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豆在烘焙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烘焙商的的手法或者風格決定了化學反應的結果,也就造成了諸如這家店的牛肉麪和那家店的牛肉麪不是一個味道,也就讓咖啡這個世界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這些反應我們無需深入瞭解,只需要知道,正是這些反應的相互作用,才促成了咖啡的酸甜苦鹹鮮各種滋味。根據烘焙程度,基本會呈現以下普遍性的特點:淺烘偏酸甜,深烘偏醇苦。
淺焙風格:花、水果、草本、茶
咖啡本就是一種“水果”,經過咖啡樹本身的“酵催作用”以及後期處理的發酵階段,花果酸香會比較突出。淺焙對咖啡豆纖維質破壞較少,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其本身的水果風味,是最“原味”的烘焙方法。
有些品種,“原味”纔是它的最佳歸屬,就像瑰夏,花香卓越,所以會採取淺焙去凸顯,深烘那就是暴殄天物,是要被打的!
中焙風格:焦糖、堅果、奶油、巧克力
隨着烘焙程度的加深,咖啡豆中的水果酸甜物逐漸裂解、轉變,經過“焦糖化”和“美拉德反應”的共同作用,花果香由堅果、巧克力香味所取代。
焦糖香氣約在中焙之後最凸出,巧克力香氣最晚,約在中焙至中深焙,甚至深焙也有。也就是說在中焙過程中,巧克力風味越來越濃郁,不用搭配巧克力,也能在口腔裏颳起一場巧克力旋風。
深焙風格:樹脂、香料、黑巧克力、炭燒
美拉德反應持續進行,在加上乾餾作用(固體或有機物格隔離空氣,乾燒到完全碳化),氨基酸與多糖類的纖維,不斷降解與聚合,產生更多高分子量的粘稠化合物,以焦香、悶香和辛嗆爲主。
深焙過程中,一旦過度,焦苦口感讓人無法下嚥,就像是一塊高級牛排,太過頭也沒有任何美味可言。所以,深烘切記不要走火入魔,遭到反噬也是分分鐘的事兒。
但如果焦嗆味得到有效控制,就能凸顯其中淡雅的樹脂、松香,這對烘焙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濃而不苦,甘醇潤喉”纔是優質重焙所追求的境界。
這樣說來,豆子是不是想怎麼烘就怎麼烘?
爲了最好的風味表現,咖啡豆要經過何種程度的烘焙,還是要由其本身的屬性決定。酸香風味的佼佼者,那就淺烘;苦味卓越的,就要深烘。反其道行之也不是不可,只是不能發揮它最大功力罷了,你讓李白去搬磚,那不是浪費人才嘛!既然長了雙飛翔的翅膀,天空就是最好的方向。當然,有些咖啡豆深烘淺烘都有着讓人着迷的魅力,“口味無對錯”,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纔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