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咖啡師(包括自家衝煮咖啡的人)在學習咖啡時都會被告知意式濃縮咖啡必須現磨現做,以免被氧化。對於一家咖啡店來說,特別是一家同時追求質量和速度的咖啡店,這個觀念製造了一個吧檯順暢運營的主要斷點。
“我們觀察到意式咖啡磨豆機的出粉量忽高忽低,極其不穩定,” Kyle 說道。Charles 認爲這種不一致性使得咖啡師不得不花更多時間調整粉量。這些額外步驟會逐漸累積起來。這個瓶頸很糟糕。
Kyle 和 Charles 願意接受這種速度上的犧牲,假如這真的是保證濃縮咖啡品質的唯一途徑。不過,他們覺得值得去嘗試將咖啡研磨完後放置一段時間,看看會有怎樣的影響。
這並不是突發奇想,早在2013年,當 Charles 在準備咖啡師比賽的時候,便有這個想法了。在準備比賽期間,正如其他選手一樣,他也很擔心時間問題。“我當時正在尋找一種適合 HG-1 接粉器的接粉方式,” Charles 說道。“我向一位朋友同時也是咖啡從業者的 Ben Kaminsky 展示了我的方法,但是他評論說這會佔用我更多的比賽時間。Ben 建議我提前研磨好
意式咖啡豆,因爲他發現咖啡品質並不會因此而有實質性的下降。”
●Charles 採納了朋友的建議,在比賽之前的準備時間裏完成了
意式咖啡豆的研磨。(他在第二年的比賽裏也採用了同樣的策略。不過,從那之後,比賽的規則就做了改變,提前研磨不再被允許。)
預先研磨咖啡的想法最終被搬進了咖啡館,然後他們開始測試。他們先研磨了一些咖啡。把這些研磨好的咖啡粉放置一個小時。然後再使用這些咖啡粉萃取濃縮咖啡,並將其與使用新鮮研磨咖啡粉製作的濃縮咖啡做對比。驚奇的是:“我們發現有差異,但並沒有品質的下降,” Kyle 說。它其實更甜、更順滑,甚至更醇厚。
他們又重複試驗了幾次,最終得出結論可以預先研磨咖啡,在一定的時間點內不會有品質的犧牲。而這意味着他們可以準備一批研磨好並稱重過的的咖啡粉,隨時可以直接裝入衝煮粉碗,因此加速整個吧檯的運作。
●這麼做其實還有其它好處。首先,精確度:稱粉時會精確到0.1克,這是他們使用的秤的最大精確度。如果磨豆機磨多了粉,那麼多出來的粉會被撥進單獨的收集容器內。而當磨豆機出粉偏少時,收集容器內的咖啡粉則會被用來補充粉量。這就意味着每天咖啡的浪費量更少。
這種預先研磨和分量的做法看起來就像是大廚們所做的餐前準備。這其實也是有道理的:畢竟一間高效的餐廳廚房嚴重依賴於在用餐高峯前就切好塊的洋蔥、去好籽的辣椒、摘好葉的香菜。在一個週末的早上,坐在 G&B Coffee 的後部吧檯邊,背後就是做餛飩湯出名的 China Cafe,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套高效的系統如何在咖啡吧檯裏運作。這裏一共有3臺磨豆機,一臺 Mahlkonig Peak 用於濃縮咖啡和美式咖啡,以及兩臺 Mazzer 用於濃縮咖啡和奶咖。在它們旁邊則是一盤小搖壺:3乘4一共12個。
●一位咖啡師會負責研磨咖啡,調整粉量,然後將咖啡粉倒入12個小搖壺中。當每一個小搖壺都裝好咖啡粉之後,這位咖啡師會將這一盤的小搖壺放到咖啡機旁邊。而負責操作咖啡機的咖啡師只需要拿起一個搖壺然後把咖啡粉倒入粉碗裏就好。
一般而言,這些咖啡粉都會在15分鐘內被用掉。即便如此,他們還在不斷地探索這個概念。“我們正在研究咖啡研磨後需要的最少放置時間,” Kyle 說道,“因爲氧化可以帶來一些味道上和萃取上的益處。”
當咖啡粉被倒入粉碗之後,咖啡師只需要萃取咖啡就好。順便提一句,咖啡師使用的這臺定量萃取咖啡機每個週末都會忙到飛。
位於廣州越秀區東山口的咖啡烘焙品牌-前街咖啡新鮮烘焙的意式咖啡豆在品牌和品質上都有充分的保證。而更爲重要的是,性價比極其高,以商業出品推薦的款式-商業拼配咖啡豆爲例,一包一磅454克,價格僅有60元左右。按照單杯意式濃縮咖啡10克粉來計算,一包可制45杯咖啡,每杯僅需要1.5元不到,即使以每杯意式咖啡出品用雙頭,每份20克粉計算,一杯雙份意式濃縮的價格也不超過3塊。比起某知名品牌出售動輒上百塊一包的價格來說可謂良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