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咖啡歷史 第一波咖啡浪潮與第二波咖啡浪潮

作者:未知 來源:手衝咖啡: 咖啡知識 > 精品咖啡學 > 2024-11-05 19:27:37

  時光已經進入2014年,回望過去的路,小夥伴們還能回想起當年我們所接觸的咖啡嗎?從還在中學上學時的速溶咖啡到大學之後的各類咖啡連鎖與咖啡茶會所,我們對於咖啡的認識也在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慢慢變化着。

  在說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之前我們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過去——第一波咖啡浪潮與第二波咖啡浪潮。

  根據韓懷宗先生的著作《精品咖啡學》瞭解,咖啡浪潮三波的大致時間點爲:

  第一波(1940~1960):此階段的關鍵詞是咖啡速溶化。

  第一波咖啡浪潮的起源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帶動了咖啡的大量需求,尤其是美國人在這時的貢獻巨大。在二戰結束時的統計,美國人平均咖啡消耗量爲每年9KG。然而,看似花團錦簇的咖啡工業卻是建立在有量無質的基礎上。此時的美國人認爲咖啡的功能便是提神醒腦幫助工作,僅此而已。對於口味沒有過多的追求。

  第二波(1966~2000):咖啡精品化。

  此時的關鍵詞便是咖啡連鎖的遍地開花以及Alfred Peet先生神祕的深度烘焙。在老美所帶動的第一波咖啡浪潮逐漸散去之時,有幾位歐洲人在慢慢的改變着美國人的咖啡口味——精品咖啡的“教父”Alfred Peet與“教母”Erna Knutsen。Peet先生在美國西海岸推行着他的深度烘焙咖啡豆,並最終帶出了星巴克的繁榮,讓美國人喝到了濃郁新鮮的高質量咖啡。而Knutsen女士創造了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一詞,強調各產地不同的環境條件對咖啡口味的重要影響,強調“地域之味”。在前輩的推廣努力之下,在星巴克對於咖啡時尚第三空間的包裝下,第二波咖啡浪潮到來,並席捲了全球———咖啡精品化,咖啡館擴張,意式濃縮咖啡大行其道。

  第三波(2003~至今):咖啡美學化

  時至今日,你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咖啡館貼上了手衝咖啡,精品產區咖啡,新鮮烘焙咖啡的標籤。在千禧年之後,Stumptown Coffe Roasters,Intelligentsia Coffee & Tea,Counter Culture,Blue Bottle等咖啡館及培訓機構進入我們的世界,不同於其他的咖啡連鎖,他們的統一特點便是:

  1.重視地域之味。第三波對於咖啡的理解已經不僅僅只在產國,更多的是將咖啡豆定義在產區、莊園、維度、海拔、處理法、微型氣候和品種。

  2.避重烘焙就淺烘焙。淺烘焙能夠更好的展現咖啡豆產區的地域之味。

  3.重視低污染處理法。日曬、辦水洗、蜜處理和溼刨法大爲流行。

  4.濾泡時黑咖啡成爲主流:第三波大力推廣不加糖不加牛奶的原味黑咖啡,採用日式、歐式、美式手衝或虹吸器具衝煮咖啡。

  5.產地直送烘焙廠。第三波提倡直接交易,即烘焙商直接到產地與咖啡農簽訂售價協議,提高咖啡農收益的同時,能夠更好的提高咖啡種植的質量。

  6.科學詮釋咖啡美學。第三波用稱、用數字溫度計、用Coffee Mojo等可量化的工具對咖啡製作進行監控,將咖啡的上中下游視爲一門美學來進行研究。

2015-09-02 17:07:29 責任編輯:未知

單品咖啡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

亞洲產區

曼特寧咖啡- 黃金曼特寧- 雲南小粒咖啡-

美洲產區

哥倫比亞咖啡- 巴西咖啡-

中美洲產區

危地馬拉咖啡- 哥斯達黎加咖啡- 巴拿馬咖啡- 翡翠莊園紅標- 藍山一號-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

更多推薦

更多資訊

關注我們

  1. 關於我們
  2. 商務合作
  3. 推薦計劃
  4. 投稿登錄