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天要喝掉10億杯咖啡,巨大的需求必然需要巨大的產量去支撐,污染和農藥的使用也逐漸威脅着咖啡本身的美味和人們的健康。人們嘗試用一種更自然的方式來獲得咖啡,於是,有機咖啡(Organic Coffee)誕生了。
世界上75%的有機咖啡來源於拉丁美洲,而洪都拉斯是最大的有機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緊跟之後的是巴西、哥倫比亞和墨西哥。
有機咖啡的獲得與其它有機食品相似,比如在栽培時並不使用任何的除蟲劑,以及其他化學藥劑來治療病蟲害或栽培問題, 而是使用天然的方法,像是天然堆肥、築籬、修剪等方法來維護咖啡樹之成長; 在控制蟲害方面使用純天然的生物控制方法、像是種植防護樹,以及利用其他各種自然的農作技術來確保咖啡樹的健康。
咖啡的有機種植迴歸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狀態,不僅提高了咖啡樹自身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提高了土壤的營養,保護了熱帶雨林的農耕狀態,周邊鳥類的數量也成倍增長。
●閉關3年,只爲1顆好豆
有機咖啡在西方國家非常受歡迎,美國和加拿大進口有機咖啡的年增長量曾一度打到過29%(2007-2008)。儘管如此,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
有機咖啡仍然少之又少。
首先是有機種植方式帶來的減產。一棵咖啡樹需要生長五年才能開花結果,一磅咖啡大約需要4000顆咖啡豆,完全以人工採收,而每一棵咖啡樹每年所收穫的咖啡果只夠生產一磅烘焙好的咖啡豆。在世界上許多地方,種植者使用殺蟲劑控制咖啡害蟲生長,往往是因爲高海拔地區潮溼、多霧,咖啡更易受菌類侵害,而堅持不使用化學殺蟲劑的後果往往是減產50%。
其次是有機認證的漫長和複雜。拉丁美洲的有機咖啡要進入美國就必須獲得美國農業部的有機認證(USDA Organic),後者嚴格規定了咖啡種植的土壤在3年內沒有使用任何化肥和殺蟲劑,這就意味着認證要消耗至少3年時間並且農場主要承擔期間減產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除此之外,咖啡因爲其食用方法的獨特性也被有機認證格外觀照:只有認證的有機工廠所烘焙的咖啡豆,纔算有機咖啡。
●舉世無雙,卻無法認證的有機
當然,並非只有標有“有機認證”標誌的咖啡纔是
有機咖啡。
在地球另一邊的埃塞俄比亞和也門,農民因爲沒錢買農藥化肥而採用最原始的“有機”種植,而外形偏“瘦小”的埃塞豆和堪稱“醜陋”的也門豆卻有自己舉世無雙的卓越味道,咖啡愛好者們幾乎無人不知埃塞的茉莉花香和柑橘檸檬風味以及清爽柔滑的口感,而也門更是以其經典的巧克力甘苦和紅酒香氣馳名世界,但是,這兩個國家標有“有機認證”的咖啡幾乎沒有,爲什麼?想獲得有機認證需要繁瑣的申請檢查手續,也需要投入對於農民來說很大的一筆資金,連買農藥化肥買糧食的錢都沒有,又怎會去買有機認證呢。
縱然“有機認證”無法對所有咖啡一一鑑別,但“有機”種植卻是出產好咖啡的法門。
有機咖啡的供需不足決定了它在市場上價格高於普通咖啡。購買有機咖啡時,除了價格之外,還要認準有機認證標誌,以下列出了常見的有機咖啡認證組織的標誌:
●UTZ優質咖啡認證
UTZ機構是一家獨立組織,認證世界上的各種優質咖啡,認證範圍涵蓋了從咖啡種植到烘焙的每個生產步驟。
●雨林聯盟認證(Rainforest Alliance Certified)
雨林聯盟對於咖啡的認證基準規定:採用原生林樹蔭下栽培的傳統耕作法,有益於保護生態系統的耕作方法。
●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USDA ORGANIC)
美國最權威的有機認證。USDA對有機咖啡的認證標準極爲苛刻,必須滿足不含任何化學合成物質(如化肥,殺蟲劑,抗生素),所生長的土壤至少三年以上沒有使用過化學合成物質等嚴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