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告咖啡無罪!!!比可樂更健康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11:56:05

 

  19世紀末,在美國咖啡的銷售量大增。佐治亞州亞特蘭大的藥劑師John Pemberton進行了一項革新。他以咖啡因爲基本配料製作了一種冷飲,可消除疲勞,由此產生了咖啡的競爭對手,一種含有咖啡因並用兩種拉丁美洲植物榨取的糖漿製成的飲料——可口可樂。Pemberton在他的後院用一個三腳黃銅罐製成了可口可樂的配方。這個名字來自於Pemberton的會計Frank Robinson,Robinson很喜歡書法,他用特殊的書寫方法書寫了“Coca Cola”,好像一種流動的字母,後來成爲全世界著名的商標。這種軟飲料於1886年5月8日在亞特蘭大的Jacob藥店首次出售。每天大約出售9聽,第一年賣出50美元,低於他70美元的投資。可口可樂第一年的銷售並不像現在這樣獲得驚人的利潤。後來,其他聰明的美國人發明了漢堡來代替牛排,並用各種軟飲料替代天然果汁。

  1903年前,這種軟飲料在市場上作爲滋補品出售,其成分包括可卡因和富含咖啡因的可樂樹堅果提取物。後來,FDA禁止出售含有可卡因的飲料,並且規定飲料中咖啡因含量須限制在2%以內。現在,這種可以消除疲勞的人工合成碳酸飲料廣爲流行,其常規配方中基本成分包括糖、咖啡因,而健怡可樂配方不含糖。600毫升到2升的大瓶飲料含有120-400毫克的咖啡因,相當於1-3杯咖啡。目前這種人工合成的含咖啡因碳酸飲料受到世界各地的兒童、青少年及成人的歡迎。雖然沒有出現有損健康的報告,但這種人造食物和飲料似乎與美國年輕人的主要問題——肥胖有着不可推脫的干係。最近有數據表明,從碳酸飲料中攝入的咖啡因與年輕人患高血壓、苯中毒以及腫瘤的發生可能有關。到了19世紀90年代後期,可口可樂成爲美國最流行的碳酸飲料之一,可口可樂公司在1890-1900年期間,銷售量增加了40倍。誘人的廣告是它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經過一百年的運作,它的銷售遍佈美國和加拿大。20世紀初期,公司開始出售糖漿給獨立經營的灌裝公司授權其出售飲料。現在,巨大的美國軟飲料行業都是按此原則經營。儘管Pemberton最初的想法是發明一種健康飲料,一種滋補身體及大腦的飲料,但這只是一種設想,並未進行醫學試驗。

  百事可樂是由另一位藥劑師發明的一種飲料,他在研製過程中從醫生的角度考慮了配方對人體健康方面的影響。也許醫生對藥劑師的新想法總持懷疑態度,迫使Pemberton和後來的Caleb Bradham 等革新者只能選擇獨立研發,而沒有和醫生合作。Bradham是南卡羅來納州新伯爾尼的藥劑師,他在19世紀90年代發明了百事可樂。在1898年,Bradham從競爭對手手中購買“Pep Kola”的名字,後來在1903年6月註冊了Pepsi商標,並將Brad飲料更名爲Pepsi。同年,底特律成爲世界“汽車城”。百事是由碳酸水、糖、香草、生油(稀有的油)和可樂堅果組成。百事可樂最初打算用於治療胃痛,許多人相信Bradham的Pepsi名稱來自消化不良一詞dyspepsia,或用於治療胃部不適的成分pepsin(胃蛋白酶),但它之前從來沒有用在飲料中。Bradham最初的想法是製造一種有利於健康的軟飲料,但這種新產品的功效並沒有經醫生驗證和證實。1903年,Bradham把瓶裝百事可樂從藥店轉移到一個租來的倉庫。1909年,賽車比賽的倡導者Barney在新聞報紙上發表“一種賽前飲用可消除疲勞、增強體力的絕無僅有的飲料”。

2015-04-16 19:14:34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