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在家衝煮出一杯美味手衝咖啡其實很簡單,掌握一些訣竅與關鍵,也可以得到一杯美味的手衝咖啡。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對手衝咖啡三大主流衝濾手法的看法,它們分別是歐美流行的攪拌燜蒸法、日式點滴注水法以及常規三段注水法。
三大主流衝法解析
歐美流行的攪拌燜蒸法:適合淺烘焙的咖啡豆
美式攪拌法:在燜蒸階段用【攪拌棒】進行十字攪拌,也是三段式的一種分支,是2012年世界衝煮大賽冠軍 Matt Perger 之後才發展起來手衝手法。這種做法可以有效提升咖啡豆中的芳香物質的釋出,放大咖啡豆的風味優點,增強咖啡的口感,不會太單薄。
悶蒸攪拌法:用攪拌棒進行攪拌,通常在悶蒸階段,進行一次十字攪拌,令水分充分接觸咖啡粉,增加芳香物質的釋出。之後做法各有不同,有的在一段注水後、二段注水後或三段注水後,其中一次做畫圓攪拌的動作,有的會用一刀流之後攪拌,也有的會三段都做攪拌。只要控制得當,各種方式都可以。
拌法對咖啡豆的品質要求很高,如果使用較差的咖啡豆,會放大它的不良風味。另外,攪拌燜蒸法比較適合用來衝煮淺烘焙的咖啡豆,在研磨度上往往採取比較細的研磨,這樣可以增大咖啡粉的浸水面積,提高萃取率。不太好的是比較難以把握攪拌的度,攪拌多了會有生硬酸味,久了便會苦澀,力度也必須陰柔。
視頻推薦以【V60+hario 手雷】衝器具搭配,寬大的壺底可以爲注出的水流提供更強的穿透力,使得細粉能夠較長時間處於翻滾狀態,這點很重要,因爲咖啡粉在翻滾狀態下內部物質的釋出是暫停的,這樣就避免了長時間浸泡導致雜味一起被萃取出來。
練習攪拌法:
淺烘焙花蝴蝶
咖啡粉:15g
注水:225g
水溫:92℃
水粉比例:1:15
時長:2min30s
研磨度:細砂糖顆粒大小
對於中淺烘的咖啡豆,在衝煮的過程中,咖啡粉沉在水面的時間比較多,水從濾杯流出來的阻力變得更大,爲了更好地把控萃取時間;濾杯上的選擇,建議使用流速設計比較快的濾杯…例如V60,key鑽石杯
日式點滴注水法:適合中度烘焙或較深烘焙的咖啡豆
點滴發,顧名思義是用滴水的形式來進行沖泡。就像沙漏一樣,一點一滴的滴落在咖啡粉中,完全精緻耗時啊!先用水集中一點一點的把咖啡粉預浸溼潤,當滴了差不多1/3的時候,便可以開始注水,當咖啡粉的水位到頂時即可停一停,當水位下降到一半時,再次注水。這種日式手法做出來的咖啡口感可以使得咖啡豆的甜味突出,避免了酸澀、苦雜味。它需要非常穩定的握壺手法和耐心,可以說,它除去的咖啡的酸澀味全部都移交到了你的手上。也有朋友表示,除去的酸苦味,也會使得咖啡的風味並沒有那麼完整。
這種方式就是大家所說的日式手衝,偏向深烘焙豆類型,多數用於法蘭絨,利用短促的水珠滴落的方式以及調整法蘭絨濾網的角度,去進行溼粉悶蒸以及萃取,通常是不分段的,簡單的來說,就是把冰滴搬到了手衝上,結合法蘭絨可以調整角度的多變性,和萃取手衝的方式,達到一種做出來口感厚實的效果。通常5~10分鐘不等。
這種做法可以做到紮實的回甘,濃郁的口感。不太好的地方是耗時,以及掌握水流大小需要精煉也穩定的手法。
視頻推薦以【KONO + Kalita 銅壺】衝器具搭配,因爲手衝壺的出水需要一滴一滴的狀態,所以適合選用削平式寬口壺嘴或是寬口式鶴嘴壺,這類手衝壺的優點是水流的粗細可控度高,更能適應點滴注水法。配合錐形濾杯,它的肋骨不到濾杯高度的一半就停止了,這樣的設計使濾紙在吸水後能充分貼在杯壁上,排氣空間大大受限,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中度烘焙或者較深烘焙的咖啡豆。
開始注水時我們採用滴滴注水,這樣增加浸泡時間,在低水粉比的情況下,使咖啡粉充分膨脹,不出任何雜味,之後用細水流和粗水流注水,萃取出咖啡前段的花果香,整個過程大概耗時4-5分鐘。
練習日式點滴注水法:
以黃金曼特寧爲例
咖啡粉:18g
注水:230g
水粉比:1:13
水溫:92℃
時長:4min
研磨度:砂糖顆粒大小
悶蒸2分-2分半
三段注水法:適用於中度烘焙的咖啡豆
三段注水的分段萃取方式:比一刀流層次更豐富,可以明確咖啡前、中、後段的風味。做法是悶蒸之後每次增加註水量,通常在咖啡液即將下降至粉層表面時注水,以小、中、大水流去做三段萃取,相對來說,會對水的流速和流量有比較高的要求。
三段注水法,燜蒸過程既不用攪拌的方式去提高咖啡粉的喫水均勻度,也不用點滴的方式提升浸潤深度,所以其適用的豆子介於攪拌燜蒸法的淺烘豆和點滴燜蒸法的深烘豆之間,相對來說就普遍適用於中度烘焙的咖啡豆,這樣剛好印證了大部分精品咖啡豆烘焙度上都採取一爆到二爆之間中度烘焙的現象,所以這也是三段注水法最爲普及的因素之一。
視頻推薦以【扇形單孔 + kalita波紋】衝器具搭配, 這是大部分咖啡館都在用的衝煮手法,需要關注的點是秒錶、量稱,流速和控水量,大部分人深究最多也是這個方法。
練習三段注水法:
哥斯達黎加
咖啡粉:15g
注水:235g
水溫:93℃
時長:2min
研磨度:砂糖顆粒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