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隆重舉辦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29 11:34:33

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隆重舉辦

  國際咖啡商務論壇現場。(實習生 時文枝 攝影)

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隆重舉辦

  國際咖啡商務論壇現場德國代表上臺發言。(實習生 時文枝 攝影)

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隆重舉辦

  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開幕式文藝匯演。(實習生 時文枝 攝影)

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隆重舉辦

  開幕式現場啓動浪漫的”後谷咖啡之旅”水晶球。(實習生 時文枝 攝影)

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隆重舉辦

  千人演繹《吻初》咖啡現場。(實習生 時文枝 攝影)

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隆重舉辦

  千人演繹《吻初》咖啡現場少數民族少女採摘咖啡果。(實習生 時文枝 攝影)

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隆重舉辦

  千人演繹《吻初》咖啡現場少數民族少女一起採摘咖啡果。(實習生 時文枝 攝影)

  1月23日-1月25日,第四屆中國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在“中國咖啡之鄉”德宏州舉行。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10多個省市300多位咖啡行業人士齊聚芒市。

  1月24日開幕式上,文化節組委會啓動浪漫的“後谷咖啡之旅”水晶球。採摘體驗中,賓客參與“演繹‘吻初’'咖啡的前世今生”、“國際咖啡商務論壇”等活動。

  千人演繹“吻初”咖啡——你的純 脣知道

  當人們提起中國咖啡、雲南咖啡時,就得提起中國雲南大理賓川遙遠的小山村——朱苦拉,100多年前,法國傳教士田德能神父在這裏種下中國大陸第一株咖啡樹,隨後的日子,咖啡成林。咖啡紅時,如何採摘、加工,在那個沒有工業文明的時代,朱苦拉村村民如何加工、製作咖啡呢?

  原來,朱苦拉彝族少女、少男們承擔了咖啡採摘和加工的主要工作:每年春節前後,咖啡紅時像櫻桃,少男少女們把採摘來的咖啡,用嘴脫皮,再把脫皮的帶殼咖啡進行晾曬,隨後用石臼舂,用簸箕篩,精選出的咖啡再用雞油焙炒,再用石磨磨細,各家各戶分得一定數量的焙炒粉,作爲待客的尊貴飲品。喝着咖啡、喫着核桃,大塊喫肉、大碗喝酒。百年前的彝家小寨朱苦拉,就是這般模樣。現在的朱苦拉,依舊保留着百年前的模樣,朱苦拉,依舊是中國目前全村村民家家戶戶喝咖啡的唯一偏遠的小山村。

  咖啡像愛情——浪漫、溫馨,而朱苦拉咖啡最初的製作,飽含了少男少女們的“初吻”,有咖啡愛好者提出,就把這樣的咖啡製作取個名字“吻初咖啡”吧。

  在第四屆芒市國際咖啡文化節舉辦期間,在後谷咖啡一號咖啡莊園,千名少男、少女將演繹“吻初”咖啡的前世今生。

  國際咖啡商務論壇——融智 融商 通融天下

  近年來,雲南咖啡產業快速發展,咖啡企業茁壯成長。截止目前,雲南咖啡種植面積超過160萬畝,但云南咖啡目前還處於粗放的發展階段,咖啡的種植、加工、貿易、品牌建設還處於初級階段。

  在第四屆芒市(國際)咖啡文化期間,舉辦了“國際咖啡商務論壇”,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客一同商討雲南咖啡產業發展。論壇期間,來自德國、老撾、越南、新加坡以及上海、四川等地的代表紛紛上臺發言、交流。

  論壇緊緊圍繞中國咖啡未來發展走向以及促進咖啡消費爲主,各代表出謀劃策,紛紛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對於咖啡消費引導問題,雲南咖啡行業協會會長熊相人認爲:“消費引導很重要。”

  面對當前咖啡現狀,論壇上,與會嘉賓共同探討中國咖啡館如何成長、中國咖啡館目前最真實的現狀,作爲中國咖啡消費最前沿的咖啡館,如何引導咖啡消費、傳播咖啡知識和文化,如何更好的生存和發展。(記者 李映青 實習生 時文枝‍)

2015-01-26 20:07:11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