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烘焙 咖啡的各種烘焙度的界定及口味問題

作者:中國咖啡交易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9 08:42:36

  美國長久以來,慣以Cinnamon(最淺焙)、City(淺焙)、Fully City(深焙)及Dark roast(重深焙,包括義式和法式) 來界定烘焙程度(參考之前的博文:烘焙度簡介),然而,老美對咖啡風味的偏好,向來有西濃東淡之別,因此西岸的淺焙,可能已達東岸的深焙程度,反之亦然,因此這些術語仍屬各唱各的調,並不科學。近年來,美國精品咖啡協會大力鼓吹焦糖化數值(Agtron number)來判定烘焙度,系以紅內線來測定咖啡豆的焦糖化程度。數值愈高表示焦糖化愈低,也就是烘焙度愈淺,數值愈低表示焦糖化愈深,即烘焙度愈深,有了數據,就可更精確瞭解咖啡豆的烘焙度,不致出現美西的淺焙咖啡到了美東竟成了重焙咖啡的笑話。這是一個很好的演變。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之焦糖化數值表(Agtron number)

  焦糖化數值(Agtron number)這套科學標準來界定烘焙度,焦糖化數值在70以上爲最淺焙Cinnamon,60以上爲淺焙的City,40左右爲維也納烘焙,或所謂的 Fully city ,35以下爲重深焙,包括法式烘焙和濃縮咖啡烘焙

  咖啡風味也會隨着烘焙度不同而改變,一般而言酸味和烘焙度呈反比,如果您偏好果酸味,不妨選購烘焙度較淺的咖啡,如果喜歡濃嗆帶甘的口味,可選重烘焙豆,另外,咖啡因含量也和烘焙度呈反比,也就是說淺焙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反而超出重焙咖啡。因爲咖啡因會在烘焙過程被破壞。而果香味也會隨着烘焙度加深而遞減,不過,醇酒的發酵香味、嗆味和回甘口感,淺焙咖啡不易發展出來,重烘焙豆比較有這方面的優勢。然而,如果重焙技術不佳,很可能弄出一爐又焦又苦的爛咖啡。

  淺焙深焙,吵翻天! 咖啡究竟應採淺焙或深焙,這是業界最具爭議性話題,甚至到了翻臉地步。一般而言,北義大利、美國東部的烘焙度較淺,焦糖化數值多半在40左右,此派知名業者包括意利咖啡(Illy Caffe)、綠山咖啡(Green Mountain)和維瓦契濃縮咖啡(Vivace Espresso,注:該公司雖設於重烘焙的西雅圖,卻逆勢而爲,倡導淺焙),這些業者的咖啡豆在第二爆以前或豆錶快要滲出咖啡油以前,立即停火出爐,他們的論點是咖啡油含有大量芳香成分,應儘量保存在豆子內,咖啡油滲出來,油滋滋的雖然好看,但芳香成分也因此流失了。此派也認爲咖啡豆快出油前,馬上出爐,焦糖化程度最佳,Body(稠度)也最好,咖啡的果酸味與回甘口感最均衡。淺焙派也抨擊重焙業者把咖啡油烘出豆表是暴殄天物。

  然而,義大利南部和美國西岸的重烘焙派,如舊金山的畢茲咖啡(Peet's Coffee),西雅圖的藝術咖啡(Caffe' D'arte)、和咖啡豆與機具公司(Beans and Machines),卻堅持咖啡豆一定要烘出油纔好喝,他們的豆子經過測示,濃縮咖啡專用豆焦糖化數值都在35以下,酸味較強的安地瓜甚至出現18度的超重烘焙,真是到了〝重烘焙,手不軟〞的地步。

  此派多半在第二爆或豆表出油後,滑行一陣纔出爐,他們不認同淺焙派所謂〝出油就是流失芳香成分〞的說法,並批評淺焙派的豆子〝發展不完全〞,尖酸味似乎壓過了甘甜味也缺少了濃嗆口感,風味太單調。甚至還譏笑淺焙派真正目的是爲了省錢,因爲只有頂級阿拉比卡豆才熬得住重烘焙,並發展出豐富、濃嗆、甘甜又不咬喉的絕佳風味,次級豆在大火煎熬下,只會呈現單調的苦澀味。

  重烘焙派還自詡爲〝遊走剃刀邊緣的老饕咖啡〞,因爲咖啡豆二爆後,變化很快,稍有閃失整爐都會報銷,不像淺焙派二爆出油前就〝收兵〞,技術層次較低。倡導重烘焙最力的畢茲咖啡,在美國咖啡界享有崇高地位,畢茲能在攝氏二百多度高溫,操爐十五分以上纔出豆,而且濃而不苦,這番工夫令人敬佩。當然這和畢茲改裝烘焙機的能耐有關。總之,重烘焙派堅持只有二爆後的豆子,風味才完整。

  持平而論,淺焙和深焙各有千秋,喝咖啡原本就具有很強的主觀性,理應相互尊重。

2014-12-22 15:05:24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交易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