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莊園採用有機種植咖啡,利用當地原生林木及果樹作爲咖啡遮陰,使用的肥料也是以咖啡櫻桃果肉混合糖蜜,添入臨近山區礦物質含量高的沃土配合微生物發酵,
爲栽植咖啡提供有機肥料。一律以手工採摘熟透的紅紫色櫻桃果並且嚴密的控制浸泡發酵過程,發展出獨特的水洗豆,讓咖啡的清澈度與複雜度獲得了絕佳的平衡,讓其風味表現出更加的穩定度,把瑰夏專屬的風味一層層的發展出來,讓人陶醉不已。
位於哥斯大黎加最知名的Tarrazu地區裏面的Dota地區是專門以生產微批次瑰夏品種著稱!1865年,Dota地區即享有好哥斯達黎加咖啡的美譽,因爲由首都延伸的公路建設開發至Dota山谷時須經過塔拉珠產區,所以日後哥國咖啡局分產區標示時習慣會標出Dota Tarrazu,這個地區是一個典型的高原地形,不論是土壤或溫溼度在咖啡的種植條件裏來說都是上上之選。女神莊園是在1960年代成立的莊園,莊園以有機農法栽植咖啡,利用當地原生林木及果樹作爲咖啡遮蔭,使用的肥料也是以咖啡櫻桃果肉混合糖蜜,添入鄰近山區礦物質含量高的沃土配合微生物發酵,製出可增強咖啡植栽抗病力的有機肥,也習慣用加州蚯蚓來作培養土壤,並直接在施肥期供作咖啡樹的主養分源並混合栽植多款咖啡品種。一律以純手工選採100%熟透的紅色漿果,採用慢乾燥日曬(Slow Dry)後製法,將生豆日曬將近30天(比一般日曬豆的時間更長) ,會以罩棚來延緩受熱速度。
哥斯達黎加位在中美地峽,同時受到太平洋、大西洋洋流與海 風對氣候的調控作用,境內許多海拔達2000米的高聳火山,咖啡漿果得以在肥沃的火山灰土壤與高海拔冷涼的環境中緩慢成長,孕育出風味完整而豐富的咖啡豆。哥國最早栽培咖啡的地方是在Poas與Barva火山的山坡上,今日被稱爲中央谷地(Central Valley)的地區,而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現在共有七個主要的咖啡栽培地區。
產區名稱栽種高度產季杯測結果咖啡特質
西方谷地WestValley1000m-1200m11月——3月高酸度、豆體飽滿、香味芬芳酸度及豆體無法與其它產區豆子抗衡,但整體口感均衡度夠,略帶有杏仁及桃子味。
中央谷地CentralValley1200m-1600m11月——3月順口之高酸度、豆體飽滿、香味濃郁本區咖啡爲哥國最早咖啡栽植區,豐富的火山土質,有時帶有巧克力的香味。
塔拉蘇Tarrazu1200m-1700m12月——3月順口之高酸度、豆體堅硬飽滿、香味濃郁本區爲世界知名產區,主要特色是高海產區拔造就出無法比擬的完滿口感。
三河 TresRios1200m-1650m12月——3月順口之高酸度、豆體堅硬飽滿、香味濃郁本處氣候條件良好,口感明顯,均衡度非常好。
歐羅西Orosi900m-1200m9月——2月滑順之酸味、豆體飽滿、香味芬芳本區咖啡口感平順,均衡度夠。
布倫卡 Brunca800m-1200m8月——1月一般酸度、豆體飽滿、香味普通哥國最新產區,適合各式消費者,口感與其他產區有相容性。
杜利阿爾巴Turrialba600m-900m7月——12月一般酸度、豆體較單薄、香味芬芳本區收成季節在哥國各產區中最早,主因是豐沛的雨量影響。
哥斯達黎加訂有法律只允許栽植阿拉比卡,羅巴斯塔在境內屬“違禁品”,這在全球是很罕見的。哥斯達黎加以新進的咖啡品種爲主,如卡杜拉、卡杜阿伊、新世界等,古老的波旁和鐵比卡並不多見。境內也衍生不少變種,最有名的是波旁變種薇拉沙奇,屬於風味優雅的品種,巴西也引進栽種,曾得過獎。另外,哥斯達黎加研究機構不遺餘力改良雜交的卡提摩,試圖降低粗壯豆血統,並增強卡提摩的阿拉比卡風味,近年已出口到亞洲試種。
哥斯達黎加咖啡多半採用水洗處理,近年也出現另類的半日曬處理法“miel”,或稱爲“honey coffee”,可譯爲“甜如蜜”處理法,與巴西式半日曬互別苗頭。哥斯達黎加標榜“甜如蜜”處理的咖啡,均在麻布袋上打上大大的“Honey Coffee”,頗爲搶眼。它改良了巴西半日曬法以增加甜味,重點是儘量完整保留黏在帶殼豆上的果膠層(巴西式則刮掉一部分果膠層),去果皮後將黏糊糊的帶殼豆移到戶外的高架棚,類似於肯尼亞的做法,以免吸收土地的雜味和溼氣(巴西則是置於水泥地上),然後曝曬、風乾約1-2周(巴西半日曬只曝曬1-3天,再輔以機器烘乾;哥斯達黎加的“甜如蜜”則全程採陽光烘乾)。這期間每隔一小時就得去翻動帶殼豆,使之均勻乾燥,讓豆子充分汲取厚厚果膠層的果香和糖分精華,脫水後還得置入木製容器熟成,極爲費工,但“蜜釀”的成果喝來甜如蜜。缺點是此處理法風險很高,天氣太潮溼時很容易發黴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