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 摩卡馬塔莉】日曬咖啡的現磨沖泡法?摩卡咖啡豆的命名源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7:13:21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也門 摩卡馬塔莉】日曬咖啡的現磨沖泡法?摩卡咖啡豆的命名源於哪裏?
     
     

     
      馬塔莉爲也門最知名的咖啡豆,位於首都薩那(Sana’a)西邊的瑪塔高地(Bani Matari),風味強烈厚實帶有明顯的莓果香味。只要講到也門咖啡立刻令人聯想到風味厚實且狂野的日曬豆,自古以來也門的咖啡農 一直遵照老祖宗留傳下來的古法栽種,
     
     

     
      由於也門地勢崎嶇不易種植且降雨稀少,因此也門的咖啡農多挑選梯田或窪地擇地栽種,並且選擇不易受日曬強烈照射之地,同時也門農民大多貧窮因而無法使用農藥,幾乎都採用天然的有機栽培。也門瑪塔莉­—摩卡咖啡中的極品,素有咖啡之後的美稱,瑪塔莉的產量少而精緻。口感風味豐富,餘韻的奇幻野性香氣層層堆棧,其特色是明亮的花果香中又帶有紅葡萄酒般的誘人。也門咖啡雖是種植在乾燥砂地上,但是一個屬於雨季會下雨的地方,咖啡樹根部因地底含有豐沛的伏流水,卻孕育出咖啡世界無以取代的也門摩卡。
     
      時至今日,也門咖啡農人仍然使用與五百年前相同的方法生產咖啡。咖啡漿果在樹上自然生長,沒有使用任何人工肥料與農藥,在夏天接受山坡少量雨霧滋潤、開花結果,到了乾燥的冬季,成熟的咖啡漿果被允許掛在樹上自然風乾--這是非常獨特少見的作法,因爲阿拉伯極度乾燥的氣候與猛烈的日曬才能允許這麼做,在其他咖啡產地,相同作法可能導致咖啡漿果在樹上腐敗。
     
     
      熟透或幹掉的咖啡漿果從樹上自然掉落、或被搖落、摘採下來。將近也門總人口數四分之一的咖啡農人們,將帶果肉的漿果鋪曬在住家屋頂、門前矮棚、甚至直接平鋪在泥土地上,接受猛烈乾燥的冬陽照射。果皮與果肉曬乾以後,用老式的石磨(兩具石磨相疊)碾去幹燥的硬殼與果肉,咖啡豆就這麼處理完成了!
     

     
     
      因爲含著果肉曬乾,咖啡漿果的風味有機會“滲入”咖啡豆,當咖啡果實掉落在非洲高原的乾燥土壤上,也會吸收周遭有機物質的味道,加上阿拉伯半島猛烈冬陽賦予的“太陽味”(你可以在曬過太陽的棉被上聞到類似味道)、果肉天然發酵的熟果發酵味、些許泥土味…遍佈海拔3000英尺至8000英尺的卅萬個咖啡農園,以及古老、100%有機的處理方式,造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也門摩卡。
     
      說到也門咖啡,就必須提到“摩卡”。大家都聽過“摩卡咖啡”,到底何謂“摩卡”?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種,有人說摩卡是某個產地,某些人印象裏,摩卡又是甜甜的巧克力咖啡。事實上,正宗的“摩卡咖啡”只生產於阿拉伯半島西南方的也門共和國、生長在海拔三千至八千英尺陡峭的山側地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
     
      早在距今五百年多前,也門(又譯“也門”)就以古老的方式生產咖啡。十七世紀初,第一批銷售到歐洲的也門咖啡經由古老的小港口-摩卡港出口,令歐洲人驚豔,把摩卡港運來的美味咖啡稱作“摩卡咖啡”,這是“摩卡咖啡”稱謂的由來。
     
     
      隔著紅海對望的鄰國埃塞俄比亞也借道摩卡港外銷咖啡,因此埃塞俄比亞日曬處理咖啡也經常被稱爲摩卡。(如摩卡-哈拉 Ethiopia Harrar)如今摩卡舊港因爲泥沙淤積早已廢棄(今日地名 Al Makha),改由西北方的侯代依達港(Hodeida)出口,然而人們早已習慣摩卡名號,摩卡之名響徹雲霄。
     
      深焙的也門咖啡時常顯現巧克力般的苦甜韻味,影響今日加入巧克力醬調味的花式咖啡也被冠上“摩卡”一詞。因此,當你看到“摩卡咖啡”四個字,指的可能是純種也門咖啡、或鄰國埃塞俄比亞咖啡、或者單純地表示“加入巧克力醬的花式咖啡”。無論如何,對於挑嘴的咖啡饕客而言,只有真正的也門咖啡,纔夠資格被稱做“摩卡咖啡”。
     
     

     
      “摩卡”一詞擁有多種拼寫法:Moka、Moca、Mocca都是常見的拼法,在也門咖啡的麻袋與文件上見過當地的拼寫法就多達四種:“Mokha”、“Makha”、“Morkha”、“Mukha”,代表的意思都是一樣的。
     
      也門摩卡是世界咖啡貿易的鼻祖,對於把美味的咖啡推廣到全世界功不可沒。十七世紀稱爲“阿拉伯咖啡”(Arabia)(這也是後來“阿拉比卡種”名稱的由來!)的也門摩卡飄洋過海來到了意大利等歐洲天主教國家,此後超過一百五十年的時間,也門咖啡一直是唯一銷至歐洲的咖啡產地。
     
      〈杯測特性〉:堅果、可可、核桃、略帶花香、口感滑順,尾韻流香非常持久
     
     
      前街衝煮推薦:
     
      濾杯:Hario V60
     
      水溫:88度
     
      研磨度:小富士研磨度4
     
      衝煮手法:水粉比1:15,15g粉,第一次注水25g水量,進行25s悶蒸,第二次注入至120g水量斷水,等待粉牀水量下至一半再注水,緩慢注水直至225g水量,萃取時間2:00左右
     
      分析:採用三段式衝煮,明確咖啡前、中、後段的風味。因爲V60肋骨多,排水速度較快,斷水時可以起到延長萃取時間。
         
        ps:粉層狀況在手衝中是不容忽視的,這是必須要強調的!粉層扮演着一個微妙的角色,其中一個功能就是負責提供阻力,讓熱水得以停留在濾杯裏足夠長時間,以保證溶出足夠的風味成分,

     
     

    度烘焙粉層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支撐力,才能發揮“阻擋”功能。爲了不讓粉層支撐力減弱,就必須拿捏好【水柱的強度】、【注水的位置】,加上【穩定的繞圈手法】,纔是一套完整的【注水技巧】

     



     

     

          1.濾杯:V60

      2.水溫:88度

      3.研磨度:小富士研磨度4

      4.烘焙程度:中烘焙

      5.燜蒸時間:25秒


     

     

       
           風味:均衡,巧克力,尾韻持久焦糖甜感

     

          前街咖啡建議手法:15g粉,小富士鬼齒刀4研磨,V60濾杯,88-89度水溫,第一次注水30g水量,進行25s悶蒸,注入至104g水量斷水,等待粉牀水量下至一半再注水,緩慢注水直至220g水量,尾段5克不要,水粉比1:15,萃取時間2:00左右(燜蒸注完水開始計算)
     




    購買鏈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c-s.w4002-15673140460.27.60a2c3acUkipJU&id=567246039419
     

 

 

 

2018-09-19 12:59:5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