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水洗處理法
公元1740年,它由荷蘭人在印尼的爪哇種植咖啡時發明,人們發現這樣處理的咖啡味道十分清澈明亮,少了許多駁雜的壞味道,進而將水洗處理法推廣開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水洗”這兩個字幾乎成爲了“好咖啡”的代名詞。水洗咖啡被視爲“高等級”的咖啡,這在於它幾乎將所有對咖啡有負面影響的因素全部排除。通過水洗處理法不僅保留了咖啡的本味,它還加強了咖啡的“明亮度”,也就是酸度,以及特殊的果香。
一般而言,水洗咖啡是所有處理法中最酸的一種。因爲耗費的水資源和勞動力都較大,水洗法的成本也不菲。下文將爲大家詳述不同水洗法的不同工藝,以及其處理過程.
全水洗處理法(full-washed)常規的全水洗處理法(full-washed)如下:
STEP1:採摘和選豆
將採收的果實放在裝水的水槽裏,浸泡約24小時,這時候,剔除掉漂浮在水面發育不良的小果、未熟的青果、熟爛的黑果等重量較輕物,保留下沉水槽底部較好的完全成熟紅果,再進行下一步處理。
STEP2:去除果肉
成熟的咖啡果伴隨着水流被放入一個專門颳去咖啡果外皮的機器,機器還會將咖啡果的大部分果肉颳去,但是還殘留有一小層果膠形成黏膜黏在咖啡生豆殼上,而水洗的過程就是要洗淨這層黏膜。水洗處理出的咖啡豆遵循着“不犯錯”的原則,將任何有可能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扼殺在搖籃中。
STEP3:去除果膠(發酵)
黏膜的附着力很強,並不容易去除,去皮機器沒辦法直接給刮下來,此時就需要更有效的方式了:要麼採用放在發酵池中靜置發酵,利用細菌對膠質的分解能力,將果膠去除;要麼採用更加強力的機械,將咖啡生豆表面所有膠質刷下來。
首先討論一下發酵,發酵的方法有兩種,溼性發酵與乾性發酵,顧名思義,前者加水,後者不加水。發酵的過程中,種子和內部的果肉會產生特殊的變化,這是水洗法之中最影響咖啡風味的一個步驟。下面我們只說一下溼性發酵。
在溼性發酵中,咖啡農會將此時的黏糊的咖啡生豆倒進發酵池,再倒入與咖啡生豆等質量的清水,靜置8~40小時。具體的時間取決於溫溼度、成本、產區、習慣等因素。肯尼亞絕大部分的咖啡莊園主和果農們,就常規的溼性發酵根據產地樹種的果實特點,推陳出新了肯尼亞的“二段”水洗髮酵法,也正是這種雙重發酵方式使得肯尼亞的咖啡酸更有層次、更成熟,最後步入到COE的“名人堂”。
回到發酵過程中,工人必須不斷的攪拌,才得以讓咖啡豆發酵均勻,果膠充分脫落。雖然發酵過程的思想依然是將能夠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也就是果膠,去除,但是它也對咖啡有着一些或好或壞的副作用。發酵好的咖啡,酸度適中,帶有特殊的酸香和甜感;發酵差的咖啡,要麼過酸,要麼就是帶有一股酒精和洋蔥的發酵臭味。
STEP4:水洗
使用水洗法的農場一定要建造水洗池,並能夠引進源源不絕的活水。處理時,是將完成發酵的豆子放入池內,來回推移,利用豆子的摩擦與流水的力量將咖啡豆沖刷至光滑潔淨。
STEP5:乾燥
經過水洗之後,這時,咖啡豆還包在內果皮裏,含水率達50%,必須加以乾燥,使含水率降到12%,否則他們將繼續發醇,變黴腐敗。
較好的處理方法是使用陽光乾燥,溼答答的咖啡豆被平鋪在水泥地面上,或者平鋪在高架網牀上,經受太陽光和海風的洗禮,雖然需要費時1~3個星期,不過,風味也是最佳的,相當受到人們喜愛。
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咖啡農格外注意,要經常翻動咖啡豆給它們通風,避免某處因爲溼度過高發了黴。另外,有些地方使用機器乾燥,大量縮短處理時間,但風味並不如陽光自然乾燥的咖啡。
STEP6:脫殼
完成乾燥的豆子便可以放在倉庫裏儲存,或者交給工廠進行脫殼,除去內果皮與銀膜。完成乾燥後的咖啡豆需放在倉庫裏至少儲存60天,這一步叫做“養豆”。
有的地方甚至會可以養上數年,變成所謂的“陳年豆”,這種豆被許多日本烘焙師所喜愛。咖啡帶殼豆在被運出之前,會被送入去殼機,將內果皮,也就是種皮磨掉,成爲我們熟悉的淡綠色咖啡生豆。
STEP7:挑選與分級
與日曬處理法一樣,水洗處理法也有再挑選和分級的過程,剔除了瑕疵豆,以確保較佳的質量,在附帶着內果皮(“Parchment”)下靜置休養2-3個月,去除內果皮後再由分銷商或出口商進行海外銷售。
現在大規模採用水洗法的國家有: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盧旺達、夏威夷、坦桑尼亞、危地馬拉、薩爾瓦多、洪都拉斯。
埃塞俄比亞不得不說的事
在埃塞俄比亞的水洗處理法工序中,由水洗至進行乾燥前的分離水槽都帶有一定傾斜度,這樣可以讓重量輕的未熟豆浮在表面再進行單獨曬乾,而這些豆最後都會被作爲國內的市場商業豆一 一消化掉。
分開挑選出最後出品的豆會統一放在另一個篩網場進行一整晚的晾乾處理,隔天再由咖啡農們挑選出瑕疵豆。挑選的同時爲了避免乾燥不均導致發酵產生出不好的味道,還需要不斷地去翻動咖啡豆。
在農場內,咖啡生豆將會分爲三個等級,最高等級的豆子會運送到出口市場和生豆拍賣場,中等等級的豆子會停留在國內消費市場,而最低等級的豆子通常由莊園內的咖啡工農們消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