薄膜製作的雙層結構的閥門,裝入烘焙豆後,其烘焙後產生的碳酸氣體會從閥門排出,外面的氣體進入不了袋內,可以有效的保持烘焙咖啡豆原有的芳香與精華。這是目前最推薦的烘焙咖啡豆的包裝方式,選購時也應該儘量選擇有此種包裝的咖啡產品。
     
    再講的通俗一點兒,就是這個氣閥是隻出不進的,咖啡豆烘焙好後會產生二氧化碳等氣體,需要慢慢排放。而單向排氣閥封裝在咖啡袋上面,並在封裝單向閥位置的袋子表面扎孔,就能將烘培後的咖啡豆析出的二氧化碳自動排出袋子外面,外面的空氣卻不能進入袋子。有效的保證了咖啡豆的乾燥和醇香原味,也不會因爲二氧化碳的積聚令到袋子漲開,同時防止咖啡豆被外部的空氣進入而加速氧化。
     
     
     
    聞聞豆子是否有咖啡豆的香氣,如果有則代表咖啡豆夠新鮮。如果香氣很微弱,甚至已經出現類似花生放久會存在的油膩味,則說明豆子已經完全不新鮮了,千萬就不要挑選它,因爲不管花多少心思都不可能煮出好咖啡。
     
     
     
    用手將咖啡豆剝開,如果豆子夠新鮮,就很容易剝開它,還伴隨着脆耳的聲音。如果豆子不新鮮,則需要很費力才能剝開。而剝開後,可以看看烘焙的程度是否均勻。如果均勻的話,咖啡豆的表皮和裏層顏色是一樣的。如果表層顏色比裏層顏色深很多,則說明烘焙的火氣可能過大,這也會影響咖啡豆的香氣和口感。
     
    ●嚼
     
    挑選的時候,最好拿一兩顆豆子放在嘴裏嚼一嚼,如果豆子很脆,嚼起來清脆有聲,則表示豆子沒有受潮;除此之外還能令你溢齒留香,那就是上品啦!
     
     
    沖泡時是否有足夠豐富的氣泡
     
    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因爲豆體包含大量氣體,呼吸作用旺盛,在萃取時,豆子中氣體釋放出來,我們看到的就是美妙豐滿的氣泡們,有一個很形象的形容詞,“綻放”。是的,新鮮咖啡豆萃取時,一叢叢豐富的氣泡就像這個季節的花兒,綻放。與之伴隨的,是新鮮咖啡豆的濃郁香氣。
     
    氣泡豐盈與否的深究
     
    萃取時,氣泡的豐盈程度與新鮮度正相關,越新鮮,起泡越多,但是,這裏存在一個前提,對同一支咖啡豆而言。確切的說,是同樣生豆,同樣烘焙,同樣操作。
     
    不同的咖啡豆之間,或者同一支咖啡豆的不同烘焙度之間,或者同一支咖啡豆不同的操作係數之間,氣泡的豐盈程度會有不同表現。
     
    簡單概括:同一支咖啡豆,越新鮮,氣泡越豐富;同一支咖啡豆,深烘焙要比淺烘焙的泡泡更豐富。
     
    ●【注意事項】:
     
    雖然在購買之前我們看不到實物,無法進行看、聞、剝、嚼等挑選步驟,但是網購的話還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挑選,當然這幾個方面也同樣適用於實體店選購。
     
    A、產地
     
    在網上有些店家可能會使用一些不是來自原產地的咖啡豆,比如有些是藍山咖啡,可是其產地並不是牙買加。不過,這也不是說非原產地的咖啡就不好。由於氣候的不同,導致味道會稍有不同。很多時候非原產地的咖啡價格比較便宜。如果你不是很挑剔的話,嚐嚐不同產地的味道也是可以的。
     
    B、包裝日期
     
    留意包裝日期是否是最近的,一般咖啡生豆的保質期爲一至兩年,烘焙之後的熟豆保鮮期在一個月內,所以要挑選新鮮烘培的咖啡豆,購買後在保鮮期內用完,那樣才能享受到咖啡最迷人的香氣和豐富的口感。
     
    C、店鋪和品牌
     
    這個就不用說了,有些咖啡可能會爲了降低成本,混雜其他種類的咖啡。所以要小心啊。如在較貴的咖啡豆中摻雜便宜的咖啡豆,或者是在質量好的咖啡豆中摻雜同品種但質量不好的咖啡豆,這會嚴重影響口感的。所以購買咖啡豆時要儘量選擇有保證的店鋪或品牌,或者看網友的評價指數。

END前街咖啡:廣州的烘焙店,店面小但豆子品類多樣,能找到各種出名不出名的豆子,同時也提供網店服務。https://shop104210103.taobao.com

 

2018-09-12 13:21:16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