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咖啡種植歷史悠久,1892年,法國傳教士田德能來到大理賓川朱苦拉村進行傳教活動,並在這裏種下第一粒咖啡豆。被種下的咖啡種子第一次在中國雲南孕育出咖啡的生命,這粒種子成爲了雲南咖啡歷史之芽,開闢了雲南咖啡種植的先河。距今已有百年曆史。今天的朱苦拉村,古咖啡樹還有13畝,其中100年以上的咖啡樹還有24株。通過國家級省級多次咖啡文化的研討,朱苦拉咖啡被稱爲中國咖啡的“活化石”,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
●第一個階段是1952-1978年,這個階段是出於國家戰略的需要,種植咖啡供應蘇聯。
“雲南省最早咖啡產業化種植區”——保山
19世紀中期,在大理的賓川、潞江峽谷、德宏等其適宜地雖然都種植了咖啡,但此時的種植是無規模可言的,主要是爲了滿足傳教士的需要而種植。
1952年春,雲南農業試驗場芒市分場,(現爲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從弄賢寨帶了70餘公斤鮮果帶回到保山市潞江壩試種,發現適應性表現良好,結果多,品質優良,並由此不斷發展壯大。中蘇友好年代,保山的咖啡迎來了一次大發展的機遇,從以專供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兄弟國家咖啡的國家經濟戰略發展目標出發,潞江的新城、怒江農場成了咖啡產業發展的主力軍,街道、蒲漂、羅明也大規模的普及了咖啡種植。由此,保山便成爲了雲南省咖啡產業化種植最早的地區。
●第二個階段是1978—1988年,大部分的農墾系統嘗試種植,這個階段是個起起伏伏的階段,同時也在摸索階段。
直到“文革”結束,整個雲南只有滇緬公路路邊,或者農家的庭院,還能看到咖啡樹影子。偏僻的茱古拉村因爲地理原因,傳教士種下的咖啡樹苗一直在靜靜沉睡,等待着喚醒它們的人。1988年,雀巢公司爲了降低南美洲咖啡種植基地對咖啡價格的影響,將目光從世界種植咖啡的第一大國巴西,轉移到與咖啡之鄉古巴同一緯度的普洱。雀巢第一任農藝師包德在寧洱縣梅子梘河和德化小黑江紅星壩種下第一棵咖啡樹,直到1990年,寧洱縣的咖啡才達到雀巢總部規定的標準。有人說,雀巢的專家是從茱古拉村的老樹苗裏,提取了其波邦和鐵皮卡的優秀基因,才得以成功。
●第三個階段是1988—2008年,1988年雀巢進入普洱後,雲南咖啡進入一個穩定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比較長爲20年。
跨國集團的刺激,終於復甦了雲南咖啡種植,至1997年末,雲南咖啡種植面積已達7800公頃,產量佔全國的83%。中國城市中產階層逐漸興起以後,咖啡成爲城市白領新的生活方式。更多跨國集團包括麥斯威爾、星巴克,也來到了雲南。
●第四個階段是2008年以後,從前30年專靠農業初加工、種植出口過渡到不僅有農業出口還兼容了工業、品牌,不斷打造完善產業鏈的階段。
這一階段是一個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的階段,是咖啡種植面臨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型的階段,是國際貿易擴大與國內潛在市場挖掘的階段。
隨着國內咖啡市場以及國內咖啡產業鏈的不斷成熟,雲南咖啡種植面積也不斷增加、產量不斷增加,目前雲南省咖啡種植已遍佈普洱市、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文山州、西雙版納等9個州市35個縣區。截至2016年初,中國咖啡種植面積超過180萬畝,總產量14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1.5%,雲南咖啡種植面積爲177萬畝,總產量13.9萬噸,在全國範圍內佔比99%以上。雲南本土咖啡企業,如後谷、凌豐等迎來了春天。2018年後,中國咖啡必將中國咖啡消費勢必進入井噴時代。
前街咖啡烘焙的小粒種鐵皮卡雲南咖啡豆-【雲南花果山咖啡】在品牌和品質上都有充分的保證。而更爲重要的是,性價比極其高,一包半磅227克,價格僅60元左右。按照每杯咖啡15克粉來計算,一包可制15杯咖啡,每杯僅需要4元左右,比起咖啡館出售動輒幾十塊塊一杯的價格來說可謂良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