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街說又來了,今天說的是和手衝咖啡有關的。衆所周知,手衝咖啡衝煮非常有講究的。就拿手法來說吧,有一刀流、三段式、四六法等等手法,常見的屬三段式最爲常用。那麼三段式在衝煮前有一個衝煮步驟叫做悶蒸,這個是咖啡衝煮的關鍵一步,沒錯,今天就是要分享悶蒸的重要性!
悶蒸
衝手衝咖啡前有個動作就是注水前,會有一個動作:就是將少量熱水均勻地溼潤咖啡粉表面,這個動作就是悶蒸。
的目的是什麼呢?
以少量的熱水引發研磨後的咖啡顆粒儘速的排放二氧化碳,讓熱水能順利進入咖啡顆粒間隙中,將各類可溶解物質帶出,並進行溶解與水解作用。總的來說,離烘焙時間越接近,通常預浸時的冒泡越多。烘焙比較深的咖啡豆含水量比較少,所以在悶蒸過程中釋放的氣體也會比焙度較淺的咖啡豆來得多。
如果手衝少了悶蒸,那麼大量的熱水將依循局部而少數的水道通過粉層,這樣一來滴濾時間將拉長,可能導致過度萃取的結果,因爲萃取時間變長,溶解出的物質更多,味道可能較爲酸澀刺激,或是滿口雜味。
悶蒸幾秒才合適呢?
一般來講,悶蒸的時間約在25秒到60秒,當咖啡粉表面的膨脹狀態恢復平靜時,表面即將皺縮之際,代表悶蒸完成,可以開始進行第一次注水。
悶蒸注水量是多少呢?
因爲是爲了施加少量熱水讓二氧化碳排出,水量可以控制在咖啡粉的等重至2倍水量或總水量的百分之10%,我們前街咖啡一般都是15克粉30克水悶蒸30秒。
悶蒸到底是先計時在悶蒸呢,還是悶蒸在計時?
總有人問小編這個問題,以我們前街最常用的15克粉衝煮爲例,一般都是注水30克左右,悶蒸時間25-35秒。
如果是非常規的悶蒸注水手法一般就會註明是注水時間多少+悶蒸時間多少。反正,注水過程的時間,是不會算進去悶蒸時間的。注水歸注水,悶蒸歸悶蒸,兩者的時間是分開計算的。
如果從注水完畢再計時,注水10秒+悶蒸30秒=40秒;就會比我默認的悶蒸多了10秒。
如果從一開始注入水的時候就開始計時,那麼注水10秒+悶蒸20秒=30秒,就會比我默認的30秒悶蒸少了注水那10秒。
那麼問題來了, 相差10秒悶蒸對手衝萃取影響有多大呢?
以【前街咖啡耶加雪菲果丁丁】爲例
爲了更好的對比用的參數一致。
濾杯:V60
粉量:15克
水粉比:1:15
溫度:92度
研磨度:BG#6S
【前街咖啡衝煮手法】
第一杯,先計時後在後用30克粉悶蒸30秒,繞圈注水至125克,水位下降一半後繼續注水到225克,萃取時間2分10秒。
第二杯,注水30克結束後悶蒸30秒,繞圈注水到125克,水位下降一半後注水225克,萃取時間2分。
【風味描述】
第一杯入口有柑橘、紅茶,花香隨着溫度的變化下有奶油、焦糖、杏仁餘韻回甘明顯且口感乾淨清甜。
第二杯入口紅茶,柑橘,口感中有些許澀感,溫度變化下也有奶油、焦糖、杏仁的餘韻,回甘沒這麼明顯但是口感也乾淨。
【總結】
總體來說,只要水溫、研磨正確,悶蒸的操作沒有出錯,悶蒸時間的輕微偏差(10秒以內),對整個手衝的結果來說,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明顯,甚至如果不是兩杯一起進行對比的話,你可能喝不出其中的區別。
其實我們前街做這個實驗的真正目的,並不是爲了讓大家摳這10秒左右的悶蒸時間,而是希望大家能夠認真觀察悶蒸時粉層表面的狀態,來判斷悶蒸的結束時間,畢竟不同的烘焙日期、水溫、研磨度,都會影響到悶蒸的效果和時間長短,小編給大家的30秒悶蒸時間的建議,也只是針對最佳風味期的狀態,前後是允許誤差幾秒的。
悶蒸的注意事項:
A.水流需要輕柔均勻,否則衝出來的咖啡雜味過重;
B.悶蒸的水不宜過少,否則底下會有很多咖啡粉沒有浸泡到水,導致後續衝煮的時候,沒有浸泡到熱水的咖啡粉突然遇到熱水而產生氣泡膨脹,阻礙穩定過濾;
C.悶蒸的水不宜過多,否則中上層的咖啡粉會馬上產生大量氣體,停留在粉層中間,阻礙底下的粉被預浸,導致過多熱水穿透濾杯壁直接流到杯底進入分享壺;
D.悶蒸不好,咖啡的味道也會不乾淨,以酸澀爲主,咖啡本身的特點也難以體現,口感稀薄,帶有刺激感,回香也不夠凝重。悶蒸沖水時,應該輕,柔,快,均勻地淋在粉上,壺嘴距離咖啡粉3-4CM的距離,從粉中央注水,繞圓2-3圈,使全部咖啡粉都能均勻吸收。
悶蒸時咖啡粉吸水後會膨脹,由之前的平整變爲往上凸起的圓弧型,這時可以聞到咖啡粉。散發出的淡淡香醇味,這個步驟決定沖泡一杯咖啡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