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個老闆的咖啡館集體微創業

作者:中國咖啡網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2024-06-17 08:57:31

  去年6月份,大連小夥王連珺和孫曉龍向社會大衆發出邀請,希望找到有共同理想和目標的人,衆籌合股開一家咖啡館。這場創業風颳得很多年輕人心癢癢,去年12月24日,他們的想法終於變成現實,一家擁有92個年輕老闆的咖啡館在我市出現,把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變爲現實。衆人籌資開咖啡館,並非在大連首創,去年包括北上廣在內多個大城市有類似情況出現,然而近日,分散在各地的“很多人咖啡館”紛紛傳出經營不佳的消息,有的店甚至已經掛牌轉讓,這不禁讓人擔憂,我們大連的“很多人咖啡館”它還好嗎?

  不虧也不賺,111個老闆只有1人轉股退出

  目標:500股,150萬元資金,這是“很多人”開業前的理想狀態,雖然從去年6月份到12月份,只募集了130多股,40多萬元資金,但因爲找到一個性價比較高的店面,“很多人”在衆人的期盼中誕生。經營已快半年,很多人對其經營情況較爲關心,在持續衆籌的狀態下,它的老闆由開業時的92人增至111人。對於經營狀態,這111名老闆可以定期從股東羣的郵件中獲悉。對於外人來說,王連珺的一席話或許可以解答疑惑,“這半年,我們一直處於試運營狀態,經營上可以說是持平,既沒賺什麼錢,也不至於閉店。”王連珺說,每月店裏人工成本1萬多元,房租1萬多元,食物成本七八千元,再加上其他消耗,一個月支出3萬元左右,而按人均來店消費20多元計算,平均一天客流量60人左右,收入支出兩相一抵消,所剩無幾。

  不怎麼賺錢,這種狀態,並非大連的“很多人”獨有,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包括杭州在內的一些“很多人”因爲不賺錢,老闆們已經開始談轉讓。孫曉龍說,從衆籌至今111個股東中,只有1人因爲家裏急用錢離開,不過這人並沒有退股,而是把股份轉給了別人。“人在,就有希望。”這是“很多人”堅定不移的信念。

  股東太多了,開業至今只開兩次“股東大會”

  多人當老闆,投票表決制,夢想快實現,很多人被這股新的創業風潮攪得心癢難耐最終親身體驗,然而激情的背後卻存在着一些隱憂,那就是“人多手雜”事難定。分散在全國各地的部分“很多人”也因此面臨着分崩離析的窘境,然而大連的“很多人”卻在這道門檻前站出了不同的姿態。

  去年12月24日開店前的那些個週末,王連珺的手機幾乎全天都在充電,店址、店名、租金、店員、定價,幾乎每週他們都要召開一次股東會議,對這些重大決定進行投票。最多時40多人同時到場開會。王連珺說,那個時候,核心股東們,個個忙得像陀螺一樣,不過成就感超強。然而當“很多人”誕生後,幾乎每週一次的“股東大會”淡出了股東們的視野,“從開業至今,我們只召開了兩次股東大會,一次有十多個人蔘加,一次有二十多個人蔘加。”王連珺解釋,幾乎所有的老闆都是兼職開咖啡館,各有各的事,不是重大決定,不會組織大規模的股東大會,而是由一些常來店裏、瞭解運營情況的股東們決定。據悉,這個決策圈子有20多個人,並不是固定的,不斷有人淡出,也不斷有人蔘與進來。王連珺和一些核心股東的想法是,經營上的事瞬息萬變,需要緊緊抓住時機,如果每件事都召集100多個股東投票決定,可能連一個拖把都買不回來。

  剛漲價15%,咖啡館能否突破經營瓶頸?

  雖說從召集衆籌至今,“很多人”一共籌集了50多萬元資金,這些資金卻早已被裝修、預支房租及固定設備投入等消耗一空,“爲了能開店,我和一些股東甚至還給這個店借了30多萬元外債。”王連珺說,現在這80萬元支出仍未收回,像微信營銷、微博營銷等宣傳手段,也因爲資金緊張無法有效實現。

  雖然咖啡館每個月收支平衡,但多賺的房租錢又被不斷擴大經營所需的投入填充。王連珺說,剛開始,店裏只賣咖啡、果汁和甜品,隨着人流量增多,現在又多了軟飲、三明治、薯條、自制披薩等多個品種,這些食物的原料購進以及製造設備的投入也不是一筆小錢。

  就在本週一,一個新決定在“很多人”裏產生,那就是上調產品價格。王連珺及部分股東決定將店裏所售產品價格整體上調15%。雖然這個決定讓一些股東不解,然而這個決定並沒有召開股東大會,王連珺說,他調查了咖啡館翻牌率等參數,得出一個結論,即使漲價,也不會影響現有的客流量,漲價勢在必行。

  靠漲價能否使得“很多人”咖啡館走出經營瓶頸?王連珺的回答耐人尋味,他說,賺錢是咖啡館的一項重要目標,但並非終極目標,他們不是爲了多賺錢而漲價,而是按照正確的經營策略在做這件事,當然漲價多賺的收入也是他們所需要的。

  兩年一週期

  分紅還是解散會有明確說法

  跟一個人開咖啡館、兩個人合夥開咖啡館比起來,上百人合夥開咖啡館讓人感到聲勢浩大,王連珺說,雖然他沒有對大連所有咖啡館經營狀況做過系統調查,但在跟多名業內人士交流過後,他了解到,雖然咖啡館還沒有實現盈利,但目前店裏的客流量在大連咖啡館中算是不錯的,這也讓“很多人”有了堅守的底氣和信心。

  不過也有人好奇,一個店有上百位老闆,如果這些老闆將自己身邊有效資源調動起來,“很多人”的客流量也許早就翻番了,王連珺說,他們的這種創業模式是衆籌創業,除了籌集資金的模式跟一般公司不同,經營模式跟普通公司接近,股東們只是負責出資,沒有義務負責想辦法盈利,股東們要做的只是每個月看財務報表。

  此外,王連珺覺得,去咖啡館喝咖啡是一種生活情調,並非生活必需品、食品等快消品,再加上人們距離咖啡館的遠近不同,工作性質也不一樣,做“人人宣傳”的意義不大。記者瞭解到,咖啡館裏的股東們並非對自己的店無動於衷,雖然大部分人不參與具體運營,但閒暇幫着看會兒店,爲店裏換個燈泡,力所能及的事,股東們還是會熱心參與。

  按照最初的合同約定,咖啡開業後以兩年爲一個運營週期,屆時,是分紅還是解散,將會有一個明確的說法,考驗王連珺等人的時間還有一年半,未來他會交出怎樣一份答卷,衆籌咖啡館是否對他這個組織“大腦”產生人所難知的壓力?

  “有的股東爲咖啡館熱心地忙活着,有的人冷眼旁觀,但大部分人都不忘初衷,那就是開咖啡館的終極目的,是出於我們共同的興趣,對咖啡的熱愛以及創業的激情。”王連珺說,兩年後,即使沒分到紅,相信學習創業和實現夢想的樂趣也會讓大家覺得沒有白投入。對於自己是否會因人多而產生壓力的問題,這個80後是這樣回答的:“人多就會產生分歧,這是一定的,不合沒問題,只要互相尊重就OK了。”

2015-05-21 16:21:09 責任編輯:中國咖啡網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