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衝咖啡製作技巧與注意事項!
傳統橢圓形濾杯下方孔洞有單孔,雙孔,三孔等不同,分別單孔濾杯,雙孔濾杯和三孔濾杯。其中,單孔濾杯(梅麗塔杯)操作難度較大,需要衝泡者對水流和時間有更加精確的把握,並不適合初學者。波形濾杯(蛋糕杯)沖泡比較穩定,適合初學者。
手工沖泡時即可以在濾杯上安裝濾紙,也可以使用優雅的法蘭絨濾布,還可以使用瑞士金漏斗來過濾,但無疑是用濾紙,尤其是未經漂白處理的原漿濾紙都是最佳選擇。這樣做不僅效率高便於善後(用完直接丟掉),還因爲濾紙纖維能夠過濾掉咖啡裏的咖啡豆醇,咖啡醇等有害物質,得到的咖啡更健康。
手工沖泡第一部是用少量熱水繞圈淋澆,再靜置30?60s(1周內新鮮烘焙的咖啡豆,選擇40?60s,一週前烘焙的咖啡熟豆悶蒸時間在20?40s)。淋溼後的咖啡粉猶如發酵般蓬鬆起來,這是咖啡粉新鮮的有力證據。這麼一步悶蒸能夠釋放咖啡粉中積聚的多餘二氧化碳,便於接下來穩定的萃取。
悶蒸結束後,再次持壺注水,順時針繞圈法,從裏(中心點)往外一圈一圈細密連貫的淋澆,到外圈後,注意不要淋到最外側的濾紙,再順時針從外往裏淋到中心點,此爲完整一次沖泡,如果粉量多的話還需要進行第二次繞圈。
繞圈衝淋技術含量很高,如果水流或速度控制不好——過快過慢,時快時慢都會影響萃取品質。總的來說,以注水偏慢爲宜,這樣便於熱水垂直下去一邊萃取一邊下落。
最惡劣的現象:咖啡粉與熱水淤積在漏斗中長時間浸泡不能迅速流下,焦苦味便在所難免了。有時我們會將咖啡粉研磨的稍粗一點這樣可以增加粉顆粒間的空隙,更便於萃取後的咖啡液快速落下。
有些咖啡師會用計時器掌握完整萃取的時間。如果最萃取總時間太久會導致咖啡粉尤其是漏斗下部的咖啡粉萃取過度。
下面是我用V60手衝製作咖啡積累的一些經驗數據。
烘焙程度……中度烘焙.……一爆結束後沉寂期出鍋
研磨程度……中度偏粗……臺灣楊家飛馬600N磨豆機刻度5
沖泡粉量……20g……沖泡前4min內研磨
沖泡水量1……220g……將滴濾漏斗安置在手支架上衝泡,讀取最終分享壺中的咖啡液的水量。
沖泡水量2……260g……未使用手衝支架,將滴濾漏斗和分享壺直接放置在電子秤上讀取所有注入的總水量。
沖泡水溫……88 ℃……開始沖泡注入前測定的水溫。
沖泡時間……2min……從悶蒸開始計算的粉水接觸總時長,其中前期注水悶蒸時間爲30?45s
對於淺烘焙咖啡豆還可以使用細度研磨配合高水溫來分段式沖泡,並多次攪拌來實現充分萃取。這樣一則非常節省咖啡豆二則對於沖泡技術要求也不高,適合第三波精品咖啡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