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百科 咖啡豆收穫後的加工處理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6-29 10:11:13

After the harvest 咖啡豆加工處理:咖啡漿果必須在採摘後立刻加工處理,以防止果肉發酵和腐爛。咖啡豆的加工方式有兩種,分別是溼法和乾燥法。

乾燥法

乾燥法又稱“天然法”。將咖啡漿果平鋪在太陽底下乾燥。在種植園中,每公頃地面上平鋪50平方米的咖啡漿果,或者將果實放在特殊的乾燥器中進行乾燥。把乾燥後的咖啡漿果放入去兩個滾筒(cylinder)中分離出咖啡豆,再篩子類型的裝置把咖啡豆和內果皮分離。最後按照咖啡豆的形狀大小篩選出類似的豆子,包裝上市。最後的篩選過程中,圓豆(perla/caracolito) 會被篩選出來,單獨銷售。

溼法加工

溼法加工的咖啡豆又稱“水洗豆”。把新鮮的咖啡漿果清洗,去除果肉,再放在水中浸泡36小時使咖啡豆發酵,仍然包裹在咖啡豆上的果皮將會被剝離掉。粗略的清洗過後,將咖啡豆置於陽光下或者乾燥器中乾燥,以去掉最後的那層薄膜,這樣咖啡豆就變成“赤裸”的咖啡豆了。再根據咖啡豆的大小篩選分類,

以每包60千克的單位重量包裝起來。通常來說,溼法加工的咖啡豆的品質要優於乾燥法加工的咖啡豆。

篩選咖啡豆的過程,用像前文所描述的採摘咖啡漿果時的人工勞動進行篩選,或者機器篩選,都可以挑選出優質咖啡豆,而不會混入不成熟的或者質量不好的豆子。那些種植優質咖啡品種的國家,很早就擁有先進的設備來篩選出完美的咖啡豆。

2014-09-29 10:16:54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