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喜歡上了喝咖啡,但,從咖啡豆到咖啡,它的製作流程是怎麼樣的呢?或許很多人都不懂這具體的流程,只知道咖啡的種類,比如:拿鐵、美式、卡布奇諾等等,但並不知道咖啡生豆和熟豆的對比是怎麼樣的?咖啡生豆烘焙到熟豆是怎麼個過程。關於咖啡,前街先來講講一顆豆子是如何變成一杯咖啡的。
咖啡豆的處理方式
挑選咖啡豆時,常常能看到咖啡豆標籤上的各種信息,日曬、水洗;深烘、前烘;中度研磨、極細研磨等等等等。雖然字面上就能大致理解其中的工藝,但是每一種處理工藝都會爲咖啡帶來意想不到的風味。
生豆的處理
對於深褐色的整粒咖啡豆,想必大家已經不能更熟悉了,然而,咖啡的果實卻很少被人熟知。鮮亮的紅色,是成熟咖啡果實的標識。因此,在手工採
摘時,人們可以輕鬆分辨出咖啡的成熟度。
咖啡的果實會在採摘後經行生豆的精製加工,包裹剔除果肉、烘乾生豆等一系列處理。雖然只是農場最爲初級的加工,但是知道這些對你選擇口味合適的咖啡很有幫助。紅色的咖啡果肉其實可以食用,甚至有着類似蜜瓜的風味,十分香甜
常見的生豆處理方式有日曬處理法、水洗處理法以及混合處理法。
日曬處理法:最古老的咖啡生豆處理方式,其實就是成熟的咖啡果實經過日曬乾燥之後再剔除果皮。通過日曬處理的生豆通常會增加一些全新的風味,比如日曬豆常見的莓果風味,但是,很多時候,日曬豆也會伴有一些令人不悅的雜味,諸如泥土、過度發酵等稍顯野性的風味。
水洗處理法:需要將新鮮的咖啡果實撥除果肉在淨水中浸泡發酵,之後用大量清水沖洗從而去除生豆表面的雜質。因此,水洗處理的生豆有着更加“乾淨”的特質。同時,水洗豆往往酸度更高,複雜度也稍好。
混合式處理法:除了常見的日曬與水洗,咖啡生豆還的處理方式還有去果皮日曬法、蜜處理法、半水洗處理法,這些方式都會不同程度的提升咖啡的甜味、酸味與濃郁度。
咖啡的烘焙
咖啡烘焙應該是咖啡製作中最精細的環節了,甚至任何製作環節的時間與溫度都可以細緻到以秒以度爲計。烘焙師必須把控得當,才能讓咖啡豆的酸、甜、苦達到完美的平衡。
一般來講,咖啡烘焙越深、時間越久,咖啡豆的酸度越低,苦度越高;而甜度,則先升後降,在中度烘焙時達到最佳。因此,如何把控咖啡的烘焙程度對咖啡最終的風味有着極大的影響。
淺烘焙:淺烘的咖啡豆以酸味爲主導,可以呈現咖啡本身的風味。
中烘焙:咖啡豆的酸味減弱,甜味增強,開始呈現一些理想的烘焙風味。
深烘焙:酸味與甜味逐漸消退,咖啡豆開始焦化、碳化,產生典型的高濃度與高苦度。
常見的意式咖啡便大多都使用深烘焙的咖啡豆,但是如果想要仔細品嚐咖啡本身的個性與風味,淺烘、中烘的豆子纔是正確的選擇。
其實,簡單地用淺、中、深來概括咖啡的烘焙是不夠的,時間長短、火力強弱都是至關重要的元素。咖啡中的糖分、酸味物質會在烘焙過程中產生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各種全新的芳香化合物,這纔是咖啡豐富滋味的來源。
咖啡的研磨
影響咖啡研磨粗細的因素有很多,諸如烘焙深淺、產地海拔、衝煮方式等。其中,烘焙深淺會影響咖啡豆的硬度,產地海拔會影響咖啡豆的密度。然而,不同咖啡的衝煮方式都有最適合自己的研磨度。
咖啡衝煮方式
一粒咖啡果實經過初級加工、細心烘焙和精確研磨,接下來,從咖啡豆轉變至咖啡最後的關鍵過程就是衝煮了。
然而,咖啡的衝煮絕對是一門技術活。如果萃取不足,咖啡不但味道寡淡,還常常會尖酸生澀;若是萃取過度,咖啡的焦苦味則會掩蓋一切。想要得到一杯好咖啡,必須把控好咖啡衝煮的各個細節,比如研磨粗細、粉水比例、衝煮的溫度與時間等等。咖啡師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與經驗積累,才能把控好咖啡萃取的度——口感濃郁、風味突出,並在苦味和雜味析出之前收手。
前街手衝
所謂手衝,其實就是用熱水細細淋澆咖啡粉,將咖啡慢慢萃取出來。手衝咖啡應該是咖啡館裏最具逼格的衝煮方式了,不過,如果要保證每一次衝出的咖啡風味都極致完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於同一款咖啡,每次沖泡的咖啡粉量、研磨粗細、沖泡時間、沖泡溫度都必須儘可能的固定;如果沖泡不同品種、產地的咖啡,這些參數就又要全部重新調整。因此,需要不斷的練習與嘗試,才能衝得一杯始終如一的好咖啡。
手衝咖啡時,咖啡粉遇熱水會釋放二氧化碳,讓粉層膨脹起來,因此風味物質也更容易析出。
一粒咖啡的果實,經過農場的採摘、處理,再到咖啡匠人的烘焙與衝煮,最終的完美風味才能得以呈現。
生咖啡豆跟熟咖啡豆的區別爲:來源不同、氣味不同、使用性不同。
一、來源不同
1、生咖啡豆:咖啡生豆是咖啡樹的種子。
2、熟咖啡豆:將咖啡生豆在高溫下烘焙,或者叫做烘烤,咖啡生豆才能變成咖啡熟豆。
二、氣味不同
1、生咖啡豆:生咖啡豆本身是沒有任何咖啡的香味的。
2、熟咖啡豆: 生咖啡豆只有在炒熟了之後,才能夠聞到濃郁的咖啡香味。
三、使用性不同
1、生咖啡豆:不能直接作爲咖啡的原料使用。
2、熟咖啡豆:能直接作爲咖啡的原料,製作成我們平常食用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