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爲什麼會苦?苦味真的不好嗎?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9 13:25:24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  苦味在精品咖啡中一直是個不討喜的名詞,好咖啡應該要香甜可口,口感平衡度佳,也許帶些酸,而且不需要加糖就讓咖啡好喝。但究竟是什麼讓咖啡有苦味?這些苦味真的那麼糟嗎?讓我們來看看。
      
      苦味不好嗎?
      
      其實苦味不是那麼糟,事實上如果咖啡沒有苦味調和,可能喝起來會太酸或太甜,當中的關鍵就是「平衡度」。一點的苦味能帶出更豐富多元的風味層次,前提是苦味不要過重。
      
      然而有趣的是,對多數人來說,我們能接受很苦的咖啡更甚於很酸的咖啡。
      
      然而,苦味太重的咖啡確實很糟,所以讓我們來看苦味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在衝煮時避免苦味。
      
      什麼是苦味?
      
      大家都有喫到苦味的經驗,然而常常會有你喫到苦味,而別人卻喫不到苦味的情況,這是味覺的感官認知,代表感官感受因人而異。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味覺不僅是創造出苦味的感受而已。風味這個詞代表很多東西的集結,包含嗅覺、情緒、音樂甚至海拔也會影響。然而這不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現在讓我們專注於探討味覺,以科學角度來看咖啡的苦味。
      
      苦味的科學
      
      人們過去認爲舌頭有不同味覺感受的分佈,像是甜味、鹹味、酸味及苦味各有不同的接收區域。但現在我們都知道這些風味在舌頭的任一區塊都可感受到。
      
      因爲我們舌頭的感知細胞有很多蛋白質,根據美國醫療品質與效率研究所指出,約35種蛋白質會跟食物中的化合物產生反應,產生苦味的感受。
      
      這代表苦味感受來自咖啡中稱爲酚類化合物的物質,當中最常見的又稱爲綠原酸,之後我們會再討論。在阿拉比卡的咖啡生豆中,這種物質佔了約8%,而且這種物質對品嚐咖啡的味覺感受有很大的影響。
      
      綠原酸的種類很多,我們只需要瞭解最特別的兩種就好了,綠原酸:生豆中最常見的化合物,di-CGA反應出咖啡苦味的主要物質。
      
      雖然咖啡苦味大多來自奎寧酸,但有研究指出,咖啡因也會影響苦味,然而咖啡因對苦味的影響程度頂多只是次要的。
      
      來自生豆的苦
      
      當我們談到咖啡的苦味時,常會聯想到烘焙,但事實上有些咖啡比其他咖啡含有更多苦味。
      
      首先,羅布斯塔咖啡的苦味就比阿拉比卡強烈,因爲羅布斯塔的綠原酸及咖啡因含量較高。羅布斯塔的綠原酸在生豆狀態就達10%,而阿拉比卡僅2%。此外,羅布斯塔的咖啡因含量將近阿拉比卡的兩倍多。
      
      然而,不僅是咖啡品種會影響苦味而已,2006年時,巴西植物物理學期刊發表了有關酚類化合物的研究:「品種、品類的基因、成熟度、外部環境因素與種植環境,都是影響生豆中奎寧酸含量的重要因素,進而影響最後喝到的這杯咖啡」。
      
      研究中也提到處理法的影響,特別是季風處理法。這是印度一種傳統的處理法,將生豆暴露在高溼度的季風環境下,這種處理法可以降低生豆的綠原酸及苦味。
      
      而咖啡果實的成熟度,研究則指出「例如,未熟豆則含有較多奎寧酸,也就是爲什麼一杯咖啡有很多未熟豆時會很苦澀」。
      
      烘焙會增加咖啡的苦味?
      
      烘焙時,綠原酸會產生變化並分解。雖然咖啡中主要的苦味來自綠原酸,但事實上綠原酸本身並沒有苦味!綠原酸在烘焙時會分解成”綠原酸內脂”和”苯基林丹”。2007年,先驅學者Thomas Hofmann指出苯基林丹會產生部分苦味,此外,苯基林丹也會影響咖啡烘焙的風味。
      
      淺焙至中焙的咖啡會有較多綠原酸內脂,Hofmann形容這種焙度的咖啡爲「令人愉悅、有品質的咖啡苦味」。而較深焙的咖啡則有較多苯基林丹,「苦味強烈且會殘留在口中」。
      
      所以淺至中焙的咖啡會有較低苦味,且保留咖啡原始的香氣與風味。但當然苦味是一種主觀感受,你不喜歡苦味不代表其他人不喜歡。
      
      如何在衝煮時避免苦味
      
      如果你買了淺焙的優質阿拉比卡,就能避免苦味嗎?不一定。不管是自己衝煮還是專業咖啡師衝煮,都還是會影響最後杯中的風味。
      
      不要過度萃取咖啡以避免苦味,因爲苦味是在衝煮的後段纔會大量釋出。萃取時有多變因:衝煮方法、研磨粗細、水溫、衝煮時間等,而以下有些建議的地方。
      
      首先,不論使用什麼衝煮方式,都要確保咖啡研磨粗細,當研磨的越細,咖啡粉接觸的表面積越大,雖然會萃取出更濃的咖啡,但同時也會增加過度萃取的風險。
      
      接下來要確認衝煮水溫,水溫越高,萃取出的物質越多,如果咖啡豆苦味較強烈,建議用較低水溫衝煮。
      
      再來要看衝煮時間,如果咖啡較苦,代表衝煮時間可能太長。
      
      最後要記得,萃取是取得整體的平衡,如果你調整了衝煮變因,像是調整研磨粗細,則衝煮時間也會被影響。
      
      苦味並不總是那麼糟,但如果苦味覆蓋其他風味就會有問題。不過在你看完這篇文章,對咖啡的苦味來源瞭解之後,我們可以在當中摸索如何控制這些變因。
      
      照着建議的步驟進行,找出咖啡中你喜歡的平衡口感及風味。

2019-02-16 11:40:2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