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烘焙咖啡可以手衝嗎?深烘焙咖啡要怎麼手衝口感纔不會苦澀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精品咖啡豆 > 2024-06-03 04:28:34


  衝煮策略——中深烘篇
  
  策略一:選擇濾杯
  
  對於中深烘的咖啡豆,在衝煮的過程中 咖啡粉浮在水面的時間比較多 水從濾杯流出來的阻力變得更小 爲了更好地把控萃取時間 我建議使用流速設計比較慢的濾杯
  
  這是我最近比較常用的較低流速濾杯 雙孔的設計 在限制流速的同時也開放了一定程度的時間控制 雙孔的設計還可以協助檢查通道效應是否嚴重
  
  策略二:預熱
  
  維持濾杯內萃取溫度是咖啡萃取的最高綱領之一 因爲濾杯太冷而導致萃取溫度不如理想是 非常不幸的事 所以建議大家做好徹底的預熱工作 開始前把濾杯預熱到觸感溫熱的狀態
  
  是的,我甚至寧願先磨咖啡也不會錯過濾杯溫熱的時間
  
  策略三:燜蒸
  
  燜蒸的原則是 儘可能讓所有的咖啡粉同時、充分地開始排氣 我建議加入兩倍於咖啡粉重量的熱水進行燜蒸(衝20g咖啡粉的話,加入40g左右的熱水燜)儘可能溼潤所有咖啡粉 毋需擔心有水從濾杯下滴出(滴出了,還能確認下層咖啡粉已經充分溼潤,不滴的話就很難確認了)
  
  燜蒸的時間有時並 不能只按照咖啡粉狀態判斷 它將會影響整個萃取時間的控制 就像是一條通往時間隧道的鎖匙!
  
  策略4:翻滾及分段
  
  是的,這一點可能會有很多人有疑問 有不同的意見,甚至反對,但在我的觀點裏面 如果衝煮的過程不注意翻滾粉層 粉層的上下不同位置的咖啡將會
  
  受到極度不均勻的萃取(清水先接觸上層,然後帶着上層的物質接觸中層,然後帶着中上層的物質才接觸下層)如果把水很快地全部倒入濾杯 萃取溫度將下降得非常快 導致最難萃取的美好物質和你吻別在狂亂的夜! 很多人都說金盃不好喝,因爲那是不均勻的假金盃 可能是有30%的萃取和10%的萃取組合而成的
  
  我不在意倒水會否淋濾杯邊上 甚至會故意淋上去 我希望所有的咖啡粉都參與全程的萃取 翻滾指的更多是垂直面上的翻滾 所以大家毋需參考圖片中的方法在你們原本的習慣基礎上 將水壺往上提高5到10公分即可 以看到水面有明顯回湧作爲標誌
  
  以下是我的萃取參數:
  
  咖啡粉:20g
  
  研磨度:中度
  
  熱水:91C起手,360g,結束後88C
  
  萃取時間:2分47秒
  
  萃取液:319g,濃度1.22%
  
  萃取率:19.4%
  
  本次衝煮我採用了更大膽的方案:從數據中可以看到重量比爲1:18,意味着更多的水和熱量加入到萃取中來,即使水溫有所收斂也把萃取率從杯測中推進了4%即便如此,咖啡出品也沒有明顯的刺激、難受和奇怪的口感(冷了也很溫和),且數據上也進入了金盃狀態,證明本次萃取均勻度是理想的,而且咖啡的aftertaste ,增加了非常持久的杏仁巧克力味,總體來說是一次不錯的衝煮!

2020-07-20 14:00:3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