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生產 Arabica 種咖啡豆的國家中,中非的贊比亞僅在其中扮演非常不起眼的一個角色,年出口量大約6000噸,從中賺取的總金額大約8500萬美元。但是這個國家正積極努力希望能在未來十年間,將產量提高到20000噸,並期許更能獲得世界衆多的咖啡買家青睞。
贊比亞的國土面積大約等同一個德州,或是英國與法國國土加起來這麼大,總人口數約爲1150萬人,位在中非高原上,是一個主要爲熱帶高地氣候的國家,海拔高度多在4000英呎以上,有某些咖啡產區則是位在更高海拔之處。
贊比亞最初在西元1978年時開始商業化的種植咖啡樹,首次出口記錄是在西元1985年。由於種植咖啡樹非常成功,加上尚把亞希望藉由出口咖啡豆賺取更高的國家所得,促成該國政府積極尋求外援來提升該國商業化種植咖啡樹的條件。
挾著廣大的土地與充足的水資源,爲贊比亞境內的咖啡產區提供良好的灌溉條件,生產成本相對來說是很低廉的,彌補了該國地理條件上的缺憾─贊比亞是內陸國家。贊比亞出產水洗處理的溫和型 Arabica 種咖啡豆﹝Mild Arabicas﹞,其品質水平足可與其鄰近的肯尼亞、坦桑尼亞以及津巴布韋相比擬,在贊比亞種植的咖啡樹種多是 Bourbon 種,豆形偏圓,偏藍綠色的色澤,豆子密實度高,外表微覆一層銀皮,贊比亞咖啡嚐起來也是偏酸的,不過同時有著圓潤厚實的黏稠口感,風味絕佳。
今年度贊比亞全國種植咖啡豆的土地面積達到5000英畝,其中小規模農莊平均約在200英畝上下,家族經營的農莊大小則是介於20-550英畝不等,而大規模的商業種植農場則多在300-1300英畝之間。
咖啡的種植跟贊比亞咖啡一般的商業體系種植者的經營策略切合度非常高,他們將咖啡的種植與其他農場經營項目結合起來﹝例如肉牛豢養、乳製品、花卉以及青蔬等﹞,贊比亞國家所得除了部分是靠銅礦以及其他礦物出口以外,主體收入都是靠農產品的出口。靠出口咖啡賺入的所得,贊比亞將其投資在購買處理設備以及發展該國其他農產品的需求上。
贊比亞國內有非常多的待業人口,生產咖啡豆的程序恰好提供了許多固定的長期工作機會,這些工作空缺的職務通常可由農莊主人或負責人指派,依每個時節分派不同的工作,這對普遍貧困的贊比亞鄉村人民來說也算是一種舒緩之道。
贊比亞境內大多數可耕作的土地幾乎都分配給該國國民,只有少部分的土地是分配給商業化經營的外來公司,這一點與其他鄰近的咖啡產國作風大異其趣。另外因爲在贊比亞這個國家,因爲人口數目並不算多,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贊比亞沒有土地與水資源分配不足的問題。
事實上,贊比亞政府是鼓勵現有耕作地轉換爲商業化的栽種使用,其採用的是爲期99年租地政策,而非土地的買賣行爲。
贊比亞只種植 Arabica 種的咖啡樹,其中大多爲傳統的 Bourbon 種,所有的咖啡豆都採水洗處理法,而其咖啡豆的品質水平也足可與肯尼亞咖啡相比,贊比亞咖啡樹種加上該國南方咖啡產區的海拔高度,使得該國出產的咖啡豆風味溫和卻又內涵豐富,屬於易受普羅大衆喜愛的咖啡類型。
由於贊比亞栽種咖啡的起步時間較晚,因此得以將最新的科技以及環保觀念,加上精密的水資源利用、以咖啡果肉有效回收製成堆肥、生物控制病蟲害以及生態平衡等等方式同時應用在該國的咖啡工業上,同時該國的咖啡工業更致力於將傳統的勞力密集性產業轉變爲與贊比亞農村人民的合作互惠關係。
依照贊比亞的法律,該國咖啡工業主要是由贊比亞咖啡理事會所主導,該理事會將大部分的運作機制授權給咖啡農共同組成贊比亞咖啡農協會﹝ZCGA﹞。
這個協會成立於西元1987年,目前組織成員共有70個大規模的農莊以及530個小規模農莊,所有的咖啡農都是其會員。該協會之創辦目標是以其會員之利益爲考量,主要提供書記資料、咖啡事業拓展、各項訓練、技術支援、品質控管、行銷服務等方面的業務。
由於2003年度贊比亞咖啡豆總出口量達到6500噸,贊比亞咖啡農協會現正計畫啓用一套容量爲1.5噸的幹打磨設備﹝Dry Mill﹞,這項設施是由歐盟資助而建置的,將建於贊比亞首府 Lusaka,此地也是贊比亞咖啡農協會的總部所在地,位在該國各咖啡產區的中心位置。
該設施在今年四月由贊比亞總統揭幕後正式啓用,併爲贊比亞咖啡農協會中的小規模農莊提供幹打磨處理的服務,因爲小規模農莊的農民本身是沒有購買自有幹打磨機的經濟能力的,這些小規模的農莊也可以找大規模農莊來替他們做幹打磨等咖啡豆後段處理工作。
在贊比亞總統 Mwanawasa 的就職演說中,他提到贊比亞政府的政策就是要確保小規模農莊的咖啡農能夠受到實質的咖啡豆現金交易鼓勵以及技術上的支援,他說:“爲了鼓勵小規模咖啡農莊,我們將採用一種‘外部種植者’的機制做爲經營策略。”﹝譯者注:“外部種植者”之意義推測應爲“以政府經營的後段處理場爲中心,小規模咖啡農提供咖啡櫻桃的原料供應,而政府營運的打磨場提供後置處理的程序,是一種折衷的官民分工運作方式”。﹞
事實上,目前這種機制運作得還不是很理想,現在以這種方式運作生產出口的咖啡總量僅達9噸,主要是因爲缺乏輸入與灌溉的設施,若沒有良好的灌溉設施,贊比亞國內就無法順利生長,或是達到足夠的產量。現在贊比亞的銀行部門並未積極協助急需資金週轉的小規模咖啡農莊,另一方面則是在贊比亞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舊觀念:他們認爲借貸行爲算是一種“禮物”,並不需要償還。
贊比亞咖啡理事會正是營運該機制的負責單位,它們決定將這一機制移交給贊比亞咖啡農協會管理,該協會目前計畫將“外部種植者”的觀念推展給組織內大型企業體系的咖啡莊園,來進行折衷的間接協助他們的小規模農莊盟友的生計。其中已經有一些大型企業體系願意提供門階拓寬服務﹝doorstep extension services,譯者亦不清楚此爲何項服務,將去信詢問原作者後再行補上詳述部分﹞、輸入、灌溉設施以及中央管理的後置處理場等等,繼續這個“外部種植者”計畫。
縱然現今國際咖啡期貨市場價格低迷,但贊比亞出產的幾項頂級咖啡豆﹝如AAA/AA級﹞,仍能賣到不錯的價格,尤以賣往日本的精品市場,有最爲優沃的價格,大約是每噸19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