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咖啡拉花技巧 關於拉花奶泡的控制力訓練

作者:咖啡沙龍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咖啡技術 > 2024-06-26 17:16:57

  奶泡的控制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奶泡發泡程度。奶泡發泡程度,是最難練習的一種控制力,這個控制力要求操作者要有很強的理解能力,能參透牛奶發泡的原理。最簡單可行的控制方法是:靠中比靠邊強,靠上比靠下強。這點如何理解呢?噴嘴越靠近拉花缸中部(但儘量不要在中間點,不然無法控制),發泡越多、越強烈;越靠近缸壁(但不要太挨着缸壁,這會影響進氣),奶泡量越少。噴嘴在第一個溫度到達前越靠近液麪,發泡越多。反之亦然!

  這個控制力我們練習了有什麼用處呢?前面已經說過,打奶泡的幾個標準,其中一個是想打多少奶泡就打多少奶泡;想打七分滿,決不打九分滿;做一杯出品,決不打兩杯的奶泡量出來;每次做出來的cappuccino在奶泡質量方面一定是一致的。

  在這個控制力練習中,有一個三點一線的理論在裏面(見圖),這三點分別是:缸嘴、缸把與噴頭,這三點在一條直線上,通過調節1號點與2號點的距離,實現奶泡程度的控制。

  二是奶泡表面乾淨度。這個是相對容易的一個控制力練習,前面我們說過打奶泡的一個死角問題。雖然對奶泡的理解達到一定程度後,角度問題已經不重要了,但對於初學者或還沒有參透牛奶發泡原理的操作者來說,這個角度還是要掌握的。

  這個角度很有意思,在比賽中,國內外多屆冠軍的奶泡角度都是這樣的,由於它沒有辦法用文字來說,我也沒辦法手把手幫大家一起領悟,那就請各位去找些奶泡打得好的視頻來看,網上隨便一搜就能找到,如果一直找不到,那就等筆者的書出版的時候再買一本來看,我會做成視頻,但願能解決這個事兒。

  這裏順便說一個看視頻的方法,不要去看拉花缸內部,內部的圖我已繪出,主要看拉花缸與咖啡機、與蒸汽管的相互關係。一直看、使勁看,看到你找到感覺爲止。

  順便還說一個事兒,就是國內小範圍流傳的一些從臺灣過來的關於咖啡方面的書籍對此問題也有一個誤導。在說這個誤導前,我先申明,本人在此類書籍中吸收到了很多有用的咖啡資訊,也學到了很多的方法,這裏對作者們表示感謝!現在說一下誤導,這些書的圖示中,很多是把拉花缸平放的,這點不太適合初學者,個人意見:勿仿!

  三是蒸汽控制力。先把一個誤區說一下。可能國內接觸意式咖啡或咖啡拉花稍微早一點的朋友很多都看過大衛。休莫的“latte art”,這裏我先聲明,我對此君的崇拜猶如濤濤江水,連綿不絕,但他對蒸汽、對蒸汽噴嘴方面的理論本人不敢苟同(另外就是脫脂牛奶理論也不苟同,呵,這個留到後面的課題去討論)。現在多數專業咖啡機的噴頭都做成了四個孔以上,雖然噴氣方向上有差異(有向四周噴氣的、有向下呈錐形噴氣的),但對於打奶泡,對於發泡原理是沒有任何影響。

  那蒸汽控制力是什麼呢?就是不管用多大的氣壓(在鍋爐允許範圍,個人理解:0.8-1.2bar),都能夠打出質量非常到位的奶泡來。這個控制力練習後有何用處呢?主要是操作者應練成適應各類咖啡機的操作能力。這需要有一定的設備及設備知識作支撐,貿易方面的朋友會更有機會。這點只能點到,有條件的朋友可以想辦法做一下這方面的練習。

2014-09-09 15:59:46 責任編輯:咖啡沙龍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