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咖啡種植海拔有多高?種植海拔如何影響咖啡豆的質量?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4:43:28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哥倫比亞咖啡種植海拔有多高?種植海拔如何影響咖啡豆的質量?
     
      哥倫比亞的咖啡樹主要栽培在安第斯山區,那裏終年氣溫約爲攝氏十八度,在海拔一千三百米上下的陡坡上。哥倫比亞咖啡種植區的緯度、海拔高度、土壤、物種的植物起源和製作咖啡的品種,非常適宜於咖啡的生長,氣候溫和,空氣潮溼,並且可以不分季節地收穫。因此,哥倫比亞咖啡純正的味道,來自於哥倫比亞那具有咖啡生長最有利條件的自然環境。哥倫比亞、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等國位於赤道附近, 緯度在十度以內,因此栽植極硬豆的海拔較高,約在3, 600英尺(約1,100米)到6,300英尺(約2, 000米)之間,由於雨量豐沛,每年可收成兩次。另外, 巴西南部、津巴布韋、墨西哥、牙買加和雲南等產區,離赤道稍遠, 緯度在十五到二十四度之間,屬亞熱帶,海拔不需太高,約1, 800英尺(550米)至3,600英尺(1,100米) 就可種出硬豆,但此區氣候有乾溼季之別,每年只可收成一次。
     
      種於較高海拔的咖啡,酸香精靈較豐富, 但油質濃度卻比低海拔咖啡低。這兩因素使得高海拔咖啡酸味較強, 這可從危地馬拉八大產區中,海拔最高約在2, 000米的薇薇特南果(Huehuetenago, 位於瓜國西北部與墨西哥接壤)和懷強斯(Fraijanes, 位於東南部與薩爾瓦多接壤)得到印證, 這兩區咖啡酸味明顯高於包括安地瓜在內的其他六區。另外, 海拔每升高100米,溫度降低攝氏0.6度, 研究更發現每升高300米,咖啡豆的蔗糖含量就增加10%。 原則上,酸香精靈與蔗糖含量愈高,咖啡愈香醇。 這是因爲海拔較高,溫度較低且日夜溫差大, 可減慢咖啡的生長速度,累積更多養分。
     
      遮蔭樹亦有助孕育咖啡的酸香味,因爲樹蔭可阻擋午間豔陽, 讓咖啡樹不致曝露在高溫環境下生長,新陳代謝不致太快, 有助養分與芳香物發展。因此海拔較低產區的波旁和鐵比卡, 務必栽植遮蔭樹,可提高咖啡果酸味。有些產區海拔低於1, 000米,咖啡卻有優雅的酸味,夏威夷柯娜(Kona) 就是一例,因爲柯娜島離赤道較遠,緯度約二十度左右,屬亞熱帶, 陽光不似熱帶區那麼強。更重要的是,夏威夷大島午後風吹雲起, 發揮遮蔭樹效果,厚雲及時爲咖啡樹降溫,降低新陳代謝, 居功不小。簡而言之,高海拔(但冬天不致結霜) 與遮蔭樹減緩咖啡成長,使之有充裕時間發展芳香精靈, 這類生態的咖啡,甜感和酸香味明顯。
     
      豆子大小與海拔成正相關,海拔高較易結出飽滿體型的豆子, 因此有些產地喜歡以豆子大小而非硬度來訂定豆子的等級。 但豆體大小與品種有關,體型並非最佳的評等標準
     
      阿拉比卡的咖啡因含量與栽植海拔成正相關, 每升高300米,咖啡因含量增加10%。危地馬拉海拔1, 400米產區的咖啡因,明顯比1,100米的咖啡高出10% 左右。相反的,綠原酸卻與海拔高度成反比,每升高300米, 咖啡的綠原酸減少5%,這可能與咖啡抗病蟲害系統有關; 愈低海拔愈易染病,所以綠原酸愈高。 綠原綠也是咖啡苦澀死酸的原兇之一, 這說明了爲何愈低海拔的咖啡,酸香味愈不優雅。 咖啡樹堪稱植物界中綠原酸含量最高者, 光是儲存在咖啡豆裏的綠原酸就高佔阿拉比卡豆重的6——8%, 平地粗壯豆更高佔10%以上。 咖啡樹的綠原酸含量會隨著環境惡化而增加,比方說高溫、乾燥、 蟲害,讓植物感到生存壓力愈重,綠原酸就會愈高, 但此有機酸卻是植物抗病蟲害的利器之一。這就有意思了。 咖啡農愈疏於照顧咖啡樹,或生長環境愈險惡, 結出來咖啡豆所含綠原酸就愈高,酸澀苦味就會愈重, 彷佛咖啡也有靈性:“你不仔細照料我,我就給你苦澀咖啡喝!” 相對的,用心栽植的咖啡莊園,水土適宜,日夜溫差大,霧氣瀰漫, 周遭有遮蔭樹伺候…如此投好阿拉比卡樹,令其無憂無慮生長, 綠原酸濃度相對較低,很容易結出酸甜迷人、果香四溢的好咖啡。 所以,綠原酸含量多寡亦可決定咖啡的“地域之味”, 這對精品咖啡尤爲重要。
     
      哥倫比亞咖啡是軟性咖啡之品種,它酸中帶甘,低度苦味,營養豐富,具獨特的酸味與醇味,哥倫比亞特級咖啡的酸、苦、甜三種味道配合得恰到好處。哥倫比亞特級最具特點的就是它的香氣,濃郁而厚實,帶有明朗的優質酸性,高均衡度,令人回味無窮。哥倫比亞特級的香氣濃郁而厚實,帶有明朗的優質酸性,高均衡度,有時具有堅果味,令人回味無窮。
     
      豆粒大小與品種、栽培環境息息相關。研究發現,80% 鐵比卡豆寬在17目-即6.75毫米-以上, 但波旁豆卻只有65%達此標準。 精品咖啡主力品種的豆體大小依序爲鐵比卡>卡杜拉>卡杜艾。 但要注意的是,品種並非決定豆粒大小的唯一因素,土壤養份、 環境壓力和栽植密度,亦直接影響豆體大小。栽植環境如果不佳, 即使鐵比卡的豆子也會縮小到15目以下。 養份不夠的咖啡樹很容易結出密度低的浮豆和缺陷豆。
     
      前街推薦衝煮:
     
      手衝參考
     
      用key家濾杯,16克粉32克水燜蒸30秒,89-90度水溫萃取,1:15,中細研磨小富士3.5第二次注水到110ml斷水,待水下降再慢慢注水,速度均勻,水位不宜過高,再次注水到233ml停止,萃取時間2:15秒——豐富的日曬甜感,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感微調。







     

  

 

 

2018-10-01 21:21:2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