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咖啡牌子|印度季風咖啡【風漬馬拉巴Monsoon Malabar】的歷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3:31:37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印度的咖啡牌子|印度季風咖啡【風漬馬拉巴Monsoon Malabar】的歷史?如何衝煮適合?
     
      所謂季風馬拉巴,顧名思義,其實就是被風吹出來的,據說,當初會有這個現在風靡歐洲的怪怪咖啡豆,完全就是個機緣巧合。在古早的十七——十八世紀,印度咖啡要去歐洲,皆是以帆船運送,一趟旅程要花上半年,此時的生豆,吸收了海面的鹹味溼氣,到達目的地時,味道已整個轉變,色澤從深綠轉爲黃褐色,咖啡果酸味幾乎不見,卻發展出濃濃堅果與穀物味,喝起來茶感十足,帶有點玄米茶風味,意外受到歐洲人的好評迴響,現在印度每年出口3000公噸,以挪威、瑞士、法國、意大利爲最大進口國喔。
     
      風漬咖啡是無意間創造出來的新風味。十七到十八世紀,印度以帆船運送咖啡豆到歐洲,一趟要花上六個月,生豆置於船倉底層,吸收了海面的溼氣與鹹味,生豆運抵歐洲已變質,色澤從深綠蛻變爲稻穀的黃褐色,咖啡的果酸味幾乎不見了,卻意外發展出濃濃堅果與穀物味,喝起來口感十足,有點玄米茶風味。北歐人很喜歡這種金黃色的另類咖啡。一八六九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加上汽船問世,縮短了印度一歐洲的航行時間,客戶卻開始抱怨印度咖啡“走味”了,失去昔日迷人的主黃色與堅果味,訂單銳減,印度出口商纔開始研究解決之道。原來運往歐洲的咖啡,時間縮短一半以上,來不及熟成“變身”,失去原有風味,於是出口商想到印度西南部馬拉巴沿岸每年五月下旬至九月有印度海洋吹來的鹹溼環境,幾經實驗果然製造出類似昔日的金黃色無酸味咖啡,因此取名爲“季風咖啡”,即俗稱的風漬咖啡。目前風漬豆的生產方式,是先挑選良好的生豆運到海岸風漬場,攤鋪開來接受潮溼西南季風吹拂,經由有經驗的工作人員時常翻攪,讓豆子受風均勻,這個過程進行四到十六個月,咖啡豆會漲到將近二倍大,顏色也轉爲黃白色,成爲獨樹一幟的印度風漬馬拉巴。
     
      季風馬拉巴是在印度南部Kerala的Malabar地區生產的一種十分獨特且有名的豆子。在季風的季節裏,將豆子放在特別的倉庫中 ,這些倉庫特別通風,在季風季節會將四周的大門大窗打開,讓潮溼的季風可以毫無阻礙在門戶之間流轉,在豆子四周圍繞,讓豆子暴露在潮溼的空氣中,顏色呈淡淡的淺黃色,比一般正常的阿拉比卡豆略大些,水份含量在13%——14%之間。一般來說,受季風吹拂而成的季風馬拉巴,給人的印象多是濃厚的味道,光滑的口感,帶有特別濃的香氣,味道圓潤。
     
      有趣的是 , 季風豆的產生,是個意外,在偶然間形成的。在航海時代,咖啡豆必須花上幾個月的航行,才能從印度到達歐洲。在航行過程,高度的溼氣及海風,使得原本鮮綠的豆子加速成熟變成陳年的淡黃色。到達歐洲時,這些淡黃色的豆子獨特成熟的味道及低酸度,在歐洲市場上造成了大流行。在航運發達,船運時間縮短之後,在季風季節(6——8月)刻意讓豆子在產地暴露在空氣中,形成和船運時類似的效果。
     
      Aspinwall's出產的頂級馬拉巴,是相當知名的家族品牌。豆子在處理時,以人工細心翻轉,同時在季風吹拂的過程後,還要經過人工手選剔除瑕疵豆後,纔會準備裝袋出口。味道上相當柔軟,成熟,質地豐富,同時帶著焦糖餘味與濃厚香氣的獨特結合。在使用上,用途也很廣,適合單品,配豆也很棒:因爲酸度很低,在歐洲時常被拿來與中美洲及非洲豆調配,創造出濃厚的基底及綿綿不絕的餘韻。
     
      印度的風漬馬拉巴,是相當有名的精品豆風漬豆是由大地與海風合作而成產生複雜獨特的風味。風漬馬拉巴就是馬拉巴西岸獨特的一種咖啡產物,咖啡在此處理並且運往世界各地。早年從馬拉巴海岸運往歐洲的豆子需時6個月,這些豆子在海風的影響下在風味特性與顏色上,都有著很顯著的轉變,這些改變導致了風漬馬拉巴精品豆的誕生。風漬咖啡須以日曬豆來做,所有風漬廠房皆面向西面迎取西南脧來的鹹溼季風,咖啡豆平鋪在風漬場內,窗戶全開,風漬一定程度後再入袋,但咖啡豆不能裝太滿,且咖啡袋不能堆擠太密以免不透風而發黴,還要不時倒出咖啡豆更換麻布袋以免滋生黴菌,相當耗時費工。風漬期約十二至十六星期,熟成後還要再經過煙燻處理,以驅趕象鼻蟲,最後還要人工篩豆,挑掉未變成金黃色的失敗豆子 。數月的風化讓咖啡長期暴露在潮溼的季風中,不但使豆子變黃酸度降低,遞減咖啡豆中較不討喜的酸質,口感十分特別。
     
      前街推薦衝煮:
     
      濾杯:Hario V60
     
      水溫:88度
     
      研磨度:小富士研磨度4
     
      衝煮手法:水粉比1:15,15g粉,第一次注水25g水量,進行25s悶蒸,第二次注入至120g水量斷水,等待粉牀水量下至一半再注水,緩慢注水直至225g水量,萃取時間2:00左右
     
      分析:採用三段式衝煮,明確咖啡前、中、後段的風味。因爲V60肋骨多,排水速度較快,斷水時可以起到延長萃取時間,  
     

 

 

 

2018-09-27 14:08:4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