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常識 咖啡種植常見的病蟲和防治方法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29 15:02:29

  在世界各咖啡產區均有分佈,我國雲南、廣西和海南島也有發生。它是咖啡的重大害蟲之一。 咖啡虎天牛以幼蟲爲害2年以上的咖啡樹幹,開始時在形成 層與木質部之間蛀食,進而蛀食

 

  (一) 蟲害防治

  1、咖啡虎天牛

  在世界各咖啡產區均有分佈,我國雲南、廣西和海南島也有發生。它是咖啡的重大害蟲之一。 咖啡虎天牛以幼蟲爲害2年以上的咖啡樹幹,開始時在形成 層與木質部之間蛀食,進而蛀食木質部。被害處呈一條彎曲的隧道,道中填滿木屑,對咖啡的影響很大,輕者使植株萎黃、枯枝、落果,嚴重者整株死亡。受害部位因失去機械支持作用常在風雨中被折斷。有時還蛀食咖啡根部,使植株失去再生能力。爲害初期外表無明顯的蛀入孔,僅在被害處表皮稍隆起。

  防治方法:

  (1)創造適於咖啡生長的生態環境,加強管理,合理修剪,能夠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有適當的廕庇環境比全光的環境較少發生咖啡虎天牛的爲害,生長健壯的咖啡樹具有一定的抗蟲能力。

  (2) 人工捕殺成蟲及幼蟲,並及時將被害枝幹砍除焚燬。

  (3) 在2~6月成蟲出孔前,凡是莖粗達1.5釐米以上的,可用 林丹或甲莖1605加黃泥、牛糞和水混合成槳,塗於已木栓化的主幹上,效果很好。

  2、咖啡黑枝小蠹蟲

  我國的中粒種咖啡遭此蟲的爲害較嚴重。多爲害一年生的分枝及嫩幹,爲害後幾周內引起枯枝落葉。5~6月是爲害高峯期,據調查,在高峯期爲害率可達60%。

  從受害枝條外表看被害狀爲一小孔,孔內有坑道,在同一枝條上有時可出現十多個蛀孔,蟲道內卵、幼蟲、成蟲可同時並存,世代重疊。越冬期主要是成蟲,低溫期有休眠現象。

  防治方法:

  (1)結合修剪清除蟲害枝條。1~3月份,當成蟲處於越冬期時,進行全園性清除枯枝,把所有的蟲害枯枝,尤其是部位的枯枝徹底清除,集中燒燬。當天剪除,當天燒燬,經試驗,此法的防治可達85%。

  (2)在5月上旬,用1:500倍殺螟松或1:400倍馬拉磷進行一次全園性噴射,對抑制蟲口有一定作用。

  (3)經常清理園外防風林雜生灌木,砍除乾淨。

  3、咖啡豹紋木蠹蛾

  分佈很廣,是常見的咖啡害蟲之一,還爲害多種經濟作物。它能把4~5釐米粗的主幹環蛀斷掉。以幼蟲在枝幹內越冬,幼蟲在枝幹內常是向上蛀食,形成30~60釐米的隧道。

  防治方法:

  (1) 結合咖啡樹整型修剪,把受害的枝條剪除,集中燒燬。

  (2) 用鐵絲捅入蟲道把幼蟲刺死。

  (3) 從蟲道孔注入1:10倍敵敵畏水劑,然後用沾藥的棉花塞 入洞內,再用泥漿封住洞口,這樣可以毒殺爲害咖啡主幹的幼蟲。

  4、蚧殼蟲尖

  (1) 咖啡綠蚧殼蟲,無論成年樹或幼苗均可爲害,枝、葉、幹、 果都是爲害對象。葉片受害後發黃,畸形縐縮,並經常誘導煤煙病大量發生,對咖啡的光合作用及植株生勢影響很大。

  防治方法:

  用樂果或馬拉硫磷1:400~500倍水劑噴殺,每隔一星期噴1次,連續3次,效果很好。也可用石硫合劑或松脂合劑噴殺。 在自然環境中,綠蚧殼蟲的許多天敵,其中以白僵菌和蚧黑菌最好,在雨季,白僵菌的寄主率達90%以上。

  (2)咖啡根粉蚧主要爲害根部,初期在根頸附近爲害,以後逐漸蔓延至主根、側根各部,吸食其液汁。此蟲靠螞蟻搬運傳播,並與真菌共生。爲害後期,真菌在根部形成一串灰褐色瘤包,把蟲包裹在其中,影響因根部發黑腐爛而死亡。爲害對象爲小粒種。

  防治方法:

  爲害初期爲二氯苯粉撒於根頸周圍、深約10釐米的土中,7天后死蟲率達到92%。 爲害後期,可撥開根部周圍的表土,深約10釐米左右,撒下對位二氯苯30克,然後蓋土踏實,7天后死亡率可達100%。

  (二) 病害防治

  1、咖啡鏽病

  是咖啡的主要病害,危害性最大,被害植株,輕者減產,重者死亡。此病主要爲害小粒種咖啡和大粒種咖啡,而中粒種咖啡對鏽病有較強的抵抗力。

  咖啡誘病主要爲害葉片,有時也侵害幼果和嫩枝。葉片感病後,最初出現許多淺黃色小斑,並呈水漬狀擴大,葉背面隨即有橙黃色粉狀孢子堆,病斑周圍有淺綠暈圈後期病斑逐漸擴大或連在一起,成爲不規則的病斑,病斑最後乾枯,呈深褐色,整個感病葉片脫落。

  海南島咖啡鏽病發生在每年10月至次年4~5月。

  防治方法:

  (1) 選育抗鏽病的品種種植,如小粒種咖啡中的卡狄莫、S.288。在引種時要嚴格作好檢疫工作,防止病菌傳播。

  (2) 加強撫育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3) 清除病原。對苗圃的幼苗要經常進行檢查,,清除病葉;對咖啡園裏的植株要結合修剪,除去弱枝病葉,特別是在旱季結束之前要全面檢查,一旦發現病葉應立即組織人力全部摘除,並結合化學防治。

  (4)化學防治。採用1~5%的波爾多液噴射,第一次應在雨季之前,根據各地具體情況和病情嚴重和程度而定,一般每隔2~3個星期噴射一次,粉鏽寧對咖啡鏽病有預防作用,發病初期有治療作用。每畝用25%可溼性粉劑35~65克或5%可溼性粉劑150~300克,兌水30公斤噴霧。

  2、咖啡炭疽病

  幾乎所有咖啡栽培的地區都有發生。它主要爲害咖啡葉片,葉片初侵染後,上下表面均有淡褐色的病斑,直徑約3釐米。這些病斑中心呈灰白色,後期完全變成灰色,並有同心圓排列的黑色小點。侵染也常從葉邊緣開始。病害可蔓延到枝條和果實:引起枝條幹枯;果實感病後有變黑色的下陷病斑,果肉變硬並緊貼在豆粒上。

  防治方法:

  (1) 加強撫育管理(包括合理施肥和正確修剪),創造適合咖啡生長的小氣候環境,使咖啡樹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

  (2) 化學防治

  ① 1:3:100波爾多液防效較好。

  ② 國外介紹採用1%敵菌丹在開花後兩個星期開始噴第一次,以 後第隔3個星期噴一次,共噴8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咖啡葉斑病

  又稱褐斑病。各種品種的咖啡都可感染此病。它在陰溼天氣流行最烈。主要爲害葉片,受害葉片呈現不規則的大病斑,病斑爲深褐色或黑色,無輪紋,嚴重時凋落。幼苗及幼樹特別容易感染,往往引起枯萎。

  防治方法:

  一旦發現病症,應立即清理園地,將病葉收集燒燬,並隨即噴射0.5%的波爾多液,保護植株。

  4、咖啡褐根病

  此病爲害咖啡的根部,影響地上部生長,葉片由有光澤的油綠色逐漸變成黃綠暗淡。發病嚴重時,植株生勢顯著衰退,葉片逐漸凋萎,下垂變褐色,最後全株死亡。在我國,以海南島發生此病較多。

  防治方法:

  (1) 選擇健壯無病的幼苗種植,剔除病株。

  (2) 輕病株可剪除病根,傷口塗上濃縮酸銅混合劑或塗上柏油,後培土使其恢復生長。

  (3)避免用易受褐根病侵染的樹種,如油桐或臺灣相思作廕庇樹。

  5、避免線疫病

  此病多發生於雨季,中粒種咖啡較易感染。感病時葉背面覆蓋着一層灰白色的蜘蛛網狀的菌索,後期這些菌索變成黑色,乾旱時稍脆而有點閃光,潮溼時變軟且易剝離。菌索可蔓延至枝條。葉片被害後變黃,最後變黑色而脫落。有的落葉被菌索懸掛在枝條上。

  防治方法:

  對感病植株要及時進行修剪,並將修剪下的枝葉收集燒燬。在冬季前可噴射1%波爾多液,每隔14天噴一次,一般噴射3~4即可。

2015-02-16 15:12:43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