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濃縮咖啡苦嗎 濃縮咖啡最好的狀態 濃縮咖啡怎麼喝纔不丟人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11-21 22:33:32

關於濃縮咖啡的誤解,一分鐘瞭解濃縮!
 
我們都知道,加了奶的咖啡,叫拿鐵咖啡或者歐蕾咖啡,對不習慣喝咖啡的人,單單喝濃縮咖啡會覺得很苦,需要兌一點點奶,才順滑入口,還有一些,直接喝黑咖啡不加糖不加奶的,例如美式咖啡,單品咖啡,一般我們認爲,喝美式,單品咖啡是不加奶的,加奶會降低咖啡的溫度,甚至破壞單品咖啡的風味
 
 
意式濃縮咖啡即意大利濃縮咖啡,美國人稱之爲“Espresso”,是一種利用高壓水蒸氣快速通過咖啡粉達到萃取的咖啡,這種咖啡口感濃烈.SCA“濃縮咖啡是用7-9克(雙份濃縮的情況下14-18克)咖啡粉製備的25-35毫升(雙份濃縮的情況下0.85-1.2盎司)飲料,使用清潔的水在195°-205°F(90.5-96.1℃) ,9-10個大氣壓的壓力下萃取,根據研磨粗細的不同,萃取時間爲20-30秒。
 
有時候客人點了意大利濃縮咖啡,太苦,太少,或者要求加牛奶。如何喝濃縮呢?性子比較急的人選擇一口燜,對於每天調磨,每天都喝N杯濃縮咖啡的咖啡師,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該如何正確喝濃縮。
 
關於濃縮咖啡的誤解:
 
提到“濃縮咖啡”,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味道苦澀”,“濃稠”,“咖啡因多”,“分量少”,“價格不菲”這麼幾個不好的詞彙。
 
味道苦澀很多原因來自於豆子的原因,用的意式深烘焙豆,所以做出的濃縮比較苦,有些店用的豆子時間比較久的商業豆,嚴重脫油了,香氣也會打折,它總是會有木炭味。
 
然後就是萃取濃縮的原因:
 
濃縮咖啡(份):
 
7-10克:一般做一杯濃縮咖啡需要咖啡粉7-10克,知道這個量以後,可以更具自己口味增減。
 
25毫升-30毫升:。萃取一杯濃縮的量爲25毫升-30毫升這個量既可以發揮出咖啡豆裏咖啡脂濃郁香味,又可以有一個舒適的口感如果少於20毫升,它刺激的味道會給人一記重拳。萃取多過35毫升味道會較淡而且過於柔和。
 
9個大氣壓:這個壓強是理想的萃取壓強,不到9個氣壓會萃取不徹底咖啡沒有味道顏色會發白,高出會使咖啡內摻雜其他味道或者發黑。
 
90攝氏度:這個溫度是最適合萃取的水溫在意大利咖啡機上都有可以設定溫度的裝置,讓其一直保持90度。
 
由以上幾個條件,才能做出一杯好的濃縮咖啡。好的濃縮咖啡從上到下明顯分層。
 
日常調磨:
 
通常,意式濃縮調磨,單頭,第一次取13克咖啡粉,23秒萃取時間萃取26克濃縮,發現流速過快,出現尖酸,油脂有粗泡沫,調細一丟丟研磨度,採取增加粉量的方式進行調試,改用14克粉在25秒萃取30克咖啡液,有可可,杏仁的風味,有焦糖的甜度,尾端有輕微薄荷回甘,平衡感明顯改善,油脂堅實漂亮,咖啡出現花香,回甘強烈。
 
如何品嚐意式濃縮咖啡?
 
觀色,看克里瑪(克麗瑪)的顏色,顏色的均一度,厚度,延展度等;聞香,焦糖香,堅果香,巧克力香等;品嚐,咖啡的甜味,酸味,醇度,餘韻等,特別要留心體會意式濃縮的“苦甘”之味。
 
關於濃縮咖啡的喝法,總的來說,分3口將濃縮咖啡喝完。第一口享受濃縮咖啡的油脂芳香和酸質,第二口用舌尖品咖啡的苦味和中段的堅果味,第三口感受回甘的甜味與餘韻。
 
另外,很多人一聽“濃縮”就感覺咖啡因多,如果濃縮咖啡用的是深度烘焙豆子,經過深度烘焙可將其中咖啡因揮發掉。而需要長時間過濾煮制的咖啡反而咖啡因比較多,比如虹吸壺,比利時壺,土耳其壺,法壓,美式滴濾,越南咖啡。
 
瞬間萃取咖啡脂的濃縮咖啡其實咖啡因是所有咖啡種類裏最少的。


 

2019-09-03 19:05:2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