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咖啡 本來就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新聞 > 咖啡資訊 > 2024-06-26 08:56:39

  作爲一個對咖啡成癮的倒黴孩子,之前談過關於咖啡的歷史知識,咖啡的文化內涵,咖啡豆的選購,包括咖啡壺的選購。但是最近咖灰癮又來了,想給自己家換一個卡灰機,然後就又給自己擴充了一下咖啡壺的各類tips,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光有咖灰豆又不能生喫,所以分享一下咖灰壺卡灰機的小知識,然後願意一起剁手的話我們就組個團買把刀,一起剁……

  NO.1:虹吸壺

  用虹吸壺製作咖啡是一件費時間,但是很能磨練心境,品味咖啡,彰顯逼格的事情。因爲包括磨粉,燜煮,掌握火候,整個過程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多一分則重,少一分則淡,只有技術掌握的好,才能萃取咖啡中最完美的部分,雖然麻煩了一點,不過不正是咖啡的樂趣之一麼?

  虹吸壺的靈感來源於化學實驗室,最初的外形可能比現在更偏向化學儀器——酒精燈,玻璃殼,太中規中矩了有沒有,所以起初虹吸壺並不討歐洲人的喜歡。

  到了20世紀中期,虹吸壺被傳到丹麥和日本,唯美主義的丹麥人士喜歡它的設計——這不就是今天的less is more嘛!而日本人喜歡它的一板一眼,循規蹈矩,可以自行掌握其沖泡咖啡的過程——得到了這兩個國家的好評和贊之後,虹吸壺才初嘗走紅的滋味,現如今的虹吸壺早就紅遍了世界,連當初嫌棄它的歐洲人,都一反常態的來欣賞咖啡在虹吸壺中的翻攪。

  它就是一種很神祕的東西,直觀上看由上下兩部分組成,細裏研究,它的每一次加熱,每一次產生的蒸汽,每一次的熱脹冷縮無不說明,虹吸壺的玄有科學依據,科學是最強大的後盾,況且虹吸壺也是人情味十足,只要你用心操作,那些讓人擔心的安全隱患,或者萃取味道時的偏差,都可以避免。

  在此建議,選購虹吸壺時,儘量買比自己所需大一杯的量,目前市面上的虹吸壺主要有國產,臺灣產和日本產,質量好壞看玻璃的品質,推薦兩個牌子(誰再說軟廣我會憤怒!):

  a、日本的hario

  這是目前最好的虹吸壺,日本的一個牌子,玻璃的耐熱性絕對高出普通玻璃一個層次,做工也很精緻,價位大概在600多。

  b、臺灣的tiamo

  緊跟hario的設計腳步,玻璃品質略有降低,使用沒有太大的問題,價位也同樣降低,大概在300多。

  目前淘寶上也有很多其它品牌,價格大約在100—200之間,獨具慧眼的時候到了,質量差的玻璃杯使用久了容易變黑,握把掉色,甚至因爲玻璃降溫過快而破碎,所以最好是買好的虹吸壺,當然,如果銀子有限又是入門選手的話,那就不要多想了,先用個便宜的練練手。

  最後,用虹吸壺煮咖啡一定要選適合的咖啡豆,首先是保證豆子的新鮮,其次,因虹吸壺能保持咖啡原有的味道,因此適宜煮單品咖啡,像哥倫比亞豆,藍山,巴西,曼特寧等,那種用虹吸壺煮花式咖啡的說法絕對是逗逼的行爲。

  NO、2:膠囊咖啡機

  我朋友圈有個朋友嚷嚷着咖啡機求推薦已經嚷嚷了半年了!竟然還沒有下手,這選擇強迫症真是要逼死人的節奏。

  膠囊咖啡機是現在比較新穎的咖啡機款式,操作過程極其簡單,不用動手磨粉,也不用觀察火候時間,只要購買已經包裝好的咖啡粉膠囊,將其放入膠囊咖啡機內,一杯濃郁香醇的咖啡就在幾個按鍵的過程中簡簡單單的出現了。

  它滿足不了樂於DIY人羣的需求,但好在快速簡單,又足夠時尚,對於一些快節奏的商務人士來說,膠囊咖啡機無疑是生活中的必備之選,在這種無需動手的條件下,對咖啡膠囊和對咖啡機的選擇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首先是咖啡膠囊

  咖啡膠囊誕生於1976年,它的創造者是Eric Favre,他走訪了無數咖啡館,品嚐了上千杯咖啡,仔細研究咖啡的煮泡過程,最後開發出如今所看到的咖啡膠囊產品。

  因此也成爲雀巢公司旗下咖啡膠囊部門CEO。當然,像這樣熱愛咖啡的人是不會一輩子在雀巢,最終他還是創立了自己的公司MONODOR,將膠囊咖啡發揮到極致。

  再是咖啡機

  對於咖啡機的選擇主要看品質和售後,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出於商業化考慮,很多膠囊機品牌只可以用自己本品牌的咖啡膠囊,這點對於選購膠囊咖啡機的人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侷限,所以要選擇有兼容性的咖啡機。

  對於我來說,我是不會選膠囊咖啡的,尤其是隻能用同品牌膠囊這件事,讓我有一種去洗剪吹剪個頭髮被強迫辦卡的蹉跎感……

  whatever,但是從美觀和時尚便捷的角度來說,膠囊機又是不可取代的。看個人喜好吧。

  推薦幾個牌子:

  1 、LAVAZZA家的EP-Matinee 子彈機、Lavazza Blue LB Guzzini 、EP-950子彈機……價格大約在1000上到10000上不等,LAVAZZA是在炮火中生存下來的世紀老店, 開創人Luigi Lavazza僅憑一家小雜貨店開始經營,也算是咖啡國度中的傳奇人物。

  2、雀巢公司的NESPRESSO(奈斯派索),走情感路線,貼近生活,咖啡中的戰鬥機。

  3、意大利Illy公司的 Francis Francis X7膠囊機,價格在5000上,它是意大利最頂級和最知名的咖啡領導品牌。

  4、GAGGIA(佳吉亞)的CAFFITALY SYSTEM(亦稱CAFFITA 系統) 。

  NO、3:法壓壺

  若要掌握最實用的咖啡入門器具,法壓壺必定能位列三甲,其對時間的易掌控性,以及觀察的便捷性,都是其他咖啡器具無法比擬的。

  相比虹吸壺,法壓壺的發展史比較戲劇化,因爲它很時間都被當做泡茶的器具。大約1850年左右,法國出現了一種由耐熱玻璃瓶身和帶壓桿的金屬濾網組成了簡單沖泡器具,這種器具就是最早的法壓壺模型,利用熱水和咖啡粉的充分浸泡,經過濾網將水粉分離,咖啡粉與水碰撞出的咖啡精華,就是你所期待的。

  法壓壺特別適合辦公室的懶人,基本不用怎麼學習就懂,當然,咖啡煮的好還是需要技巧,需要注意的是:a、咖啡粉要稍微粗點,太細容易萃取過度;

  b、咖啡粉一定要新鮮,這點大概是所有喝咖啡人士都知道,最好買咖啡豆回來自己磨粉,磨粗粉;c、因爲濾網孔的大小,可能產生極細的咖啡渣,所有喝的時候需要靜置三分鐘左右。

  如此簡易的法壓壺,價格也同樣令人驚訝,淘寶上甚至連十幾元二十幾元的都有,這裏說下應該怎麼選購,法壓壺主要是由玻璃壺身和濾壓網組成,所以我們主要看玻璃是否厚實耐高溫,濾網是否細密、結實,這裏同樣推薦兩個牌子。

  1、瑞士的bodum,法壓壺的歷史品牌,款式多,價格不等

  2、日本的hario,有玻璃王之稱,價格在200元左右。

  NO、4:愛樂壓

  年紀輕輕的愛樂壓,不管是從外形設計,還是使用方法上來說,都絕對是一件神奇的創造,類似於注射器一樣的物體,對於咖啡的領悟卻十足強大,注入咖啡和水,按下推管,你可以用它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美式咖啡或者拿鐵。

  對於辦公室的懶人來說,一個便於攜帶的愛樂壓簡直極品,少了摩卡、虹吸壺那些精心製作的過程,但風味卻不減。它可以煮出很濃的咖啡基底,但又不失圓潤,所以很多專業的咖啡愛好者,會用愛樂壓做咖啡濃度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愛樂壓的發明人,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講師Alan Adler,一個在美國和其他國家擁有40幾項專利的牛逼人物,連美國著名咖啡評測人、多本咖啡專著的作者肯尼戴維斯(Kenneth Davids)也這樣評價過AeroPress愛樂壓:“如果正確使用,愛樂壓可以製作出口感純正的意式濃縮咖啡和美式咖啡,而它的價格僅爲許多家用咖啡機的二十甚至三十分之一。”

  如此看到,愛樂壓的年輕有爲實在是有道理可尋的,懶人們,可以用愛樂壓煮咖啡的時候到了!

  NO、5:手衝濾杯

  每次看到手衝濾杯的造型,就會想到時間過隙的沙漏,當你與朋友在一起,而又心情閒適,特別適合來杯手衝咖啡,於是你手持水衝壺,水流從壺中緩緩的流下,與咖啡粉融合,不多會,一杯精緻的咖啡就這樣產生了。

  說起手衝濾杯的產生,應該歸功於德國的梅麗塔女士,20世紀初,她在家裏突發奇想,用兒子的吸墨紙當做濾紙,在濾紙裏放入咖啡粉,並用水壺將水注入咖啡粉,萃取出了一杯味道有別於以往的咖啡,這個簡單的發現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她成立了一家公司,就是專門生產手衝咖啡的器具。

  說到手衝咖啡的口感,話說是可以滿足那些對咖啡要求甚高的專業人士,雖然它簡單便於操作,但能如此完美的體現咖啡的風味,這些也是深藏道理的:

  a、螺旋形的溝槽能更加有效地排出熱氣;

  b、較深的圓錐形讓咖啡粉堆得更高並使水道變長,讓咖啡能夠均勻得到燜蒸;

  c、較大的漏孔使出水暢通無阻,而滴漏的快慢全由你注水速度的快慢控制。

  當然,上述幾點也是選購手衝濾杯的標準,除去那些,還應該注意壺的出水口,最好是選擇細嘴壺,這樣方便水流及走向,推薦的品牌有日本品牌KALITA、HARIO、田口護、月兔,也可以選擇相對便宜的國產品牌TIAMO、正晃行等。

  NO、6:美式滴漏壺

  顧名思義,美式滴漏壺是在美國使用較爲普遍的咖啡沖泡儀器,具體來說,它都稱不上壺,只是一種煮咖啡的方式,操作過程也非常簡單,接通電源後,n壺內的高熱元件迅速將由貯水罐流下的小部分水加熱至沸騰,蒸汽壓依次把水推出輸水管,經分佈板後均勻滴在盛咖啡粉的濾器裏,再流入咖啡瓶,就成爲飲用的咖啡。

  然而對咖啡極爲講究的人可能看不上美式滴漏壺,覺得這種方式做出來的咖啡口味很淡,缺少咖啡應有的醇厚,當然,這是對的,美國人喜歡這種簡單的操作方式,節省時間和效率,到了中國,這種舶品的作用和噱頭直接就成爲懶人必備了,當懶人並無不可,只要使用得當,懶人也能創造出口味純正的咖啡。

  下面給懶人支招:

  a、在咖啡粉上下功夫

  如果不心疼咖啡粉,在水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粉量,同時也可以使用更細緻一點的咖啡粉,這樣萃取時就能得到更純的咖啡。

  b、延長咖啡粉在熱水中浸泡的時間,使萃取充分。

  c、可以採用反覆開機關機的方式,熱水流出來後,關機器數秒,然後再開機,熱水繼續流出來後,又重複關機數秒,如此反覆(時間自己控制),這樣萃取的咖啡純度會比較高。

  d、美國都是一家人分享咖啡,所以是多粉多杯,可以借鑑,這樣在咖啡純度保證的情況下也不必浪費。

  ————————

  暫時這麼多,暫時不講蒸汽咖灰機了。以上幾點懶人用足夠,全自動蒸汽咖灰機一來價格相對比較高,二來也少了幾分沖泡樂趣,有米木有時間的小夥伴可以盡情去選購,懶人和需要剁手的看看我們這期就夠了。

  來源:豆瓣 作者:醜寶寶的魔鏡

2015-07-31 10:42:28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