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常識 君士坦丁堡咖啡館的歷史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文化 > 2024-06-29 08:20:29

君士坦丁堡咖啡館的歷史

  據土耳其歷史學家佩徹維•易卜拉欣一世1635年的記載,直到1554年,蘇萊曼一世統治時期,咖啡館才首次出現,兩個敘利亞人各自在君士坦丁堡開了一家咖啡館,位於港口和帕薩清真寺附近那個喧鬧的市場邊。館內鋪設着乾淨的墊子和毯子,收費也很便宜。

  土耳其人很快喜歡上了,他們把咖啡館視爲休息和娛樂以及結交朋友的最佳場所,三教九流都匯聚到了咖啡館。後來,甚至王宮官員、高級文武官員和上流社會人士都坦然出入咖啡館。

  英國人注意到,這兒的顧客更多時候是坐到咖啡館外街道兩邊的凳子上,非常悠閒,像英國人在艾爾啤酒屋那樣談天,如果有新聞,就在這個場合談論。喝咖啡的禮儀習慣增強了平等主義思想。城裏的大人物,比如王宮的官老爺、商人和禁衛軍,不僅在這裏與普通人會面,而且他們是以一種平等的姿態與普通人相處,因爲所有的人都依次得到咖啡,每個人都按照到來的先後入坐,而不是按照通常的奧斯曼帝國等級差別入坐。

  1650年代,第一家基督教徒的咖啡館在倫敦開門迎客。十七世紀中葉,咖啡館在倫敦成爲生意和新聞的同義詞,久之成了商人、科學研究者和知識分子天然的家園,給部分利益重合的商業和政治提供了獨一無二的場所。類似的場所很快在其他市鎮得到了複製。

  牛津可能是倫敦之後第二個出現咖啡館的地方。1655或是1656年,藥劑師亞瑟•提亞德在哈伊大街面對萬靈教堂的位置開了一家。作爲藥劑師,他很適合爲這些自然學家提供娛樂和指導,他的店裏就有一間屋子被用作化學俱樂部集會的場所,這個俱樂部是皇家學會一個重要的前導。

  但是提亞德的咖啡館很快就不再只爲這一小羣人服務,而是開始吸引大學和城裏更爲廣泛的顧客。到王朝復辟的時候,牛津已經有了幾家咖啡館。1665年,議會因爲躲避瘟疫搬到牛津的時候,神學院的一間房屋被開闢爲咖啡館,爲議員們服務。1660年代末,咖啡館已經在英國深深紮下了根。幾乎每個英國城市裏至少都有一家咖啡館,人們聚集在那裏談論新聞、做生意。

  咖啡館還傳播到了海外,特別是那些有相當數量英國商人的城市,這些咖啡館典型地由地中海血統的人開辦。對英國商人來說,利潤最大的一條貿易路線是跨越大西洋到英國的北美殖民地。

  英國之外最早的一個咖啡館就是馬薩諸塞灣波士頓的英國商人開的,時間是1670年——比巴黎、威尼斯或維也納開的咖啡館都要早。波士頓當時是英國在北美的最大殖民地城市。

  1690年9月,雄心勃勃的清教徒書商本傑明•哈里斯說服波士頓市鎮管理委員會給他頒佈了許可證,在靠近市中心商社的國王大街上開設店鋪出售咖啡。他熟悉倫敦的咖啡館,知道咖啡與出版結合的威力。

  到了北美,他繼續開辦書店,零售從倫敦進口的書籍,出版年曆和波士頓流行的其他東西,都直接擺放在“倫敦咖啡館”的櫃檯上出售。1690年,他開始發行一種月報——也是美洲殖民地的第一份月報——名爲《公共事件》,但不久就因爲未得到許可而被市政當局禁止。1695年,競爭對手出現——巴托夫的姐夫加特里格的咖啡館。

  巴托夫是一位很有影響的神學家的出版商,在波士頓市中心的華盛頓街和科特街拐角處設有書店,加特里格在書店裏開了一間咖啡館,一直經營到1711年,一場大火燒燬了整個地區。

  通過將咖啡與新聞的結合,波士頓這些兼營書店的咖啡店主成功地複製了倫敦典型的城市文化。於是,從1670年代起,咖啡館成爲波士頓公共行政活動、社會生活和繁榮商業的核心標誌。

2015-01-30 16:30:25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