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收咖啡的設備很簡單而且不貴。一般有四種設備:(1)個人用的藍子。 (2)將枝條拉下到適合摘取位置的鉤子。 (3)梯子。 (4)將採收下來的果實自咖啡園搬運到處理場所用的箱子。
夏威夷的咖啡採收工人使用露兜樹葉編的藍子。容量大約在20-25磅咖啡果實之間。採收者將藍子懸吊在肩頭,或是用帶子綁在腰部。
鉤子通常是在3-4英尺長的咖啡樹枝或是蕃石榴樹枝上附有一條繩子。繩子的長度要配合採收者的身高,並顧及咖啡樹的平均高度。枝條粗的那端的直徑要有1.5英寸。細線尾端綁着金屬線圈,套在腳上,以便鉤住枝條,讓採收者可以靈活運用雙手摘取咖啡。採收者必須很小心的不要將枝條折斷。
當果實長得太高,採收時除了使用鉤子,還可以用梯子。建議利用修枝技術將枝條剪短到不必用梯子的高度,若是做不到這種程度,鉤子和梯子在採收時就派得上用 場了。梯子要能摺疊易於搬動,中心部位按裝絞鏈固定着,使梯子足以穩穩支撐着工人的重量。咖啡園通常都地面不平,這種梯子似乎是最安全的一種。
其它設備因不同的生產者而異。以上的設備卻是每一個咖啡園都用得到的。
處理程序
有二種處理程序,稱爲日曬式和水洗式。巴西使用前者,將咖啡果實整粒曬乾,整個乾燥過程中沒有去除果皮,等完全乾燥後,再將乾果皮、內殼和銀皮碾碎脫除。產品就是可供交易的生豆(green bean),經過裝袋之後即可外銷。夏威夷則不使用這種方式。
水洗式先去除果皮,用發酵法除去包裹着內殼的膠質體,水洗之後再日曬,然後再選別和裝袋出售。大多國家都是用水洗法生產柔順的咖啡。夏威夷和哥倫比亞就是。接着將就水洗法的實際程序加以進一步討論。
去果皮之前要照料好摘下來的果實
在夏威夷,使品質變壞的主要原因就是咖啡果皮在進行去除果皮之前即已腐爛。農民在忙於採收時,不會留意到不利影向一直在發生,將摘下來的果實一直留在藍子或箱子內,超過48小時,甚至數天之久,結果使果實內的膠質體在去果皮之前已經分解,咖啡豆也就在去果皮階段受到損害。
果皮發酵產生的熱使咖啡豆自身發酵而變色,變成「酸臭豆」,這是雙重的問題。咖啡豆因發酵而產生酸臭,是咖啡品質重大缺陷之一。絕不讓它發生在你的咖啡園內。
建議:採收當天要完成去果皮工作,可能的話在12小時內進行去果皮,不管如何絕對不要超過48小時。採收下來的果實中若有過度成熟的,儘可能馬上去果皮。絕對不要將咖啡果實留置在路旁或是工作房超過一天。
在哥倫比亞,都是在採收當天完成去果皮工作,根據Uribe 博士的報告,在去果皮之前先把果實倒入水槽。幹黑的、 未熟的、過度成熟的咖啡將漂浮水面,成熟咖啡則會沉在水底,將漂在水面的給分別出來。將這些漂浮在水面的另外進行去果皮工作。這種漂洗選別法值得推薦應 用,因爲能夠將不好的品質給淘汰掉,防止這些缺少膠質體的咖啡豆堵住去果皮機。
現代的去果皮機器靠咖啡豆上的膠質體來分離果皮和咖啡豆。過度成熟或是幹黑的咖啡果實的膠質體都已經發酵過。沒有膠質體的咖啡豆在去果皮機的槽內不會滑 動,堵在槽內。去果皮機圓鼓的粗糙表面將使咖啡豆造成裂痕、刮傷咖啡豆、或將咖啡豆擠成碎片。後面的好咖啡豆因爲滑動不順暢,也會受到損害。
去除果皮
在夏威夷也是使用圓鼓型機器去除果皮。這種機器有一組直徑1.5-2英尺的圓鼓,在去果皮過程中高速旋轉。圓鼓的表面粗糙。旋轉時,咖啡果實被擠進圓鼓和另一相配的盤子間,果實被擠破,咖啡豆和果皮被分開來。
果皮隨着被去果皮機噴出去。當去果皮工作進行中時,圓鼓和盤子之間的空隙容納不下咖啡豆。盤子設計有溝槽,利用滑動原理,將咖啡豆移開。完全成熟的果實其內果皮外的膠質體現在可就發揮功用了。咖啡豆滑順的通過這些溝槽而噴到機器的另一邊。
去果皮機的保養
去果皮機器每年都要進行清理和全面檢修。每一部位都要加以校正,免得在操作時損害到咖啡豆。
損傷咖啡豆的情況大概是這樣:去果皮機一般轉速都在225rpm。假使機器的某一部位受損,每一圈只傷到一粒咖啡豆,每小時則傷害到13,500粒咖啡豆,將近六磅帶殼咖啡豆。再將這個數字乘以每天工作時數,而後算出機 器在整個採收期間的總產量,將看得到損失的數量是何等的大。確定你的去果皮機在採收期處於最佳操作狀況。在採收期到來之前,經由檢查、校正和整修來確保最 佳狀況。若不這麼做,你將失去你的錢。
去除膠質體
自去果皮機出來的咖啡豆帶有內果皮,外面有一層粘稠的膠質體。這膠質體不溶於水,粘滑、不易乾燥。甚至經日曬或是乾燥機乾燥,膠質體還是會吸收水份,變得 粘滑,咖啡豆很快就暴露在空氣中。在帶着內果皮階段,日光暴曬這些被覆膠質體的咖啡豆,很花時間,因爲每天晚上膠質都會吸收水份,使日曬效果特別緩慢。因 此,在將咖啡豆乾燥之前,必須先除去膠質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