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咖啡風味的7種因素
作爲咖啡的愛好者,我們都會從咖啡杯中品嚐到各種各樣的風味及特色,從泥土色調到甜美的水果味,再到花香和茶香,甚至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風味體驗。
但是,你們有想過嗎?爲何風味差異那麼大呢?是什麼影響着咖啡風味呢?
大多數咖啡愛好者可能會想到其中一些影響風味的因素,傾向於咖啡的烘焙或者是咖啡的產地,那麼讓我們回到咖啡生產過程的最開始,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
1、品種
帶有咖啡果的植物開始生長之前,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會影響作物,那就是品種。
這並不像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那樣簡單,在阿拉比卡種中,有數十種已知品種,隨着時間的流逝,人們發現和創造了更多品種。而且阿拉比卡咖啡豆比羅布斯塔咖啡豆質量更高。
2、風土
我們都知道,肯尼亞咖啡通常和巴西咖啡味道截然不同,而附近地區的咖啡可能有相似之處,這就是風土影響的結果。
風土涵蓋了咖啡生長條件的許多方面:1.海拔 2.氣候 3.土壤類型 4.土壤微生物組
海拔高度:1000公尺以上;
氣候:四季如春並且幹、溼季分明,日夜溫差在10度以上;
土壤:擁有土質肥沃的磚紅壤土,再加上附近湖泊調節的豐富微型氣候條件。
3、耕作方式
種植咖啡的農場做法也將會對您飲用的咖啡味道產生巨大的影響,從他們的灌溉、修剪、施肥、採摘甚至種植模式方面的做法。
其中,在採摘過程中,最好以最佳成熟度採摘咖啡,但是我們都知道,咖啡果實成熟的速度並不均勻,這就意味着爲了獲得最佳結果,必須由經過人工訓練以注意收穫果實成熟度的工人手工採摘咖啡果實。
4、加工
採摘咖啡果實後,必須先乾燥加工咖啡種子,然後再運輸,並最終再烘焙。在乾燥加工過程中方式可能會千差萬別,並且也會對咖啡的最終風味產生巨大的影響。
日曬或天然加工:
它是非洲加工咖啡的傳統方法。
其中將果實放在陽光下自然乾燥,通常需要一週到兩週。
優點:不需要很大的用水量;
缺點:由於需要大量人工翻動,防止發黴,所以成本也會增加。
風味:水果味、酸度低、透明度低
水洗或溼加工:
它是較現代化的加工方式。
果實首先帶到溼磨機中,將果肉與豆子分離,此時,豆子上仍留有一層糖衣,然後將它們清洗並在大型烘乾機中乾燥,或放在陽光下晾乾。
優點:可以消除一些變質的風險;
缺點:需要用大量的水。
風味:具有較高的酸度和透明度。
蜜處理或半水洗加工:它結合了以上兩種加工方法來處理的。首先挑選出成熟的咖啡果實,然後篩除咖啡外圍的果肉,保留咖啡豆上含有高比例的糖分及酸質的粘液,最後曝曬。
優點:平衡了日曬與水洗的兩種優勢;
缺點:費時、費力、成本高。
風味:甜味、果酸味均衡,更清新、香醇。
工人全程精心照看,嚴格把控溫度及溼度。
5、運輸和儲存
傳統上,生咖啡豆是用粗麻布袋運輸的。如果未正確儲存,儲存時間過長或在運輸過程中暴露於不理想的條件下,豆子最終可能會產生異味。
咖啡生豆都儲存在乾燥的室內。
6、烘焙
不同程度的烘焙度也會產生不同的風味。
影響烘焙度的因素有:
1.烘焙時間 2.進料溫度 3.上升速率 4.滾筒速度 5.氣流 6.冷卻速度 7.溫度記錄 8.第一和第二次開裂時間 9.感官體檢等數據
7、萃取
萃取是從土壤到口感的最後階段,這也可能會對咖啡風味產生重要影響。任何咖啡師都會明白的道理,衝煮變量需要匹配沖泡的咖啡以及衝煮方法。
如果使用意式濃縮咖啡,則可能甚至需要對其進行調整以適應,比如:熱、溼度和海拔高度等環境條件。即使採用簡單的手動沖泡方法,沖泡變量的變化也會有不同風味。
重要的變量是:
1.沖泡率(水與咖啡)2.研磨尺寸/均勻度 3.提取時間 4.水溫
手衝咖啡
其實,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不僅僅只有七種,比如還有咖啡的新鮮度、包裝等,都存在影響咖啡風味的可能性。如果你還知道不同因素,歡迎留言討論哦~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