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梅山太平雲梯第一站,我們抵達了龍眼村的最高分咖啡莊園,說到臺灣的阿里山咖啡,大家都會想到雲林古坑,其實嘉義梅山這邊也有許多品質很棒的阿里山咖啡,其中一站就是在最高分咖啡莊園裏面。想要喝到阿里山咖啡手衝,就這邊找就對了。
最高分咖啡莊園隱藏在比較沒人知道的嘉義梅山鄉龍眼村,早期山龍眼非常密集,就稱爲龍眼林,現在纔會有龍眼村的稱號。曾經有着滿山遍野的龍眼樹製成木炭,也是盛產金針花的地方,你很難想像,現在臺東那些知名的賞金針花聖地(六十石山、赤柯山等等) 的金針花,都是早期居民從這邊離開把金針花帶去臺東,造就了另外一個故事。
取而代之的,現在這裏的龍眼村沒有了當年金針花開放的模樣,有的卻是滿山遍野的高山茶園,跟四處可見的小動物們,像是照片中的板栗與蜥蜴,蜥蜴也不確定到底是哪一種品種?原本以爲是斯文豪氏攀木蜥蜴,但看身體旁邊的側線就不像QQ
咖啡樹在臺灣會在北緯23.5 度的地方生長,在嘉義梅山龍眼村的最高分咖啡莊園,由於高山上溫度比平地還要來的低,整體的生長就會比較慢些,這些生長在山坡上的咖啡樹,只能在過年左右採收咖啡豆做後續的處理。只能用手採咖啡豆,不僅採收的工錢又比較貴,自然而然就要求高品質。
這樣種出來的咖啡豆,密實度也比較高,不僅所含果膠高,最後衝出來的手衝咖啡味道也會比較豐富有層次些。
一旁倒臥的芋頭或姑婆芋,都是找食物山豬的傑作。
從種茶變成種咖啡 不小心就得第一
最高分咖啡莊園原本也不是種咖啡,而是種著大片大片的茶園,在2001 年在龍眼村開始種植阿拉比卡咖啡,而五年後第一次跑去雲林華山參加咖啡評鑑,就得了金質獎最高分,因此有了「最高分咖啡莊園」的名稱。
講起來也許會有點臭屁感,但耕耘了五年纔有這樣的成就,從一開始的茶園管理經驗至現在的咖啡園,應該有不一樣的想法與種植經驗,不是每個產業都能如此這樣的經歷。老闆娘這樣笑笑地對着我們說,她當初只是想要種植咖啡,但不知道爲什麼種一種就拿去比賽就第一次得講就最高分,什麼都不懂,什麼都還需要學習。
我從老闆娘的態度與口氣覺得,這只是謙虛的表現,畢竟當初真的在對於咖啡未知的狀態下種植了最棒的咖啡豆,但還帶着一點樂觀向上的態度,覺得即便失敗了也沒關係,很多人會在這樣的「未知」上躊躇不前,什麼事情都不敢做,但只有往前踏一步,你才知道你的「未來」在哪個方向。
從咖啡豆自己種植咖啡樹至採收,到後續的烘培與處理咖啡豆,是個一條龍處理的麻煩事。咖啡豆的處理方式,除了大家比較常聽到的日曬,還有水洗與蜜處裏,沒想到在這邊可以遇到最麻煩中的麻煩蜜處理。
即便是同個咖啡莊園底下種出來的豆子,經過了不同處裏之後具有截然不同的味道。下面這張照片視國產精品咖啡鑑定杯測與傳統水洗的報告書,代表最高分咖啡莊園所產出的咖啡,可是有一定品質的。
這四個可愛小罐子,分別代表霜害豆、碎豆、銀膜、咖啡殼。從採收豆子下來可不是全部的豆子都照單全收,從外觀看外觀比較不行的、沒那麼好看的等等,都會去除掉。
右邊的銀膜(Silver Skin) 與咖啡殼就比較少見了,從咖啡的果實要變成咖啡豆,須要經過曝曬與脫殼,其中脫下來的殼就是咖啡殼,這時候的咖啡豆就還包着一層的銀膜,有人說,銀皮會影響到咖啡的風味表現。
測驗看看大家對於咖啡的瞭解度有多少,直接杯測阿! ! (抱頭),不知道大家自己在平日是否能喝得出來,哪一種是日曬、水洗或蜜處裏嗎?
老闆娘的兒子衝咖啡給我們喝,喝着一杯又一杯不同處裏方式的咖啡,聽着他們現在第四代(還是第三代?) 在這邊種植着茶葉與咖啡。
梅山這邊的地理位置很高,有着是無法預測的天氣變化,有實拿着一杯咖啡做在門口,看着山上與底下的雲朵飄阿飄,一下下與一下大霧,就如同手上的這杯咖啡,味道豐富又有層次感,而且都不知道下一個味道是什麼。
聽了這樣多的咖啡故事,來這邊喝杯咖啡吧。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