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咖啡零售市場 我們喝咖啡的簡史

作者:中國咖啡交易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4:23:19

  如果大家跳出製作咖啡這個框架, 從一個大市場角度來看我國咖啡零售市場。你會看到這樣一個狀況, 大約30%的消費羣體是40-55歲的人。 同時, 市場上, 還有另一塊大蛋糕, 大約是25-30歲人羣.

  從消費能力來看, 大家自然會選擇前者。再從產品喜好來看, 你會發現, 前者的最愛往往是藍山,曼特寧, 而後者更多是選擇意式咖啡, 或者比較時興的淺烘咖啡。

  這裏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這兩類消費者幾乎是”老死不相往來的“, 再通俗點”藍山派“是不認可”藝妓派”(Geisha)的。 於是, 我給這個兩端現象稱之爲, “不苦不咖啡, 不酸不精品”

  這個現象是很獨特的, 但反映了我國咖啡館發展的歷史。大約在90年代初期, 我們並未經受過星巴克帶來的咖啡產業第二波的洗禮。 從雀巢咖啡過度到有一定品質的咖啡, 不是意式, 而是當時較爲流行和前衛的臺灣品牌“上島” 。今天,請大家不要對上島這個品牌嗤之以鼻, 它某種意義上, 它讓大家開始第一次熟識了產地, 並且明白了咖啡的醇厚。更是對咖啡第一次深刻的認知。 再加上臺灣受到日式傳統的慢火烘焙影響,那一帶人對咖啡的認知就是,咖啡是苦的, 但可以有很好的質感,並且會有悠悠的回甘。

  我們再看一下那個時期咖啡產業鏈的大背景。 絕大多數的咖啡農是沒有喝過自己種植出的咖啡的。 烘焙師從大宗買賣獲得咖啡豆, 咖啡品種良莠不齊。 與其去考量特有的風味, 不如烘焙了深一些, 體現出其烘焙帶來的焦糖感和醇厚度, 並且有着悠長的回味。 再從供應鏈的下端走, 意式咖啡出了歐洲並不是那麼普及, 人們謹記着黃金公式, 14g的粉萃取兩杯30ml的espresso。油脂不僅僅代表着新鮮, 那時也代表着咖啡的品質。

  Mark Prince回憶當年在alt coffee, 只要有了佔據杯子80%油脂, 大家會爭相喝彩。(圖片來自網絡)

  說到這裏, 我希望大家用一個理性的態度去看待我們過去發生的一切。 因爲, 今天90%以上顧客依舊要喝混牛奶的咖啡。 焦糖感濃厚的意式終究更易於和牛奶融合。 再者, 即使是手沖和虹吸, 很多顧客還是希望他們的咖啡有一定的質感的。 更重要的是, 只要咖啡沒有問題, 偏深烘的咖啡,依舊能體現出甜感

  再接着, 到了今天。我們改革開放的步子邁了大了,至少,肯定比咖啡的演進要快;至少,我們好像有那麼點和國際接軌的味道。 當然, 步子邁了大了,扯到什麼,不是很清楚, 但肯定會扯到淺烘。 我們不僅僅可以找到了各種酸, 各種水果味, 還開始對酸延展出無限遐想, 更有甚者,我們將風味的定義只限於酸甜, 可可,和焦糖都在風味之外了。

  我算幸運的。 曾經欣喜若狂的感受到明顯的柑橘感。 我身邊的人對此類酸不拉幾的espresso嗤之以鼻。 我很少言聽計從, 但內心卻在估量着, ”這真的是espresso嗎?“ 今天懂了一些, 當時那款豆子大約一爆還沒完就出鍋了。。。

  其實, 跳出我個人的情愫。 再看我們咖啡的供應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我們現今的產業,很多的環節開始注重了一些人文關懷。 但更重要的是, 烘焙師面對日益增長的咖啡需求,對產地所特有的風味更加趨之若鷲。

  ”如果肯尼亞有着如此鮮明的梅果味“ ”同是波旁豆種, 塞爾瓦多的咖啡豆居然有着櫻桃般的甜“

  我豈能將做生魚片的食材用去做重口味的水煮魚??!! 與此同時, 咖啡師也開始爭氣了。 WBC 03年 Paul Basset 開始創出了高粉量製作espresso的先河,給淺烘帶來了可能。 再接着, James Hoffman居然用單品來製作意式濃縮, ,今天,原產國,原本咖啡農當家的地盤,出了2位世界冠軍。

  且不談WBC的一些弊端和商業化問題, WBC的歷史, 也是精品咖啡的演進史, 也是供應鏈上咖啡農, 烘焙師和咖啡師的一個整合。

  咖啡和紅酒相同之處是, 不同產地有不同風味;

  但咖啡和紅酒不同的地方是, 釀酒之人必知自己的紅酒有何風味, 但咖啡農的懵懵懂懂,需要烘焙師的表達, 而烘焙師最後的接力棒需要由咖啡師傳給顧客。 這個整合的週期自然漫長。現今,好不容易整合了, 第三波的興起, 讓我們瞭解了咖啡的更多,尤其是過去最難體現的風土風味。

  然而, 這只是剛剛開始。 因爲,整合了供應鏈, 把前段風土風味帶給末端的消費者,淺烘焙的浪潮就我認爲是一個必然。

  瞭解我的人, 知道我喜歡怎樣的咖啡。但是, 我的喜好和這篇文章沒有太大關係。

  一切皆有原因, 只是那個時候我們不知道何去何從的時候, 今天我們可以看得到一路走來的路徑

  備註: 由於時間倉促, 市場調查的數據我今後會順帶補充完善。

2015-01-14 23:11:53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交易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