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咖啡交易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11-05 19:04:29
在消費社會,所謂必需品,再不僅爲滿足基本需要了。像咖啡,不喝,不會死,但不喝,一天就無法“上電”了。不知不覺成了心癮——人人都有一點癮的,不是咖啡,也會是其他。
在香港,法語Café au lait沒太多人會說。人們更熟悉起泡沫的latte。好在還沒完全被“內地化”,給說成“拿鐵”咖啡。咖啡之名,由咖啡豆到咖啡品牌到咖啡店,其實都是生活的學問。
到一些未必有咖啡店的地方旅行(像我早前去內蒙),我必帶備盒裝即衝咖啡,通常是Nescafe三合一。在茶餐廳或美心、大家樂、大快活等快餐店點咖啡,你無需說出咖啡的名字,前者的“捷榮”式咖啡,後者的即磨咖啡,香是香了,但總是缺了一點味道。
在連鎖和一般咖啡店中,我們的選擇不外是latte、mocha、cappuccino、expresso,其實,它們都是意式咖啡飲料的名字。歐洲咖啡經Starbucks以至麥當勞集團化、美國化以至全球化,以上的幾個名字,對不少顧客來說,幾乎就成了咖啡王國中的所有選擇了。
其實,咖啡有點像紅酒,有原產地和咖啡莊園名字,其中的咖啡農種植咖啡樹,收割咖啡豆。都說後現代文化由“生產”(production)轉向“消費”(consumption),消費時我們接觸各式各樣包裝,但與生產過程其實是割裂了,後者完全進入後臺(除非刻意作爲一種展示),不爲所見。以上的咖啡名字就是例子。
有一回我替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部當Cultural Mentor,就專程帶四個大學生光顧一間獨立咖啡專門店Xen,邊呷咖啡邊聊天。那裏的咖啡選擇,大部份以咖啡原產國或地區命名,如爪哇亞拉伯(Java Arabica)、哥倫比亞(Colombian Excelso)、蘇門答臘萬特寧(Sumatra Mandheling)、摩卡爪哇(Mocha Java Blend)等。是的,“Mocha”(最正宗的阿拉伯串法是“Al-Mahka”),其實是也門一個輸出咖啡的港口名字,跟一般人指稱的“朱古力咖啡”,本無關係。如果你買過“公平交易”(fairtrade)咖啡,自然也知道它們的“合作社”(co-opt)咖啡,亦多以原產國或地區命名,如埃塞俄比亞(Ethiopian)、危地馬拉(Guatemalan Rainforest)、尼加拉瓜(Nicaraguan)。每個名字考究起來,都是故事。
2015-01-16 16:12:52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交易網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