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ENFORD-牙買加藍山咖啡發展紀元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03 07:20:25

 

 1728年,咖啡第一次引進牙買加種植,由於牙買加適宜的土質、氣候、光照等條件,咖啡品質出衆,種植逐步由聖.安德魯斯擴展到其他區域;

  1737年,牙買加咖啡產量達到83000磅/年; 接下來的40年,衆多的私人莊園主出現,直至1800年,牙買加686家種植咖啡的莊園;

  由於農奴交易,導致人工成本急劇上升,莊園主不堪成本重負,至1850年,咖啡種植莊園減少到186家;

  至1900年,牙買加政府制定了第一個咖啡質量標準,但該標準遭到衆多私人莊園主的抵制,最終沒有實施;

  此後,由於缺乏質量標準的約束,藍山咖啡出口質量參差不齊,極大影響了其國際聲譽,至1943年,當時藍山咖啡進口大國加拿大拒絕進口藍山咖啡;

  1944年,牙買加政府意識到規範藍山咖啡產業的必要性,重新制定了藍山咖啡產業的三條規範建議:①集中加工藍山咖啡豆,②建立藍山咖啡質量標準,③成立CIB,專門負責對市場的組織、管理以及出口監督者的角色;

  1948年,聞名全球的牙買加咖啡局(CIB)正式成立,同時牙買加政府立法《牙買加藍山咖啡產業管理法例》,CIB的主要職責就是通過管理監督提升藍山咖啡質量,重拾藍山咖啡全球聲譽;此時,對於藍山咖啡的定義已經在法例中作了嚴格規定:①賦予包括wallenford在內的4家法定咖啡莊園集中加工藍山咖啡豆,以保證藍山咖啡質量,②生長在3000-5000英尺藍山區域,③藍山咖啡出口分等級:No.1,No.2,No.3,圓豆;

  1960年開始,遭受颶風侵襲的牙買加藍山區域,摧毀了大部分莊園的設施和咖啡樹,包括日本在內的國外資本提供了幫助,也取得了大部分莊園的股份和優先進口權,此時,牙買加政府爲維護國寶級藍山咖啡的聲譽,仍保留wallenford莊園爲國有,並將CIB部分監管職能Wallenford,Wallenford莊園成爲CIB的代名詞,肩負管理、革新咖啡產業的使命,莊園管理者也由政府部門任命。

2015-05-19 17:51:33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