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真的有那麼多風味嗎?新手喝手衝咖啡喝不出風味?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17 19:00:57


  首先是咖啡豆的品種和質量
  
  好的咖啡豆,的確是含有各種香氣的,這是由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帶來的。而品質越高的咖啡生豆,經過合適的烘焙後所產生的香氣越多。所以,如果一杯咖啡要讓喝的人能感受到很多風味,咖啡豆自身的質量與合理的烘焙是前提。
  
  舉個簡單的例子,咖啡師在向沒怎麼喝過單品咖啡的顧客推薦時,最喜歡推薦的就是耶加雪菲。因爲耶加雪菲有股濃郁的類似橙子的香氣,橙子幾乎沒有人沒喫過,所以當第一口喝下時,客人自然會理解到什麼叫做“這杯咖啡帶有橙子的風味”。
  
  然而,如果擺在面前的是一杯普通的巴西波旁商業豆咖啡,那麼就傷腦筋了。其香氣不是那麼濃郁,風味也沒那麼複雜,要去形容它的風味,專業人士估計也要多喝幾口再好好想想。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要去形容,估計只能說出“嗯,咖啡味比較濃”。所以,當你喝不出包裝上寫的那些風味時,很有可能是有些咖啡豆本身的風味並沒有那麼出挑,很難捕捉到。至於包裝上的風味解釋,那可是專業人士得出的結論,作爲商品,加入一些誇張的成分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是烘焙
  
  通常風味的標籤或者包裝袋是大批量訂製的,也就是說,今天烘焙好的咖啡豆,所用的包裝袋或者貼上去的標籤,很可能是幾個月前甚至是半年、一年前的。這裏就涉及幾個問題:第一,咖啡豆是農產品,品質不會一如既往地穩定,今年的生豆和去年的生豆會有所偏差;第二,運輸存儲在時間上的變化會給咖啡生豆的品質帶來變化;第三,烘焙時的變數,比如烘焙師的不同等。這些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是很難去關注的。
  
  時間因素不可忽視
  
  風味是要和時間抗衡的。咖啡豆在烘焙完成後,風味會隨着時間的延長而流失。商家通常是在養豆期一結束,風味達到頂峯時進行杯測,然後對咖啡風味進行描述。而消費者拿到咖啡豆時,可能已經經過較長的一段時間,咖啡豆風味流失比較多。這點在超市所售的咖啡豆上面表現得特別明顯。
  
  同樣,當咖啡豆拆封後,如果保存不當,比如沒密封好等,都會加速風味的流失,導致喝不出商家所描述的味道。
  
  — — 人的因素 — —
  
  人的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衝煮的問題。這一點很複雜,因爲咖啡的衝煮還是需要技巧的,不合適的衝煮器具,不合理的衝煮方式,都會讓咖啡的風味出不來,甚至出現讓人不愉快的味道。
  
  二是品鑑者的個人因素。咖啡的風味是怎麼來的呢?其實當你看到風味描述中有巧克力味、奶油味這些內容,其實都不是舌頭告訴你的。咖啡的風味主要來自於鼻子,以及通過口腔再返到鼻腔的香氣。就是端起杯子喝進一口咖啡時,鼻子略微吸入一點咖啡的香氣,讓咖啡液在口腔裏逗留幾秒,鼻子和口腔就會立體地將風味傳達給大腦。所以,請先拋棄咖啡是苦的這種刻板的印象,讓咖啡在口腔中停留片刻,纔是體會咖啡風味的前提。否則再好喝的咖啡,也和豬八戒口中的人蔘果一樣。
  
  總之,所謂的咖啡風味,就是人們把自己主觀感受到的氣味,用大家都能理解的方法表達出來。比如耶加雪菲,有濃郁的橙子、柑橘香氣,指的是一喝進嘴裏,口腔和鼻子一下子感受到類似橙子的味道,也就是那種氣味讓我們聯想到某種水果,而不是說真的這一口咖啡是橙子味的。
  
  咖啡風味見仁見智
  
  品鑑咖啡風味時,不要在意沒有喝出別人告訴你的味道,儘管大膽說出你品出的風味。畢竟,這種主觀的感覺沒有絕對的對錯,就好像同一種味道,你說啤酒味,他說是麥芽香味,兩個人都沒錯。只要不出常識性的錯誤,其他沒有什麼嚴格標準。
  
  最後,就是建議大家多喝多對比,才能從咖啡品鑑中,得到更多樂趣。

2020-07-09 09:30:4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