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咖啡口感的因素?壓力如何影響濃縮咖啡品質?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意式咖啡 > 2024-06-03 02:27:54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製作濃縮咖啡的關鍵在於壓力,而濃縮咖啡的crema、份量、風味都來自於壓力形成的影響。
      
      但爲什麼壓力這麼重要?它如何影響濃縮配方?爲什麼九大氣壓會是最常建議衝煮咖啡的壓力設定?
      
      相信大家對於壓力都有一些疑問,作者訪問了Cafflano的Stephen Kim,而Cafflano是羣衆募資平臺Kickstarter上,第一個製造出手持式濃縮咖啡機”Klassic”和”Kompact”的廠商,且讓這臺手持咖啡機的萃取過程維持九大氣壓的壓力,由他介紹萃取的壓力再適合不過。
      
      關於壓力的學問
      
      壓力是使用大氣壓力來測量,由大氣層產生的壓力計算,通常在海平面的氣壓就是一大氣壓。
      
      而通常製作濃縮咖啡時的九大氣壓(9 bar),就是一大氣壓九倍重的壓力。Stephen說:「濃縮咖啡已有非常久的歷史,而九大氣壓則是認知爲最適合用來萃取濃縮咖啡的壓力。」
      
      爲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可以想像輪胎打氣的情境,大多數汽車的輪胎灌氣需達胎壓至32 PSI(約2.2bar)、腳踏車則爲65-85 PSI(約4.4-5.8bar)。
      
      而濃縮咖啡萃取的9大氣壓則相當於正常汽車胎壓的4倍之多。
      
      控制壓力
      
      想像如此高壓的水流過咖啡粉,似乎會造成一團亂的情境,所以我們必須要控制並應用這些九大氣壓的壓力,而這則是濃縮咖啡理論的核心。
      
      我們要如何控制壓力?可以透過填壓咖啡粉餅、控制咖啡衝煮時間。
      
      首先來看看咖啡粉餅。爲了避免上述所提的混亂,我們需要某個東西阻止水流被快速推過咖啡粉。
      
      所以首先要確認的就是咖啡粉研磨度必須非常細,任何咖啡都可做成濃縮咖啡,但必須是極細研磨,並填壓在衝煮把手中的粉餅狀態。這會形成高密度且平整的表面,讓咖啡粉阻擋水流通過。
      
      接着來看看萃取時間,這部份則有些複雜。
      
      調整咖啡風味
      
      雖然萃取時間可能有些微差異,但一劑濃縮搭配九大氣壓的萃取時間通常介於25-30秒。若壓力較低,則需要較多時間萃取;若壓力較高,則需要縮短萃取時間。
      
      但關於這部分可能稍微複雜些,因爲咖啡需要更多時間才能達到適當的萃取程度,即使你調高萃取壓力,一杯12秒高壓萃取的濃縮也不會讓你有太好的飲用體驗。
      
      萃取實際所需的時間,取決於許多種變因,包含研磨粗細、咖啡本身的特性、水溫、萃取率、衝煮者習慣等。而如前面所提,研磨粗細其實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變化。
      
      這代表粉量、萃取率、萃取時間則是濃縮咖啡配方主要的可動變因(除非可以使用可控制壓力與水溫的專業咖啡機)。
      
      有許多人也喜歡用改變壓力的方式萃取:先從低壓進行預浸,再使用9 bar的高壓萃取,接着再降低壓力萃取到結束。Maxwell Colonna-Dashwood主張使用6 bar壓力進行低壓萃取。咖啡總是有許多新方向可以測試,我們對於萃取的想法也是持續在進化。
      
      然而,9 bar壓力萃取仍是最標準的設定。事實上,控制壓力只能在具有壓力調整功能的高級咖啡機上使用。
      
      何不試着調整其他參數,像是研磨度與水溫?以淺焙及中焙咖啡爲例,烘焙會降解咖啡豆的結構,使咖啡豆的物質更容易溶於水。淺焙咖啡因爲烘焙時間較短,會導致咖啡可溶性較低,除非搭配正確的衝煮參數,否則會導致萃取不足的結果(例如更多酸質、幾近臭酸的味道),這也是爲什麼許多烘豆師會另外烘一款比手衝更深的義式專用焙度。
      
      總結這一部份,有許多方法可以調整濃縮配方,包含改變萃取時間、研磨度、水溫、壓力等等。但通常還是使用細研磨咖啡粉搭配9 bar壓力萃取,而反過來說,這些條件也定調了25-30秒的萃取時間。
      
      當然做出一杯好喝的濃縮咖啡還有許多關鍵因素:填壓手法與力道、咖啡烘焙日期、咖啡粉量、豆子密度、機器設備的品質、衝煮把手濾杯的尺寸、水質軟硬度、當下的室溫等等,但這些並非本文要討論的主題。
      
      澄清Crema帶來的困惑
      
      這裏仍有一個困惑點我們該注意,就是濃縮的crema。
      
      表示:「新鮮衝煮的濃縮咖啡表面會有一層漂亮的金黃色crema,當研磨後的咖啡經7-9 bar壓力萃取後就會產生crema。」
      
      由咖啡本身的油脂組成,雖然常被定義成品質好的濃縮咖啡的指標,但其依然取決於豆子本身的特性。例如水洗咖啡通常會產生較少crema,所以crema並不能作爲品質的絕對依據。
      
      話雖這麼說,crema在視覺肯定是讓人賞心悅目的,顧客也會很喜歡它,但如果你萃取時的壓力不足是無法得到crema的。
      
      濃縮咖啡機維持壓力
      
      我們如何在整段萃取過程中都使用9 bar進行萃取?通常會使用彈簧/拉霸杆、蒸汽動力或幫浦操作。
      
      現在有許多咖啡店仍使用拉霸咖啡機,因爲這種咖啡機提供咖啡師對萃取壓力的控制權。操作這種機器,會拉起咖啡機的拉桿,並將熱水在真空狀態下吸入並流過沖煮把手,這種機器需要技巧與經驗才能操作。
      
      另一方面,蒸氣機將水煮沸後,迫使過程產生的水蒸氣通過咖啡粉,而這個方法無法達到製造出crema所需的壓力。
      
      幫浦咖啡機通常會是消費者最常見到的類型,這種機型增添了機器動力在幫浦上,以維持水的壓力。
      
      家用機和手持咖啡機的壓力
      
      由於製作一杯濃縮咖啡需要機器動力與精準的參數,許多人都會思考家用機能不能在萃取過程維持壓力,尤其是在比較經濟考量的型號上。
      
      然而,這些設備製造商仍持續在精進生產技術。
      
      例如,正在申請專利的Cafflano,其製作工序運用了帕斯卡原理,讓便攜式咖啡機Cafflano Kompresso可以維持其萃取壓力,代表這機器利用了流體力學來運作。
      
      帕斯卡原理指出:「作用於密閉流體上之壓力,可大小不變由流體傳到容器各部分,從而在任何地方都會發生同樣的變化」。這句話可能讓人有些困惑,從下圖來看,代表如果你將流體從直徑較小的圓柱推動到直徑較大的圓柱這端,流體帶來的力量就會被放大。
      
      讓我們回到生活化的例子,像是修車廠把車子架高的油壓機就是運用帕斯卡原理運作,這個原理也同樣運用在Cafflano Kompresso這臺手持咖啡機,確保它運作過程的壓力能夠維持。
      
      更在機器上以擠壓而非按壓的方式來增加萃取的壓力,讓Kompresso這臺機器雖然重量不到200克,甚至比一般咖啡機都要小非常多,卻能夠在萃取15克咖啡粉時維持9 bar的萃取壓力。
      
      當你製作咖啡時,有許多變因可以調整:水質、水溫、咖啡豆新鮮度、烘焙度、咖啡師的習慣等。但如果你想要一杯真正的濃縮咖啡,則需要壓力來萃取,而壓力通常的標準就是9 bar。

2019-02-13 13:12:31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