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新豆/舊豆/老豆/優質陳年豆特點區別 咖啡豆含水量爲多少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26 19:46:18

 

       一杯好喝的咖啡,原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咖啡生豆的品質好壞決定了一杯咖啡品質好壞的大部分。新鮮的咖啡生豆含有非常高的含水量,新鮮的當季生豆含水量會比逾季咖啡生豆的含水量高,但是別以爲新鮮處理的咖啡生豆烘焙出來的咖啡就會好喝。這和新鮮烘焙的咖啡豆一樣,因爲太過新鮮,所以在口感上會有些刺激!前街今天要說的就是咖啡生豆的新舊有什麼差別,如何影響咖啡的品質的。

  咖啡在果實採收後,會經過數週的咖啡豆的處理法週期,包含去果肉、發酵、乾燥、手挑等程序,再那之後纔會出海關,通常會因爲空運成本太高而採用海運的方式輸送。當店家或烘豆師拿到生豆,還必須測試最適合這支豆子的焙度,這時生豆的狀態最快最快,也差不多是採收後過了三四個月之後。
 
  
  而生豆的新鮮度非常重要,攸關衝出來的咖啡香氣及口感:
  
  新豆(New Crop)
  
  未滿一年的新摘取咖啡豆,含有豐富的糖類與單寧酸,即爲影響咖啡口感的兩大元素,使萃取液風味飽滿新鮮。
  
  新豆含水量爲12-13%,外觀呈現濃綠色。
  
  舊豆(Past Crop)
  
  根據保存條件會產生劇烈的品質差異,但大多因時間而產生的化學變化,使咖啡的酸度下降、香氣消散,整體變得單調無味。
  
  舊豆含水量爲10-11%,顏色較淺。
  
  老豆(Old Crop)
  
  這樣的咖啡豆通常就像枯萎的草或稻穀,散發乾燥的土氣且幾乎沒有香氣。
  
  老豆含水量爲9-10%,外觀偏白色,重量較輕,且外表較不像新豆那樣有光澤及觸感。
  
  優質陳年豆
  
  但有些老店(例如日本知名的琥珀咖啡),在咖啡豆老化的過程嚴密的監控倉庫的乾溼度與溫度,並且要定期的翻動咖啡生豆,以免上下乾溼度有落差而發黴。陳年的過程不是讓它喪失風味,而是創造另一種風味,而且是愉悅的風味。
  
  主要這樣區分是因爲生豆的含水量的問題,因爲新豆的含水量多(通常在12%~13%之間),外觀多呈濃綠色,而舊豆(含水量10%~11%)和老豆(含水量9%~10%)外觀顏色較淺綠,重量與質感較輕,不會像新豆表面那樣富有光澤及觸感。
  
  當然不同的加工精製法及產地、品種的生豆都會有所不同。
 
  
  新豆、舊豆、老豆的特點是什麼?
  
  生豆的含水量會影響到烘焙的時間及難易掌控程度,通常新豆會比老豆烘焙時間長且難掌控些。
  
  當然咖啡生豆通常是愈新鮮愈好,新鮮的咖啡生豆,富有活力。半鮮的生豆,活力中帶有一點點穩重。八個月後的生豆,活力喪失。一年以上的生豆,蒼老乏味但是,上面評語僅適用一般咖啡豆在一般保存狀態下,不適用經過特殊處理的豆子及特殊保存環境,像是低因處理、陳年、風漬處理等,那又是另外的一個欣賞領域了。
  
  由成熟的“咖啡櫻桃”,經過水洗法或乾燥法精製加工變成生豆,含水量通常在9%~13%之間,含水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太容易烘焙。
  
  一般我們拿到新採收的水洗式處理法生豆,含水量通常都在11.5%~12.5%左右,半水洗的曼特寧可能到13%,半水洗的巴西爲11%~12%,日曬乾燥的摩卡類範圍較大約9%~12%之間都有。從受打磨之後開始算起,生豆含水量就會隨時間流逝而越降越低。
 
  
  豆肉厚和豆肉薄的生豆
  
  烘焙新鮮的咖啡生豆一般脫水都得延長一些,但也可以粗略看豆型來決定:豆子肉厚者如肯亞、曼特寧;豆子肉薄者如耶加雪啡。判別生豆是否新鮮主要有兩個方面可以看:外觀:顏色是否爲鮮綠、有光澤。大多數水洗式處理的生豆,只要是新鮮的,顏色都會是翠綠。

2019-06-15 18:22:10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