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dan Mustof是此莊園的主人,2010年他和太太Atieq首度在Sindangkerta Weninggalih地區開始了他們的咖啡種植計畫,之後爪哇福林莎莊園的農場成爲他們主要的種植區,自生產的第一年起,Wildan就著重在品質上,要求嚴密的管理及處理方式,正當多數的印尼咖啡生產者都在作咖啡溼刨處理時,Wildan則專注在作全水洗處理法。這支咖啡是福林莎莊園所栽培的品種—— Sigarar Utang,福林莎莊園地處海拔1300——1600m約有110公頃,位於西爪哇(當地稱作"巽他"),位在海拔1400m 他們有一個水洗處理廠,也有一個通風良好的貯存空間以及乾燥廠,這表示他們從採收、分級、篩選到裝運都能完全掌控產品的品質。他們大多數的咖啡是以全水洗方式處理,但也作一些溼刨處理及日曬處理,主要供應當地市場。他們會依種植地點,栽植品種,以及採收日期來分類咖啡批次。透過與咖啡研究中心的合作,他們在農場上劃分區塊分別種植了很多不同於其他種類的未知品種,因爲咖啡樹還太小,還沒有人知道這些咖啡樹的味譜將如何呈現。除了自己的咖啡生產外,他們也替當地的咖啡小農處理咖啡。
印尼由超過一萬七千個島嶼組成,散佈在赤道的火山帶上,土壤肥沃。著名產區,包括西部的蘇門答臘,中部的蘇拉威西(Sulawesi),以及南部的爪哇。咖啡在1696年由荷蘭總督從印度Malabar帶到雅加達栽種,當地農民被迫減少出產白米而改種咖啡。自1850年起,荷蘭東印度公司把種植區擴展至印尼其他島嶼。至目前爲止,印尼是全世界第四大咖啡出口國。
於1876年肆虐印尼的鐵鏽病差點令阿拉比卡咖啡絕跡。自此,農民在東爪哇低地的重災區開始種植抗病性高的羅巴斯塔種(Robusta)。至該國獨立後,當地人才重新種植質素較高的阿拉比卡(Arabica)。至今,印尼八成的出口仍是商用級別的羅巴斯塔。有趣的是,由於當時東部的帝汶島和弗洛雷斯島是葡萄牙屬地,所種的品種跟荷蘭屬地不同,影響也較輕。現時仍可喝到源自16世紀的“古代種”。
豆種的演變,反映印尼的栽種史。印尼咖啡的瑕疵很多,最大原因是處理不當。非洲和中美洲農民無論水洗或日曬,豆子在處理過程中都會藏在像瓜子殼的豆莢內,待出口前纔會以打穀機打掉。但印尼流行的Wet hull(Giling Basah)處理法,則是咖啡在洗掉果膠層之後,不待風乾便急急將谷打去。尚溼的咖啡豆含水量高達50%。中間人四處蒐集果核,並在不受控的情況下進行乾燥:在太陽下暴曬,會令有機酸流失,而放在泥濘上風乾則有機會令豆子吸入泥味和污垢。這都是因爲農民爲了掙快錢並缺乏知識所致。
莊園 : 西爪哇 福林莎莊園Java Frinsa Estate
品種:Sigarar Utang
海拔:1400 米
javascript:void(0);
風味:橘皮香、香氣濃郁厚實,有甘甜梅子味,口感清爽,乾淨度極佳
<採收>:採收季是從5月到9月,主要的採收是6月到8月。咖啡採收下來後再用手工篩選剔除未熟及遭病蟲害的咖啡櫻桃。
<處理方式>:採下來的漿果脫皮後會先經過15——18小時乾式發酵,然後加水再持續發酵10——12小時,發酵完全後再以清水洗淨。
<乾燥>:目前大多數的咖啡都會先在溫室裏的棚架上先乾燥1——2天,再移至露臺乾燥。乾燥時間約需14——20天,取決於乾燥期間有無下雨。
豆種演變反映栽種史
蘇門答臘咖啡最爲人所知就是曼特寧。這個既非豆種又非產區的品牌,來自誤譯一個部落(Mandailing)的名稱。在亞齊省的迦佑山,以及圍繞着北部火山湖多巴的林東產區也盛產曼特寧。名字包括“綠寶”、“藍眼”,色彩繽紛。蘇門答臘的咖啡一般味道柔順,口感稠密,低酸,帶泥土、雪松木、菸絲和可可的味道。
蘇拉威西島已存在超過一億年,所以土壤的礦物含量比印尼其他島嶼豐富,所出產的咖啡味道也更明亮。其中Tana Toraja 山附近的出產最著名。它略帶香料的味道,包括胡椒、肉桂和果仁。
前街推薦衝煮:
濾杯:Hario V60
水溫:88度
研磨度:小富士研磨度4
衝煮手法:水粉比1:15,15g粉,第一次注水25g水量,進行25s悶蒸,第二次注入至120g水量斷水,等待粉牀水量下至一半再注水,緩慢注水直至225g水量,萃取時間2:00左右
分析:採用三段式衝煮,明確咖啡前、中、後段的風味。因爲V60肋骨多,排水速度較快,斷水時可以起到延長萃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