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成績反應或者檢驗你的能力,想知道自己的實力去比賽是不二的選擇。已經封神了的,千萬別去比賽,皇帝的新裝纔好繼續穿。
準備比賽的過程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短時間高壓力的情景下要去解決各種問題,其實想想就覺得興奮。
賽後拿到評分表跟評審交流,聽評審給你講解評分表的各項分數,對你一定是有幫助的。我在參加2015年wbc世界賽冠軍Sasa的賽後分享會的時候,他講他自己的經歷,從前那斯拉夫移民到澳大利亞,誰都不認識(之前是手球運動員),甚至到開第一家店的時候只買了意式咖啡機和粉,連磨豆機都沒有。他提升自己的途徑就是去比賽,靠比賽完和評審交流提升自己。(因爲異國他鄉誰也不認識)
2.比賽是需要團隊的嗎?
是的,需要好的生豆,好的烘焙,好的萃取出品,還有好的服務。
如果你能力足夠兼顧這些,是可以組成一人團隊來贏得比賽的。
有團隊這事一點都不丟人。
一個行業能健康的發展,從業者們可以體面的掙錢養家,優異者獲得大家的認可和尊重,這點非常重要。做爲老闆,麾下有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給你拾柴加火;作爲新生勢力有人願意推你一把,也要看你情商人品。但是有團隊這事一點都不丟人。(題主要比賽我可以免費幫你烘一次比賽豆哦,前提是你是認真的)
愛好者粉的那些第三波代表,什麼知識分子,樹墩城,藍瓶子,平方英里都是在從生豆到烘焙,從出品到服務都能搞的定定的。這些店有這個能力,也一點不丟人。
評審是扮演著客人,比賽就是還原咖啡館客人消費一杯咖啡的過程。還是從種子到杯子。多看一些比賽的視頻,我相信你會有新體會。
能力到達,或者領先這個領域,苦於沒有好的團隊,也可以參加評審的培訓和考覈走進賽場。並不是每個評審都是選手出身,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選手或者評審,但需要通過訓練跟考覈,努力一番你始終會找到你適合的角色。
3.參加類似比賽的話:如果實在沒有團隊的話,wce的七項賽事裏面,最適比的是三角杯測了(另外項分別是:手工衝煮,咖啡師,烘焙,拉花,咖啡與烈酒,土耳其咖啡)。最成本最高,要求也最高的比賽是wbc,準備不夠就先不要嘗試了。另外每年只可以報名其中一項比賽。報名了無故放棄的,禁賽三年。
三角杯測比賽的規則也最簡單:一組三杯,兩杯一樣,一杯不一樣的,一共8組限時8分。看誰準,都準看誰快。
這個沒有烘焙師教練,一個人也可以練(當然還是有教練更好),只要你更勤奮的練習就可以。另外也因爲這個比賽運氣的成分也更低。你喝得出來就是喝的出來,喝不出來就是喝不出來。
自選衝煮中用geisha就能贏的“瑰夏論”。2016年中國賽區wbc冠軍,wbrc亞軍都用的不是geisha。
好不好喝最重要,是不是geisha不重要。要知道瑰夏那麼多,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危地馬拉,哥倫比亞,洪都拉斯,尼加拉瓜等等都有瑰夏,那麼多莊園/產區/批次,不是每一支瑰夏杯測的時候都能被喝出來是瑰夏的。瑰夏也不是烘不壞,衝不毀的。即便是一支coe或者scaa杯測分數非常高的瑰夏,糟糕的烘焙和萃取都可以徹底毀了它。
就算團隊厲害,可以給你找的好的生豆,烘好它,再給你一個絕佳的萃取方案,安排臺詞和展演的內容。選手自己的技術能力不夠也沒法贏得比賽的。以wbrc的規則而言,決賽的名次不只是決賽自選衝煮的分數高低,是包括之前初賽複賽的總分加和進行排名的。就是說自選豆子再好,初賽的指定衝煮搞不定也不會有好成績。甚至複賽都可能進不去。
我特別愛幫人烘比賽豆。一般來講,初次參加比賽的選手,我都不會推薦他們使用瑰夏。名氣甚大自然價格也傲嬌,用這麼貴的豆子,選手沒有歷練的情況下緊張,發揮失常,甚至會因爲不小心犯“外行”的錯誤止步初賽。可惜之餘也承受很大的經濟壓力:單公斤不到1k的豆子,一個完整訓練流程走下來要近萬塊也很正常。失敗的成本這麼高,用來攢經驗的話,完全沒有必要。
5.贏的了自選衝煮,就一定能贏?
2016年以前的比賽,指定衝煮的指定豆,都是提前1·2天發放的。現在豆是比賽當天安排的規定練習時間才發放給選手的,練習時也只允許選手和教練最多兩人入場。所以,這個指定衝煮的比賽環節,團隊對你幫助不大。制定衝煮滿分100分。自選衝煮滿分140分。
1.初賽排名看總分,總分滿分=100+140
2.複賽排名看總分,總分滿分=140+100+140
如果沒有衝好隨便一杯咖啡的能力,可想而知是贏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