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處理花魁咖啡豆有什麼特別?花魁黑蜜味道花香持久口感乾淨

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 2025-02-22 22:53:11


  花魁黑蜜
  
  國家:埃塞俄比亞 Ethiopia
  
  產區:耶佳雪菲 Yirgacheffe
  
  品種:埃塞俄比亞原生種 Heirloom
  
  處理法:蜜處理 Honey
  
  海拔:2000-2200m
  
  風味:花香、柑橘、水蜜桃、黑加侖、熱帶水果、話梅、荔枝、香草
  
  蜜處理的埃塞俄比亞人在口味上更野性和野味。他們通常對自己有甜味,而且身體較重。農民採摘這些豆,然後攤開晾乾。然後每天將它們耙兩次,但這也意味着它們乾燥不均勻,這有助於營造出埃塞俄比亞天然的時髦味道。這是一個令人驕傲的傳統,它無疑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是一個充滿風味和非常多汁。天然食物通常看起來不整潔,但是它們的味道很棒。在埃塞俄比亞,由於缺水,這是首選方法,並且一直是加工咖啡的傳統方法。許多小農戶和家庭從野咖啡樹中採摘自己的咖啡豆,然後將它們放到院子裏晾乾。嘗試天然Guji,這是我們爲您帶來的絕佳發現!
  
  依然選擇稱量15克左右的咖啡豆,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小型處理廠的豆子還是需要再次手選一下,會出現個別瑕疵的情況,一般15克的豆子也能挑選出個幾顆。瑕疵豆其實也不要浪費,你可以將它們先丟進磨豆機,作爲將磨豆機內部殘粉頂出的研磨豆。
  
  按照1:15的粉水比例來進行衝煮,先說一下這款豆子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研磨後呈現一種類似鮮花餅的味道,氣息中還夾帶一絲絲甜甜的味道,會帶給人一種幸福而清爽的感覺。大約用30克左右的水作爲第一次燜蒸注水,前陣子有小夥伴留言給我說,關於燜蒸30秒這件事是否是固定的,有時沒有到30秒水就沒有了,那是否是粉粗細度和注水速度影響的。其實在這裏我想說,燜蒸首先沒有固定要求一定幾秒,而是取決於你當前豆子額狀態,所謂燜蒸是一個排氣的階段,豆子越新鮮,可排除氣體就多,所以燜蒸是要看你當前豆子的狀態以及燜蒸時要湊近去聞豆子所呈現的氣息,直到你覺得散發的氣味是你所覺得柔和和對的,那麼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時間僅僅是一個參考值。
  
  接下來進行第二次注水,此次注水需要使水量達到180克左右,所以也會有小夥伴問接下來的注水是一次性就達到目標值,還是再分段萃取,這個也是看你希望咖啡最終呈現的風味以及你希望的萃取時間來決定的,水量與萃取時間上也就決定了你的萃取率,通常三段式的萃取邏輯是較爲通式,但瞭解背後的一些變化因素,是可以自己酌情調節,從而獲得不同風味的。
  
  整體的氣息上從燜蒸開始就持續進入到一種散發着陣陣花果香氣,很舒服,但並不明亮馥郁,屬於有點隱約似有若無的感覺,是一種潛移默化中“遊”進你鼻子裏的感覺。第二次注水後等待水位下降三分之一,然後就進行最後一次注水,直至達到目標值,最後一次注水可以稍微大水流一些,將咖啡粉再次充分攪動起來。
  
  最後大約一共用時2分04秒的時間注水完畢,還需要等待整體滴濾結束,一共總用時大約是2分半。整杯咖啡我個人覺得第一個特點就是花香很明顯,那種有點玫瑰鮮花餅的風味一直就沒有消散過,而且整體咖啡的風味很乾淨清澈,尾韻呈現非常不錯的甜感,而且回味很長,沒有雜味。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關注WECHAT公衆號,閱讀更多精品咖啡豆知識

2020-07-16 13:52:23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咖啡-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