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
第三波咖啡浪潮下推行咖啡精品化,注重咖啡的產區、品種、處理法與烘焙結合之味,巴拿馬瑰夏的花香令人魂牽夢繞,埃塞俄比亞水洗耶加雪菲柑橘調性讓人舒適愜意,肯尼亞水洗SL28&SL34讓一衆咖啡老饕難以忘懷。前街咖啡就來說說如何品鑑一杯咖啡。
當我們喝咖啡的時候,我們談及風味,但不少小夥伴表示自卑難以喝出個所以然,總反應喝不出大家描述的風味,自卑者懷疑自身是否沒有喝出咖啡風味的舌頭,自負者吐槽咖啡風味“玄學”“瞎掰”。
所以到底是誰錯了呢?或者說問題出自哪裏呢?
風味如何組成?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的感官是如何去感知咖啡的風味的,當我們喝入咖啡,舌頭的味覺感受酸、甜、苦、鹹、鮮,鼻腔的嗅覺感受咖啡的揮發性香氣,舌頭的觸感感受咖啡的口感,正是味覺、嗅覺以及觸感這三感組合成咖啡的風味。
依靠舌頭的味覺主要感受咖啡液中的水溶性風味分子,在味蕾處被接受,在大腦產生酸甜苦鹹鮮的認知,需要注意的是,一個是辣不是味覺,二是咖啡中並不鮮味,所以味覺部分主要感知酸甜苦鹹四種味道。
依靠嗅覺感知的部分主要來自咖啡的可揮發香氣分子,人類的鼻腔約有一億個氣味接收器,可以捕獲兩千到四千種不同的氣味,而咖啡中已被發現的氣體就已超過一千種,所以與其說是喝到咖啡的風味,不如說更多是聞到咖啡的風味。
除了嗅覺以及味覺,咖啡還需要觸感來感知其無色無味的部分,可以稱之爲口感、醇厚度、粘稠感、厚實感、順滑感以及是否有澀感。其主要來源於咖啡中的纖維質以及油脂,含量越多咖啡的粘稠感越明顯。而澀感則來源於咖啡中的多酚化合物,造成粗糙的口感。
如何感知風味?
當我們熟悉了感受部分,才能知道該如何運用自己的感官來品嚐咖啡的風味。其中味覺來自舌頭的味蕾,舌尖對甜味最敏感,舌兩側前半段部分對鹹味更敏銳,舌兩側中後段對酸度最敏感,舌根對苦味最敏銳。
而嗅覺部分分爲鼻前和鼻後,鼻前直接由鼻子部分進入,可以感知咖啡的幹香以及溼香。而鼻後則指咖啡進入口腔裏後再進入鼻腔,這部分感知咖啡的香氣以及餘韻。
口感則更爲明瞭簡單,直接用舌頭觸感感知咖啡的觸感(順滑度)以及澀感。
因此,我們在品嚐一杯咖啡的正確步驟是,先聞咖啡粉的幹香,再聞咖啡的溼香,再進行品嚐以感受咖啡的味道,再通過鼻後嗅覺來感受風味,感知咖啡液在口腔中的觸感,最後是品咖啡的餘韻。
前街咖啡需要提醒的是,至此部分皆爲理論部分,不論熟讀多少次,不去多喝多嘗試多鍛鍊舌頭,依然是無法喝出咖啡的風味的。要想喝出具體的風味,最重要的其中一個要素便是“多喝”,着實無捷徑可走,不否認或許會有人在這方面具有天賦,但最終還是需要多喝多嘗才能描述出咖啡的風味,積累了足夠的“量”纔會有“質”的提升。
雖說多喝很重要,但是喝的時候還是有方法的,找準方法或許能事半功倍,少走不少彎路。
一是有對比地喝,此法比較好理解,將深烘焙與淺烘焙咖啡放於一起先後嘗試,確實可以具有很明顯的對比度,馬上便能知道烘焙差距之間給咖啡味道帶來的影響。我們在喝肯尼亞咖啡的時候,亦可以同時先後品嚐不同產區的咖啡,有助於我們喝出風味相似但細微不一樣的地方。
二是有目的地喝,有時候我們喝不出咖啡風味一個原因是喝的量不夠,其二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去形容,缺乏記憶點去記憶這個味道。每次喝咖啡的時候有目的去記憶咖啡的風味味道,從而積累量,而非僅僅只是喝。
要想學會品鑑咖啡描述風味,要花費很多的精力與時間。不過僅僅只是喝咖啡的話,喝得開心便好,咖啡也只是一種讓我們愉悅的飲品。
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號:kaixinguoguo0925
關注公衆號,發送 133078 免費閱讀全文
2019-06-04 16:55:02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