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非洲坦桑尼亞
加工方法:水洗法
醇度:中等
酸度:中等
品種:波旁、肯特和尼亞薩
風味:花的香味伴隨着橙皮和暖暖的香料般的風味
搭配食物:桔子、肉桂
海拔:1300-1600米
描述:查加部落人的咖啡園位於受人敬仰的乞力馬扎羅山上,他們在此種植咖啡樹,成就了這款咖啡的典雅馥郁風味。
新的一年、新的臻選之旅
我們走訪世界各地蒐羅品質出衆的咖啡豆,當中只有少量珍貴而獨特風味的品種,纔會被冠以星巴克臻選™的稱號。它們不可多得,且擁有讓人着迷的風味。
而在今日我們將去到位於坦桑尼亞咖啡產區的乞力馬扎羅山,去分享來自原產國的故事。
印象乞力馬扎羅山
•乞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位於坦桑尼亞東北部。赤道與南緯3度之間
•乞力馬扎羅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稱。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點。
•1968年闢爲國家公園
• 同時,乞力馬紮羅也是坦桑尼亞主要的咖啡生產基地。
• 在臨近的莫希(Moshi)區出產的上乘坦桑尼亞查加AA級咖啡(ChaggaAA),便以其顆粒飽滿,芳香四溢的品質而聞名。
坦桑尼亞咖啡很早就深得歐洲人的喜愛,被賦予坦桑尼亞咖啡“咖啡紳士”的別名。
查加-乞力馬紮古老部落
• 查加人生活在坦桑尼亞北部乞力馬扎羅山肥沃的南坡上。
• 在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中葉,查加人正式在咖啡種植區莫希定居,按 照傳統,這片土地只能傳給其它查加部落成員。
• 查加來自兩個小農戶羣體:馬蘭古東和米維卡北(兩個合作社)。
古老樹種與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
• 最早咖啡首先是由基督徒從肯尼亞引進波旁樹種開始栽植咖啡,1920年代以來,咖啡一直是主要經濟作物。
• 對於在乞力馬扎羅山腳下的波旁樹而言,它們中有些已超過100年以上樹齡。
• 必須小心的照顧,除雜草及施肥。而且還必須剪去老樹枝以便能再長出新枝來維護咖啡豆的質量。
• 作爲乞力馬扎羅山的關口,查加村落地處複雜地帶:這裏熱帶氣候與冰雪嚴寒氣候相鄰,使得晝夜溫差增大。故此形成獨特氣候。
• 而因爲阻擋了印度洋上潮溼的季風,形成雙峯態分佈降雨區域。有長短兩 個雨季,短雨季出現於9月至12月,長雨季出現於3月至5月。再加上冰山融 雪,故使水源充足。
查加部落的傳統種植
• 查加人民爲了方便採摘和管理咖啡樹。通常會把居住地建在咖啡香蕉花園 中間的獨院住宅中,與一片片果園綿延相連。咖啡豆在他們的院子裏加工 後被送到集中清洗站進行處理。
• 並且小農戶會在他們的“森巴”(小花園或小塊耕地)中種植香蕉樹來爲 咖啡樹遮擋烈日。再充分利用每一份土地,將蔬菜種植在咖啡樹下。從而 形成獨特的咖啡種植圈。
• 同時查加人將冰雪融水採用梯田集約灌溉技術,使梯田可得以長期耕種。 再加上乞力馬扎羅山肥沃的火山土壤。
• 賦予了這裏的咖啡濃厚的質感和柔和的酸度。它所散發出細膩的芬芳,含 有葡萄酒和水果的香氣,令人品嚐過後回味無窮。
與臨國肯尼亞的對比
Ø 坦桑尼亞也常被人拿出來與他的近鄰肯尼亞做比較。
Ø 坦桑尼亞最早的阿拉比卡咖啡是由基督徒從肯尼亞引進的,在風味特徵上與肯尼亞比較接近。但坦桑尼亞的整體更加平順柔和,屬於均衡型。具有中度偏低的酸和甜,中度的醇厚度。
Ø 但由於坦桑尼亞的經濟條件與肯尼亞相比更差,所以生產條件較差。坦國對於品質的把控也不夠嚴格,在許多的處理環節上破壞了咖啡的品質,與以高品質的著稱的肯尼亞是無法競相匹敵的。
Ø 相比個性突出的肯尼亞,坦桑尼亞就顯得層次感沒有那麼豐富,喝過之後不會反饋出非常突出的特點,讓人對它沒有太深刻的印象。但相反其柔和圓潤的特點也比較討喜,容易讓剛接觸咖啡的人接受。
來自內部的咖啡危機
Ø 樹齡不斷老化。
Ø 咖啡品質很難把控。也使得病害增加。
Ø 投入減少、生產成本增加及市場回報低
Ø 同時由於全球變暖,冰川消失現象非常嚴重。有環境專家指出,乞力馬紮羅雪頂可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屆時乞力馬扎羅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與人類告別。
坦桑尼亞-查加
查加部落人民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勞作了快百來年,一代一代將咖啡相傳。
品一杯咖啡,讓我們感受其中與衆不同的特點,每顆咖啡豆中既有乞力馬扎羅山獨特非凡的氣候和地理影響,也有傳統民族農業的辛勞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